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硼中子寿命测井确定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硼中子寿命测井是中子寿命测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于低矿化度地层的动态监测新技术,该技术通过暂时改变井筒附近地层水的性质,采用“测-注-测”工艺获取地层剩余油信息,直观解释产层的油水比例关系,根据硼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实施措施的纯7-10井和中34-28井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注水开发的油田,对剩余油分布的评价,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基础,尤其是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剩余油分布的评价,对优化加密井钻井井住,加强油藏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提出利用测井信息和油藏工程信息,确定井间储层的连通性,进而利用储层连通性评价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质方法研究小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八面河油田北区小断块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剩余油分布认识难度大的特点,提出利用断层分析法、构造形态分析法、测井二次解释法等地质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地质研究方法是剩余油分布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以各种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综合分析判断的方法,研究了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不同类型油层动用状况,搞清了剩余油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三次加密调整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饱和度是一个变量,且受多种因素的共同控制,预测难度较大。针对构造背景相对简单、分层测试资料比较齐全的海上非注水开发的典型边、底水油藏,初步研究出了一套根据主要的多种动、静态参数并应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含水饱和度随时间变化速率的方法,进而根据含水饱和度变化率来预测不同时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在我国海上某油田进行了应用实例验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河口坝砂体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非均质综合指数,以胜坨油田坨28断块沙二段8,9砂层组为例,对河口坝砂体储层的层间、层内、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表征,并分析了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认为河口坝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弱,而层内、平面非均质性以中等-弱为主,非均质综合指数与含油饱和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非均质性中等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7.
野外露头观察和岩心观察,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发育7种岩石相,不同岩石相的含油性和流动性差异明显.研究表明:片流沉积的交错层理-细小砾岩和平行层理砂岩相的含油性和流动性最好,杂基颗粒支撑-中粗砾岩相和含砾块状粗砂岩相含油性和流动性次之,杂基支撑无序-泥质砾岩相和波状层理粉细砂岩相储层含油性和流动性最差;结合生产动态信息,中粗...  相似文献   

8.
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伟  杨少春  杨兆林 《断块油气田》2005,12(1):11-13,i001
根据钻井、测井资料,直接采用精细解剖法对胜坨油田二区东三段储层进行了微型构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小鼻状构造以及与之伴生的小凹槽构造和小高点构造,且大部分具继承性,靠近断层的微型构造的形成与断层及其发展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微型构造影响着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综合含水率,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在宏观构造背景控制下,微型构造高部位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迂渗(percolation)理论,根据油藏裂缝特征参数,给出了油井周围裂缝系统延伸范围的分析计算和计算机模拟方法,从而解决了裂缝性油气藏自喷开采后剩余油分布区域的数学描述问题,为打加密井提高采收率确定布井方案提供了依据。文章列出了两个实例,计算和模拟结果与开发实际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迂涌理论,根据油藏裂缝特征参数,给出了油井周围裂缝系统延伸范围的分析计算和计算机械模拟方法,从而解决了裂缝性油气藏自喷开采后剩余油分布区域的数学描述问题,为打加密井提高采收率确定布井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北部地区剩余油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于洪文 《石油学报》1993,14(1):72-80
在油层描述和油井分层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宏观剩余油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形成剩余油的原因,各类油层剩余油的比例和分布特征,通过二次加密试验区的开采实例,说明二次加密调整开发井网是挖掘剩余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濮城油田沙河街组二段剩余油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东区沙河街组二段为多油层非均质层状油藏,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其剩余油储量为96×104t,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及复杂断块区.微构造和储层性质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正向微构造和小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微型屋脊式构造是剩余油集中的部位;非均质性严重、渗透率低的流动单元其剩余油饱和度高.另外,注采系统亦对剩余油的分布有一定影响,注采井距加大,剩余油饱和度则增大.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侧钻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开发后期增产、稳产难的工程难题,开展了辽河油田稠油油藏侧钻技术的研究。通过对稠油侧钻井钻井技术中井位部署、侧钻层位优选技术、套管开窗工艺和侧钻井裸眼钻进工艺进行研究,完成了内管柱双向阻流尾管完井、碰压式尾管完井和筛管完井技术的研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稠油油藏侧钻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具有良好推广价值。该技术是辽河油田稠油油区挖潜增产、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值得在油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复杂断块油气藏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剩余油研究方法、模式的调研,结合中国东部老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和复杂断块油气藏的特殊背景,采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法、水驱曲线法和产量递减法三结合”的剩余油研究思路.突出油藏的静动态结合,分析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并将次模式应用于S23断块东部单元沙二下一砂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用,效果较好,这对于加深对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为油田挖潜治理和合理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在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水平井作为老油田调整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以及新油田实现少井高效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高含水、密井网、多层砂岩的大庆油田正逐步扩大水平井技术的应用规模.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发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剩余油主要存在于厚油层顶部,常规方法挖潜难度较大.通过对喇嘛甸油田应用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可行性及潜力的分析,研究了水平井挖潜技术,结合现有的水平井开发经验,总结了水平井轨迹的优化设计、随钻跟踪调整及完井等技术方法,为进一步拓宽水平井挖潜思路,改善水平井挖潜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高高含水期裂缝性碳酸盐潜山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是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在分析雁翎油田雾迷山组潜山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潜力区作了预测。剩余油的形成与储层层的储集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剩余油的分布形式可分成微观和宏观两种,预测该油藏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岩块油水界面以上,远离主断层井区,井间油水界面低凹区,流动屏蔽层完整分布部位以下以及水淹带Ⅲ类储集层区。  相似文献   

17.
以五号桩油田桩75块特高含水期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开发调整方案,采取钻补充完善井、改变液流方向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多井测井储层表征技术在八面河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井测井储层表征技术是将储层地质学与测井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技术,具有多信息、完整表征储层三维地质特征的优点。通过对八面河油田GB8-X2断块油藏不同井别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依据取芯井资料建立了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储层岩性、物性的平面变化特征,并编制高精度的构造图,进而识别出低阻油层。以此为指导,可以在细分储层单元的基础上对储层流体进行动态预测,达到寻找剩余油的目的。应用此项技术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八面河油田识别低阻油层、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取得了成功,累计新增探明储量248×104t,增加可采储量50×104t.  相似文献   

19.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1~5)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测井资料、油层平百非均质分布、小层沉积相分析和数值模拟法,研究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1~5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出,开采剩余油应采用完善注采井网,卡堵特高含水层,高渗透层注水,中低渗透层采油,平面小范围非均质变差部位综合调整挖潜,大范围变差部位钻加密井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充分吸收最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研究区的构造,储层,流体特征及油藏开发特征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定量描述,为油田开发下一步的措施提供地质依据,并总结出复杂断块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的一般规律,形成剩余油定量表征的一套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复杂断块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应在三维地震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利用数值模拟等定量化描述手段,对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分布作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