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卫星通信网络组网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端到端认证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针对目前认证协议效率过低,认证时间过长的问题,在建立卫星通信网络安全认证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端到端认证协议并构建了安全认证仿真系统,以语音和视频业务为例对协议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的结果表明安全认证用时远远小于传输用时,充分体现了该认证协议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移动环境下的基于身份的端到端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有移动通信终端和服务器安全认证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椭圆曲线密码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端到端认证协议。该协议既提供了安全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功能,又极大地适应了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降低了安全系统的复杂性,为端到端加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摘要:人们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电子转账,网上购物等经济活动需要认证协议来保证安全。最近,Zhu提出了一个基于混沌映射的认证协议方案。针对此方案,分析了其存在的缺陷,包括易遭受用户模仿攻击,离线字典攻击,无法提供用户匿名性,以及注册阶段及口令修改阶段存在设计缺陷,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基于混沌映射(切比雪夫多项式)的移动端认证协议来克服这些缺陷。之后用BAN逻辑证明了安全性,又同其他相关方案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显示提出的协议更加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二代居民身份证在进行身份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采用 SM2 算法和区块链技术,结合动态口令、面部识别、二维码等技术优势,对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适合移动端设备的身份认证协议,并进行了协议的效率和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该协议在实现高效的用户身份认证的同时,确保了用户的身份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5.
徐渊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7):2108-2111
针对现有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易受各种网络攻击,影响用户私密信息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端协助的硬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在移动端的辅助下,允许用户使用单一口令建立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会话。协议中,用户无须记忆任何复杂的私钥信息,即使移动设备丢失、被盗或遭受恶意软件侵袭,也不会损害用户信息。安全性和性能分析表明,协议明显降低了服务器的计算消耗,大大提高了用户私密信息的安全性,可以抵御字典攻击、中间人攻击等的影响,减轻用户记忆负担,缓解存储压力,易于部署。  相似文献   

6.
移动RFID的无线通信与移动应用给认证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当前移动RFID认证协议安全性不强及认证效率不高问题,提出移动RFID高效率认证协议。协议通过执行算术运算、按位运算及数据排列组合,保证了信息传输安全;通过后台数据库和移动阅读器对随机数的递进式验证,标签对随机数的捆绑式验证,有效防范敌手攻击。由于通信实体均执行轻量级运算,大幅提高系统计算性能;通信实体的递进式验证实现了对标签数据的初步筛选,缩短无效认证时间,提高认证效率。利用GNY形式化语言对协议正确性进行了证明。理论分析表明,该协议可抵御多种类型攻击。仿真结果显示,与同类移动RFID认证协议相比,该协议认证效率高,应用价值好。  相似文献   

7.
信息安全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应用是移动支付,移动终端认证又是移动支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移动支付的特殊性要求移动终端的认证要尽可能简单并对设备的依赖性最小,为此提出终端认证简化的移动支付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基于“预信任”的分层认证模型与公共服务域为特征的支付系统架构上.通过建立商户为起点的信任传递链以及公共服务域中的帐户寻址与管理机制来实现系统安全可控及终端认证简化的目标.给出了相关研究综述、模式的系统架构、认证模式以及相应的支付协议,并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周彦伟  杨波  张文政 《软件学报》2016,27(2):451-465
分析传统的匿名漫游认证协议,指出其匿名不可控和通信时延较大的不足.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异构无线网络可控匿名漫游认证协议,远程网络认证服务器通过1轮消息交互即可完成对移动终端的身份合法性验证,当移动终端发生恶意操作时,家乡网络认证服务器可协助远程网络认证服务器撤销移动终端的身份匿名性.该协议在实现匿名认证的同时,还具有恶意匿名的可控性,有效防止了恶意行为的发生,且其通信时延较小.安全性证明表明,该协议在CK安全模型中是可证安全的.相对于传统漫游机制而言,该协议更适合于异构无线网络.  相似文献   

