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调味品》1989,(3)
改进的传统固态发酵工艺生产食醋丈续莞了} (二)工艺流程 (三)生产方法 1.原辅料用量醋酸发酵池计算) 碎米 碳酸纳(纯碱) 氯化钙 细菌a一淀粉酶(以1只30立方米容量的姿些些些婴篆二//一图5一i自动回转淋浇式醋酸发酵池1一木架2一自动回转喷液管3一淋浇头子4一出渣门5一测温孔6一池壁7一木条楞头(假底)8一竹蔑垫9一墩子10一通气洞11一池底12一出醋管熬曲酒母水数皮碧糠醋母食盐2.磨浆1200公斤 1。2公斤2。4公斤3公斤(用2000单位/克酶制剂)60公斤500公斤3250公斤(配酒精发酵醛用)1400公斤1650公斤200公斤100公斤{巨二下一一一一-!……婴缨‘}… 相似文献
2.
3.
4.
自从1956年轻工业部总结推广济南酿造厂新固态发酵法生产食醋后,国内在此工艺基础上,相继出现了一些新工艺的探讨,如固态自然通风回流制醋、固态酒糟作辅料制醋、减少倒缸翻醅操作新工艺等。以上新工艺的出现,不仅保留了传统食醋的风味,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辅料,提高了出品率。笔者在与山东省莱州市酿造厂合作的基础上——固态酒糟作辅料制醋,结合河南省浚县 相似文献
5.
6.
酒精发酵工艺的管理,是食醋酿造的关键之一。阐述了从糖度、温度、pH、时间等方面对酒精发酵工艺过程进行管理、夏天酒精发酵工艺的管理、酒精发酵异常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大叶种绿茶、玉米为主要原料,人工添加黑曲霉、酿酒酵母、醋酸菌等微生物,采用固态发酵技术,对发酵原料进行浸提、过滤、挑选、浸泡、蒸煮、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步骤,在相应阶段添加微生物菌种进行混菌发酵。结果表明:控制好各发酵环节的温度、添加物的比例等因素,对发酵料进行过滤、陈化、灭菌等处理,结果形成了兼有茶和醋独特风味的绿茶醋,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营养功效。对成品茶醋进行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测定,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9.
3 不同原料的食醋生产技术我国古代酿醋所用原料种类极多,除大米、糯米、小麦、大麦、粟米、秫米、黍米、面等谷物外,《食经》尚用大豆、小豆。使用农副产品的更有粟糠、麦麸、酒糟、酒、蜜、乌梅等。元代《饮膳正要》中所记载就有酒醋、桃醋、麦醋、.葡萄醋,枣醋、米醋。《要术》中以粟米为原料酿酷的就有“作大酢法”等 ...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利用秸秆资源通过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以秸秆、大米渣为原料,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啤酒酵母单茵发酵时,培养基初始含水量65%、初始pH值6.2、发酵温度28℃,固态发酵获得蛋白质含量最高65%,平均58%,比发酵前粗蛋白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固态发酵高品质白酒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助推了白酒消费升级,但就"固态""液态""固液法"酿酒等关键技术的认可度却只停留于粗浅阶段,亟需从技术角度让消费者认同中国白酒酿造工艺的核心价值.本文将以汾酒固态酿造技术为例,分别从消费者、食品安全和区域产业布局三个维度来深刻阐述中国白酒固态发酵的核心价值,进而... 相似文献
13.
14.
古代食醋的生产技术 (二)古代食醋的制曲及发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古代糖化剂及食醋制曲技术我国酿造用糖化剂自古以来是以丝状菌为主的,除根霉曲外尚有米曲霉曲。这些制曲技术不但源远流长,传至今日,而且遍及东亚各国和地区。欧美各国的糖化剂主要是麦芽,利用麦芽的糖化酶进行淀粉的糖化是欧美酿造工业的主要糖化工艺,啤酒、威士忌酒的糖化就是这样。这也是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酿造技术上的主要区别。欧美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以固态发酵培养方式,通过正交试验对黑曲霉和啤酒酵母在玉米芯和豆粕上共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质量分数为80%的玉米芯和质量分数为20%的麸皮混合物中,加入含(NH4)2SO4质量分数2%,MgSO4.7H2O质量分数0.05%,KH2PO4质量分数0.01%的营养液(液料质量比1∶1),初始pH值为5.5,接种黑曲霉,接种量为10%,温度30℃,浅盘培养。黑曲霉培养48 h后接种酵母,接种量为10%;黑曲霉培养72 h后添加豆粕,物料中豆粕的质量分数为20%,再发酵48 h。结果表明:产品粗蛋白质含量达26.1%,净蛋白质增量为12.9个百分点。产品富含小肽和氨基酸,蛋白质水解度为9.4%。 相似文献
16.
3 醋的文化史 (西方 )3 1 酸味葡萄酒《圣经》记述犹太民族英雄、大律法家摩西(Moses)的讲话中 ,出现“Essiggenus”一词 ,其含义是醋 ,至今德语的醋就是“Essig”。在《摩西五书》中 ,他要求修道者发誓远离各种酒 ,“也不可饮葡萄酒等酿成的醋”。这些史实表明 :公元前 13世纪的亚、欧、非结合部就已经有醋。当苏美尔文明得到考古发现的阐述前 ,这一记录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醋纪录。那个时代的人 ,似乎把“酸味葡萄酒”与醋混同。罗马士兵曾将酸味葡萄酒稀释后 ,加药草、蜂蜜供饮 ;至今在意大利、西班牙农家 …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醋醅层次的微生物分布和数量变化规律,探索影响风味形成的因素。结果表明,发酵前5 d,酵母菌和乳酸菌迅速增殖,第5天酵母菌数达到最高3.4×107 CFU/g,乳酸菌最高为3.2×107 CFU/g,以乳酸为主的不挥发酸同时也生成较快;醋酸菌前3 d增长迅速,之后缓慢增长并以生成挥发性的醋酸为主,第11天醋酸菌数量达到峰值为4.0×107 CFU/g,13 d以后逐渐消亡。醋酸发酵初期,pH值迅速下降,不挥发酸迅速增加,不挥发酸占总酸的比值最大在第7天,为87.22%;总酸在发酵中期的7~13 d增幅最大。乳酸菌的消长影响着不挥发酸的生成,醋酸菌的消长影响着总酸的生成,醋酸发酵过程中控制合适的发酵条件,使两者的相互协调生长,有利于产品口感风味的调和。 相似文献
19.
对传统食醋液态淋浇发酵塔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传统食醋液态淋浇发酵塔填充料的排列,以及对发酵塔结构进行改进,使醋酸发酵时产生的菌膜能及时进行清理,并可减少淋浇死角,提高填充料的单位利用率,延长填充料的使用寿命,保证产酸速度的稳定,减少废弃填充料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传统酿造酱油工艺的几点改进意见闵光才(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食品加工厂611530)我国酿造酱油起源很早,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制曲和发酵的丰富经验,在30年代酿造师祖陈声先生等首先试制酱油种曲,并提出应用廉价豆饼代替整粒大豆酿造酱油的报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