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城市绿地建设实施评估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和不足,结合武汉市绿地系统建设实施评估实践,提出城市绿地建设实施评估建立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可达性综合因子评价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空间分布因子3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并将不同年龄段人群分布、城市绿地的真实服务水平以及绿地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等方面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施评价的重要创新内容.在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绿地规划实施评估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洁宁  张莎莎 《园林》2023,(10):67-74
生态正义是指导人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公平分配绿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观。以“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正义观”为研究对象,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012-2022年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 Space梳理了西方城市绿地规划的生态正义观研究发展脉络、知识基础以及研究热点。研究结果发现,近10年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清晰,主题视角多元且内容交叉广泛,知识基础明确;研究热点分为城市绿地分布的公平性与可达性评估、弱势群体的绿地享有评估、影响城市绿地规划公平的因素及策略、生态正义导向的绿地补偿以及生态正义对居民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5个方面。未来研究将在生态正义的价值体系、基于碳汇计量的绿地补偿、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绿线规划不仅仅是从宏观层面控制绿地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以及绿地类型,还需要从微观层面控制绿地空间布局,保证城市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衡。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家园林城市绿地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春 《中国园林》2009,25(9):80-84
通过分析国家园林城市遥感测试的实际情况,探讨现存的城市绿地基本指标在绿地分类标准、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存的问题,对如何统一、完善城市绿地指标统计方法,增加公共(园)绿地占绿地比重,公共(园)绿地覆盖居住用地百分比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结构指标等反映城市绿地结构、布局和功能的辅助性指标,充实国家园林城市遥感测试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结合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对未来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钟欢 《四川建筑》2014,(1):30-31
城市绿地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城市绿地可以改善如今恶劣的城市环境,而城市绿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就有块状绿地和带状绿地。文章选取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城区两处绿地,通过对两处的植物环境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服务能力的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实现合理的城市公园布局,充分发挥公园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公园服务能力,建立公园绿地分类,以缓冲区分析为技术手段,提出"建设用地见园比"和"社区见园比"2项指标,用以评价公园绿地布局的合理性。以广州为例,得到建设用地见园比为49.7%,社区见园比为51.9%。相关性分析表明这2项指标与传统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且2项指标反映了传统评价指标不能描述的绿地分布情况,是对现有指标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最后对"缓冲区"评价生成的服务域进行了实地测算,以检验新指标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7,(9)
包容性发展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类城市问题的核心理念。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产品,要合理调节其空间、利益和诉求的冲突,急需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引导。文章通过剖析城市绿地规划中的排斥性问题,从绿地分布平衡式发展、绿地规划指标多样性发展、绿地服务对象共享式发展和绿地规划程序民主式发展四个维度提出了包容性城市绿地的规划逻辑,并从前提条件的包容、规划过程的包容和规划结果的包容三个层面对城市绿地规划模式进行转换,以形成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范式,推动包容性城市建设乃至公平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的分类、构成与它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一直是规划界探讨的热门课题之一,尤其是在"绿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山城重庆,各种绿地相互交织,其分类及其使用功能往往无法一一对应。《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修订中关于"公园绿地、其他绿地"的绿地分类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该文通过对主城区绿地建设现状及问题的梳理,提出了"城市公园绿地、只征不转公园绿地、城市其他绿地"三类城市绿地的分类设想及其初步的划定原则,为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研究与编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丹丹  李雄 《华中建筑》2012,(7):109-112
“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间体具有综合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灾害.绿地可在不同层面发挥避灾作用,从而完善整个城市的综合防灾体系。该文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指出目前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中绿地避灾功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和建设两个层面探讨城市绿地避灾作用的实现途径,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协调。实践以承德市营子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避灾建设作为实例.从而达到理论对实践的综合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2007年南京市规划局城南分局委托的城市绿地空间研究课题,根据城市绿地的特性,围绕现行绿地规划管理问题,提出了刚性绿地与弹性绿地的理论。继而分别阐述了其概念、设定条件。最后比较了该理论模型与现有绿地规划方法,提出其具有变复杂为简单、变模糊为明晰、变随意为理性三大先进性,希望其能深入发展,有助于绿地规划。  相似文献   

11.