9.
针对Split场景下,家乡代理不支持EAP协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iameter-EAP协议的认证方案。认证服务器在对移动节点进行认证时,通过支持EAP协议的接入路由器对移动节点进行身份认证,为移动节点和MIP6服务提供者配置共享密钥,用于服务提供者对移动节点的认证。采用BAN逻辑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形式化证明,并比较分析了该方案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的密钥性能达到了RFC4004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移动Agent系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移动Agent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巨大障碍.以面向电子商务的移动A-gent系统为背景,研究主机与主机的双向认证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Agent系统的双向认证协议,并对协议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性能分析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张兴兰  赵怡静 《计算机应用》2020,40(9):2634-2638
针对量子身份认证(QIA)存在的高效、双向、同步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单光子的两方量子身份认证协议。首先于协议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单光子双向测量基编码方式,其次结合了Kerberos经典密码协议思想提出一种根据量子票据发起建立的认证流程。在此基础上,于认证过程中采用双向同步认证的策略。最后对量子通信和认证中存在的多种攻击方式进行概率计算和安全性分析,并同时试图将协议由两方推及到多方。研究结果与新型编码策略的基于制备-测量的量子身份认证相比,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防止用户抵赖的双向同步身份认证协议,并给出了将协议扩展到多方通信的参考原则。从结论上来看,所提方法提高了量子认证理论的高效性,支持了量子通信协议与经典协议的结合和借鉴的新的可能,实现了理论上不可抵赖的双方同步认证流程。  相似文献   

12.
张兴兰  赵怡静 《计算机应用》2005,40(9):2634-2638
针对量子身份认证(QIA)存在的高效、双向、同步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单光子的两方量子身份认证协议。首先于协议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单光子双向测量基编码方式,其次结合了Kerberos经典密码协议思想提出一种根据量子票据发起建立的认证流程。在此基础上,于认证过程中采用双向同步认证的策略。最后对量子通信和认证中存在的多种攻击方式进行概率计算和安全性分析,并同时试图将协议由两方推及到多方。研究结果与新型编码策略的基于制备-测量的量子身份认证相比,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防止用户抵赖的双向同步身份认证协议,并给出了将协议扩展到多方通信的参考原则。从结论上来看,所提方法提高了量子认证理论的高效性,支持了量子通信协议与经典协议的结合和借鉴的新的可能,实现了理论上不可抵赖的双方同步认证流程。  相似文献   

13.
张鑫  杨晓元  朱率率 《计算机应用》2016,36(8):2231-2235
针对终端接入移动网络缺乏可信性验证问题,提出一种移动网络可信匿名认证协议,移动终端在接入网络时进行身份验证和平台完整性认证。在可信网络连接架构下,给出了可信漫游认证和可信切换认证的具体步骤,在认证时利用移动终端中预存的假名和对应公私钥对实现了用户匿名隐私的保护。安全性分析表明,协议满足双向认证、强用户匿名性、不可追踪性和有条件隐私保护。协议中首次漫游认证需要2轮交互,切换认证需1轮即可完成,消息交换轮数和终端计算代价优于同类可信认证协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于时限的承诺方案、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系统以及环签名算法, 提出了一个可否认的环认证协议。在提出的协议中, 即使环内所有成员的私钥都被俘获, 协议的匿名性仍然保持。与相关的可否认的环认证协议相比, 提出的协议通信轮数最少。证明表明, 该可否认的环认证协议满足消息源匿名性、健壮性, 并且在并发环境下仍然保持可否认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公钥密码体制下身份认证协议的性能,将杂凑函数结合到认证过程中,提出一种高性能的交互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协议设计认证双方通过两次信息交换即可实现双向认证,显著降低通信代价.协议的运算复杂度与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下身份认证协议相当.通过针对已知攻击形式化推演的方法和数学推导证明了协议能抵御拒绝服务攻击、内部攻击在内的各种已知攻击.协议还设计了登录认证成功后的一次性对称会话密钥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林玮  王晓峰 《计算机工程》2010,36(13):154-155,158
刘丽等提出的基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身份认证协议和消息认证协议(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是一类单向认证协议,不能抵御伪服务器攻击,只能针对已固定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在保留其对用户认证便利性及安全性等优点的前提下,利用RSA算法对原方案进行改进,使其成为安全的双向认证协议。改进方案能够克服原方案的安全漏洞,保证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Kerberos协议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变得日益重要,而身份认证在安全系统中的地位极其关键,是最基本的安全服务。Kerberos协议是基于私钥密码系统的身份认证协议。文中首先对Kerberos协议的认证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公钥体制的加密技术和Kerberos协议,提出了一个安全性更高的身份认证协议;最后分析了两种协议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移动终端提供无缝网络服务,切换认证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认证节点的隐私保护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且支持批量认证的切换认证方案,并且认证过程无需第三方参与.方案中,认证双方无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移动节点经两次握手可实现安全切换.相比其他方案,该方案不仅满足了认证的安全性要求,还具有较高的认证效率和支持批量认证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NTLM是集成的Windows身份验证的重要部分,网络环境中NTLM用作身份验证协议处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事务,NTLM可以为域环境提供身份验证协议,也可为没有加入域中的计算机提供身份验证协议。本文详细介绍了NTLM身份验证协议的头格式、标志位及身份验证过程,重点对其类型3信息的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