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3.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就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预氧化技术与与饮用水常规混凝工艺组合联用开展了一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强化聚合氯化铝混凝工艺对原水中CODMn,UV254。和浊度的去除;次氯酸钠预氧化时间小5min;高锰酸钾预氧化在11min后反应完全;水体pH值改变不会影响预氧化的助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5.
6.
对臭氧预氧化工艺对水中藻类的去除进行了试验性研究,分析了臭氧预氧化的除藻效果,并探讨了其除藻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化可以明显地提高除藻效果,臭氧投量为1.5 mg/L时,除藻率达到最高值88.3%,继续增加投量,除藻率不再增高。 相似文献
7.
8.
9.
开展了CIO2预氧化与PDM复合药剂联用提高常规处理工艺除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藻类数为1.3 X 108个/L、浊度为10.32~15.50 NTU、温度为27~30℃的黄河下游引黄水库水,当CIO2投量为1.0 mg/L、PDM复合药剂投量为60 mg/L时,滤后水浊度能降至0.2NTU以下,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46.6%,对藻类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CIO2预氧化与PDM复合药剂联用技术是强化常规工艺处理高藻水库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微量酚类污染物在液氯消毒工艺中会产生氯酚并导致严重嗅味的问题,采用ClO2预氧化的方法去除水源水中的微量酚类,从而控制消毒过程中氯酚的形成。先通过静态烧杯试验,再用全自动微型移动式平台对试验参数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在苯酚质量浓度为280μg/L的条件下,ClO2对苯酚的去除效果基本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苯酚去除率达到90%以上;从ClO2投加量及预氧化时间方面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即ClO2投加量为0.6~1.0mg/L,预氧化时间为30~60s。 相似文献
11.
开展了ClO2预氧化与PDM复合药剂联用提高常规处理工艺除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藻类数为1.3×108个/L、浊度为10.32~15.50 NTU、温度为27~30℃的黄河下游引黄水库水,当ClO2投量为1.0 mg/L、PDM复合药剂投量为60 mg/L时,滤后水浊度能降至0.2NTU以下,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46.6%,对藻类的去除率高达99%以上。ClO2预氧化与PDM复合药剂联用技术是强化常规工艺处理高藻水库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氯预氧化处理含锰地下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二氧化氯预氧化 石英砂过滤的模拟试验,考察了二氧化氯预氧化对含锰地下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氧化氯的投加量、水样的pH值、滤速和锰的初始浓度对二氧化氯除锰都有较大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当[Mn2 ]=2~4mg/L时,二氧化氯预氧化最佳pH值为6-8,滤速为6m/h和[ClO2]/[Mn2 ]>0.75;而锰浓度较低时,[ClO2]/[Mn2 ]>1,能有效的将原水中锰的浓度降至国家饮用水的标准规定小于0.1mg/L。最后,探讨了此工艺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预氯化下PAC/PDM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9)
研究了预氯化工艺下,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AC与PDM的质量比、PDM特征粘度对除藻脱浊效果的影响,并与硫酸铝(AS)制成的AS/PDM复合混凝剂的除藻脱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脱浊效果,比单独使用PAC时明显提高,具有余浊达标时节省投加量、投加量相等时提高处理效果的特点;PDM的复合比和特征粘度越大,则PAC/PDM复合混凝剂的除藻率越大、余浊越低,但使用PDM比例低但特征粘度高的PAC/PDM复合混凝剂是提高除藻脱浊效果的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PAC、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脱浊效果分别优于AS、AS/PDM复合混凝剂的.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饮用水除锰问题,对比研究了次氯酸钠(NaClO)、二氧化氯(ClO2)和高锰酸钾(KMnO4)3种氧化剂预处理后与超滤组合的除锰效果和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3种组合工艺均能有效去除Mn2+,出水Mn2+浓度均在5μg/L以下,去除率达到99%以上。超滤膜表面的滤饼层是造成膜污染及膜通量快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不同氧化剂预处理后膜表面的滤饼层形态有显著不同,KMnO4预处理后滤饼层颗粒较大,颗粒间的空隙较为明显;而ClO2和NaClO预处理后滤饼层颗粒细小且含量少,颗粒间的空隙不明显,从而形成较为致密的滤饼层。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可知,滤饼层的主要成分是Mn3+和Mn4+的混合物,滤饼层表面含有丰富的表面羟基,其对水中游离的Mn2+表现出极强的配位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除藻技术及藻类的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生长出现"水化"现象,25%~70%的蓝藻水华可产生毒素.论述了因藻类过度繁殖对水生动物、人、畜带来的危害;介绍了几种除藻技术,并对藻类的几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由于这些藻类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对其进行研究,使之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可达到资源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入式连续微滤(CFM-S)工艺对滦河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可使微滤膜出水CODMn的去除率提高14%;高温高藻期进行预氯化,投加2 mg/L有效氯后,CODMn的去除率从44.6%提高到53%,UV254的去除率从23.1%提高到29%,藻类全部去除;反洗废水每四个运行周期排放一次时系统仍能稳定运行,回收率可达97.7%;化学清洗先用1%NaOH和3 500 mg/L NaClO碱洗7 h,再用2%盐酸酸洗3 h,清洗效果较好;在线化学清洗(EFM)操作是一种缓解膜污染的有效方法,可及时恢复膜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以实验室纯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后期的悦目颤藻为研究对象,并分离藻细胞及其胞外有机物(EOM),研究藻细胞的结构特性、藻类有机物(AOM包括EOM和胞内有机物IOM)的紫外吸收和分子质量分布特征以及臭氧预氧化对这些特性的影响.显微摄影图片表明,臭氧可以氧化藻细胞内的叶绿素a,使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颗粒尺寸分布分析表明,臭氧预氧化可以提高藻细胞的沉降性能;紫外吸收特性分析表明,AOM的氨基结构多于芳香结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颤藻EOM和IOM成分类似,IOM以大分子物质为主,EOM以小分子物质为主;较大分子质量的物质大部分分布在胞内,较小分子质量的物质大部分分布在胞外;利用超滤膜法测定颤藻EOM的分子质量分布,发现EOM中分子质量<5000 u的有机物占71%,进一步证实了EOM主要为小分子物质;臭氧预氧化可以强化混凝除浊除藻,但其对藻类有机物的控制不是太有效,这是因为臭氧预氧化本身会引起IOM的释放,同时臭氧在强化去除EOM方面的效果不是太明显.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