生态健康游憩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当前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绿地数量、绿地指标,而缺乏对城市绿色骨架的构建,增加绿地间有机联系等现象的分析,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健康游憩体系的概念.在规划中贯彻生态学廊道一斑块的理念,建设具有生态、游憩、交通、健身、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康体绿道,实现城市绿地功能的综合发展.对如何形成完善的城市绿色体系,人与自然、城市的和谐发展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易沙  汪洋 《室内设计》2014,(1):103-107
为了防止城市总体环境持续恶化,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利用城市山体日益成为规划者关注的焦点.烟台是个典型的山水格局的城市,为保护城区不断被围垦破坏的山体,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在规划编制与实施层面上采用了划定控制界线的方式.采用GIS分析手段,从自然山体界线、山体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界线及管理界线三个方面分析,得到一条综合的山体绿地保护控制理论分析线.在此基础上,对理论分析线进行可实施性修正,最终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山体绿地保护控制规划实施线.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浩  王亚军 《中国园林》2007,23(9):90-94
从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与辨识出发,分析了城市特色危机的原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特色的内在因素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阐述了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挖掘地域性自然地理特色,构建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生态绿地空间格局、塑造结构特色,实现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特色;保护并营造城市整体文化风貌,通过绿地系统保育城市文化,实现在人文环境中塑造特色;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详细规划与园林设计层次特色的构建,实现在人工环境中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4.
温全平 《风景园林》2013,(6):144-148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重心由以建成区为主向建成区内外并重转变已成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坚持广义绿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绿地的特性及其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包括主导性、多样性、多功能性、动态性、实施主体的多元性。文章对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赋予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相对独立的地位,形成与城乡规划平行和互动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对象、组织系统、技术系统、规划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过渡与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实践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诸如绿地划分依据不统一、统计计算重复、校核和评价困难、管理不便等,以安徽省六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结合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和管理控制的实践需求,在建立城市绿地属性表和绿色空间数据库的有益尝试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实践修正,以期对此标准进行优化和补充,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Existing large-scale urban green spaces in a low distribution density can hardly meet citizens’ diverse and growing needs for convenient access and sharing modes, especially to those living in old communities. Compared with formal green spaces, informal green space (IGS) is a new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contributing to the city’s coconstruction, co-governance, and co-sharing.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a typical old residential community in the historic city center of Beijing, namely Beitaipingzhuang Neighborhood, acquired residents’ opinions, evaluation, and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IGS governance, and investigated their preference of IGS renovation, activity, and the positive / negative perception of IGS scenarios through virtual renovation proposals upon the real scene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 most residents have been aware of the existing IGS in communitie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hown their support to IGS cogovernance; residents’ preference of IGS renovation scenarios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residents prefer the green spaces with a higher plant richness, a larger crown size, and a more complete leisure facility system. Therefore, residents’ positive perception can be enhanced through enriching plant species, adjusting green space ratio, and introducing proper planting patterns and facility types. Finally,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everal research interests for following up so as to provide targeted guideline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曾昭君  叶强 《室内设计》2022,(1):102-108
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不断耦合作 用,构成复杂的生态—社会系统,影响着 城市的适应水平。近年来,在极端气候、公 共卫生等不确定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如何评 估系统适应水平成为研究热点,也就必须探 索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特征及影响因 素。引入适应性循环理论,阐释绿色空间与 城市发展的耦合过程,及其对城市适应能力 的影响;建立绿色空间服务水平与城市发展 水平的评价体系,构建耦合度模型。本文以 成都市为实证对象进行定量测算,归纳出成 都在1949—2018年的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耦 合变化特征及系统适应水平变化规律,分析 耦合特征的形成机制,最后提出相应调控策 略和建议。研究结论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科 学评估系统的适应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提出通过附属绿地开放来提升山地城市平坦开放性公共绿地数量与需求不均衡的困境。为提供一个科学的山地城市附属绿地开放适宜性评价方法,建立了由景观功能性、开放需求性和边界特性3个控制层及14个指标共同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以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4类附属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分值计算发现,青少年宫、三合建筑公司等附属绿地为适宜开放的附属绿地,祥泰小区、左岸兰阁花园等附属绿地为较适宜开放的附属绿地,档案馆和区政府等附属绿地为不适宜开放的附属绿地。  相似文献   

19.
祝侃  马航  龙江 《华中建筑》2009,27(9):96-98
绿色开放空间的发展演变是城市环境漫长变迁的结果,不仅是对城镇规划本身深刻地了解,也有助于分析城市中绿色开放空间的含义.该文研究基于欧洲国家,例如英国,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相关研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西方国家绿色开放空间与绿色城市的发展与演变,对中国的公共空间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