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淮河流域冯铁营引河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减轻中游洪涝灾害的关键性工程,针对引河建成后淮河及洪泽湖的防洪情势的调整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评估.以现状及规划蚌埠至洪泽湖河段防洪工程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一维和二维耦合、河道-湖泊-蓄滞洪区为一体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分别在设计洪水及典型洪水的条件下,通过分析水位、流量、比降等水动力因...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记载着淮河儿女的百年梦想.这是一条飞腾的彩虹,铸就了淮河入海的千秋辉煌.淮河入海水道胜利竣工了!她头枕洪泽湖,脚踏黄海波,奔流东去,让千里淮河安然投入大海的怀抱.  相似文献   

3.
赵一晗  陈长奇  宋轩 《人民长江》2017,48(21):15-17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运用方式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在现有研究中,只是将其当成单一的一次性全部滞洪来理解,一旦形成滞洪,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随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工程的规划实施,淮河下游泄洪能力进一步扩大,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运用方式调整创造了条件。根据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地形、人口分布特点,提出了分区滞洪的方案,并分别测算了现状和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两种工况下的运用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未来滞洪区的面积调整及滞洪区安全工程建设的建议,拟为优化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调度运用方式以及国家172项重大工程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扩大入江、入海泄量对洪泽湖及其上游淮干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洪泽湖的出湖流量变化对洪泽湖的泄流能力以及淮河中下游水位的影响,建立淮河中下游一维、洪泽湖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基于数学模型,分析了扩大入江水道以及入海水道泄量对洪泽湖及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高淮河入江水道泄流能力使其达到设计泄量,能使洪泽湖湖区内各个位置水位有所降低,其中蒋坝水位降幅最大,1991 年洪水时下降 0. 7 m,2003 年洪水时下降 0. 62 m,同时使淮河干流沿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上游至下游沿程水位降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对 1991 年型洪水洪泽湖湖区水位降低效果明显,其中蒋坝水位降幅最大,为 0. 06 m。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启用能够使洪泽湖内水位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蒋坝水位降低幅度最大,1991 年洪水蒋坝水位降低 0. 3 m,溧河洼地区以及淮北淮南处降幅比蒋坝小,对淮干入湖河段水位的降幅相对比较小,到吴家渡水位降幅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江苏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人32开挖的一条泄洪河道,东西走向,联结洪泽湖和东海,于2003年建成。文章仅就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管理模式——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钱存斌 《治淮》2004,(10):22-23
一、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二河新泄洪闸近期设计10孔,总净宽100m,近期设计泄洪流量2270 m3/s,强迫泄洪流量2890m3/s.主要由闸室、铺盖、上游护砌、消力池、上下游防冲槽、上下游联接段、进口子堤、上下游翼墙和近远期隔离平台等部分组成.闸室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孔一联.闸室顺水流方向长21m,总宽120.08m.工作闸门为10扇弧形钢闸门,每扇门配卷扬式启闭机.工程等级为Ⅰ等大(1)型.  相似文献   

7.
淮河干流洪水经过洪泽湖调蓄后,再通过淮河入江水道、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分淮入沂等通道入江入海,其中淮河入江水道作为最大的泄洪通道,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分泄了70%以上的洪泽湖洪水,同时还承担三河闸至邵伯湖区间6633km2面积的汇水,自三河闸下至三江营汇入长江.河道全长157.2km,沿程河、湖...  相似文献   

8.
李陆明  崔洪涛 《治淮》2003,(8):20-20
一、概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该工程西起洪泽湖大堤的二河闸,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与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两河三堤。二河枢纽位于入海水道与分淮入沂河道(二河)交汇处,是淮河入海水道的进口,也是入海水道的第一级枢纽。其主要任务是承泄洪泽湖洪水,并控制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流量,以满足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分流比的要求。枢纽包括二河新泄洪闸、二河东堤至桩号4+641.11之间的入海水道河道和左右堤防。新泄洪闸共10孔,单孔净宽10.0m,底板高程6.0m,设计泄洪流量2270m3/s、强迫…  相似文献   

9.
王道虎  方高干  罗静 《治淮》2012,(9):11-12
一、淮河流域概况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东部,跨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总面积27万km2,包括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流经鄂、豫、皖、苏四省,主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淮河干流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洪河口至中渡(洪泽湖出口)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6km,地面落差约6m,坡降较缓.洪泽湖的排水出路有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水道等.  相似文献   

10.
王慧梅 《江苏水利》2010,(9):I0002-I0002
为加快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前期工程工作进度,9月10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总体方案汇报会在宁举行。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副厅长陶长生、厅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朱海生,厅副总工陈锡林、特邀专家徐俊仁、沈之毅、陈茂满等参加会议。会议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充分研讨,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是洪泽湖最大的入海通道,设计流量为2270m3/s,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沿线建有二河枢纽、淮安枢纽、淮阜控制、滨海枢纽、海口枢纽等5大建筑物,淮安枢纽以下有两条泓道,主要用于排泄淮安、盐城两市渠北地区1710km2的涝水和污水。入海水道  相似文献   

13.
淮河入海水道水土保持工程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健  张颖良 《治淮》2008,(8):43-44
一、水土保持概况 淮河入水道近期工程前期工作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治水土流失,项目法人委托设计单位编制《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经水利部淮委审查通过后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单列水土保持投资10880万元,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三类。其中工程措施有护坡工程、青坎排水、路面硬化、堤顶排水、场地平整、临时防护等,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 程位于江苏省阜宁县北沙乡境内,共计6.615km。该段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为此,确定采用劈裂灌浆方法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在堤内形成连续的粘土浆帷幕,满足堤身的防渗要求。经国家级水利检测机构检验,评为优良工程,并经受住了2000、2001、2002、2003连续4年的洪水  相似文献   

15.
左步丰  刘松 《治淮》2005,(6):35-37
一、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状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近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2270m3/s,主要内容有:干河工程163.5 km,二河、淮安、滨海、海口4个枢纽及淮阜控制工程,5座跨河公路桥,29座穿堤建筑物和渠北排灌影响工程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1日,淮河干流洛河洼、石姚段行洪堤退建与加固工程正式开工,拉开了我省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补充工程建设的大幕。洛河洼、石姚段两行洪区自建成以来,已分别行洪8次和9次,有效地减轻了淮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两行洪区原设计防洪标准低。现有行洪堤堤身单薄,且超高不足,  相似文献   

17.
《治淮》2012,(1):5-5
2011年12月9日,进一步治淮重点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在江苏高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分泄淮河洪水、提高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和减轻区域涝灾的重要工程,它的开工标志着进一步治淮中堤防达标与河道治理类项爵正式拉开帷幕,淮河洪水出湖入江能力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继2006年10月21日顺利通过水利部及省人民政府联合主持的总体竣工验收后,近日荣膺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这是江苏水  相似文献   

19.
一、工程概况二河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城东北约7km处,为分淮入沂、淮河入海水道渠首控制性工程,于1957年11月开工兴建,1958年8月建成完工。  相似文献   

20.
正2月22日,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调研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重点了解淮河人海水道二期工程结合通航情况。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根平、省水利厅厅长李亚平、总工程师叶健,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领导陪同调研。徐鸣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淮河人海水道一期工程滨海枢纽、海口枢纽,详细了解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