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供水技术》2008,2(6):39-41
采用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以黄河微污染水源水作为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水厂常规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沉淀-超滤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后,对浊度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出水浊度为0.07~0.09 NTU;对藻类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出水中未检测出藻类;在高密度沉淀池投加3 mg/L粉末活性炭后,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CODMn,出水CODMn≤3 mg/L;高密度沉淀池对氨氮的去除率为30%,组合工艺总去除率为54%;在未投加任何消毒剂的情况下,工艺出水细菌基本为零,能保证很高的微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微絮凝过滤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用作景观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絮凝过滤法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研究了将其回用于人工景观水体的可行性,并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考察了影响微絮凝过滤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最佳试验条件:PAC投量为12mg/L、阳离子RT2300投量为0.3mg/L、反应时间为30s、滤速为8m/h,此时过滤周期达12h,出水COD为25~30mg/L,出水浊度、色度、总磷分别在1NTU、25倍、1mg/L以下,出水水质可满足人工景观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工艺对连云港地区受污染水源水处理效果有限的问题,进行了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C投加量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投加PAM可以提高回流污泥浓度,降低混凝剂用量,改善絮凝效果。当回流比为0.040,PAM投加量为0.08mg/L,PAC投加量为25 mg/L时,出水浊度为1.0 NTU。  相似文献   

4.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处理低浊度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对低浊度原水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浊度小于20NTU时,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絮凝剂,控制投药量为3~5mg/L,絮凝时间3~5min,可保证出水浊度小于0.5NTU,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5.
低温低浊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调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低温低浊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浊度偏高的问题,胜利油田民丰水厂首先对助凝剂PAM自动投加装置进行了改进和正确标定,然后进行了生产性调试。结果表明,增大污泥回流比和PAM投量可明显提高回流污泥浓度、改善混凝效果;在低温低浊期,絮凝搅拌转速不宜太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最佳运行参数:絮凝剂聚合硫酸铁投量为40 mg/L,助凝剂PAM投量为0.2~0.25 mg/L,污泥回流比为4%,絮凝池搅拌转速为10 r/min。通过调试,最终使沉淀池出水浊度控制在1.5 NTU以下。  相似文献   

6.
简要评价了UV/Fenton法处理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的效果,并对其出水的后续处理工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UV/Fenton法能有效降解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能使废水的COD由1468mg/L降至99mg/L,但出水的浊度和色度仍较高。将UV/Fenton法处理出水的pH值调至7左右,配合投加PAC和PAM,反应后静沉20—30min,出水浊度、色度和残余铁离子浓度均大大降低,达到了理想的出水效果。PAC、PAM的适宜投量分别约为10mg/L和0.4mg/L。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盐、预臭氧化低温低浊水的效能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与臭氧预氧化的助凝除污染效果,结果表明,投加少量的PPC(1.5mg/L)即能获得显著的助凝除污染效果,不仅降低了出水浊度,而且提高了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低投量(1.8mg/L)臭氧能够提高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但没有表现出助凝效果,而且增加了出水浊度及铝、锰浓度。通过色质联机分析了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的组成,并测定了胶体的表面电位,探讨了两种预氧化工艺的除污染特性。  相似文献   

8.
微絮凝过滤、O3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试验结果表明:(1)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对水库水浊度的去除效果好于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后出水浊度≤1.0NTU;(2)O3消毒能减少消毒投氯量和有效控制处理出水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量,确保三氯甲烷<60μg/L、四氯化碳<3μg/L,其最佳投加量为6.9g/m^3;(3)该工艺的药剂费用为0.082元/m^3,比传统处理工艺增加0.061元/^3,但可省去混凝沉淀工序的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降低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9.
四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微污染珠江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广州市白鹤洞水厂闲置的一组回转式隔板絮凝池,通过加装填料和曝气设备构建了四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采用其预处理微污染珠江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NH3-N、CODM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良好,末段出水的NH3-N、CODMn和浊度平均值分别为0.41mg/L、3.41mg/L、16.5 NTU,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03%、47.85%和61.09%。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较为高效,是处理高氨氮微污染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影响MBR处理效果及膜通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处理规模为10m^3/d的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处理毛纺印染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原子COD、BOD5、色度、浊度分别为256.5mg/L,94.8mg/L,64倍,45.65NTU时,相应的出水指标分别为20.2mg/L,1.6mg/L,25倍,0.51NTU,其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溶解氧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膜污染的增加,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降低;膜面流速较高时,污泥浓度对膜通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超细粉体凹凸棒石助凝去除富营养化河水中的藻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投加超细粉体(200目)凹凸棒石对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沉淀去除富营养化河水中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凹凸棒石能大大提高PAC对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且可以明显增加絮体的密度,改善絮体的沉降性能,抑制絮体中藻类的上浮.当PAC投量为40ms/L、凹凸棒石投量为0.08%时,PAC与凹凸棒石联用对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较单用PAC时分别提高了14.5%和14.0%,形成的絮体沉降体积仅为单用PAC时的1/2,降低了后续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矿井水混凝处理过程中投加的聚合氯化铝(PAC)残留物对超滤膜的污堵问题,采用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前投加不同量的PAC对矿井水进行混凝和超滤试验,考察PAC不同投加量下浊度、污染指数(SDI)、残留铝含量、跨膜压差(TMP)和归一化膜比通量(NSF)间的相互关系及对超滤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C投加量为35~40 mg/L时,混凝上清液中SDI最小为5. 3,残留铝含量约为0. 16~0. 23 mg/L,浊度约为6. 0~8. 0 NTU。跨膜压差随着PAC投加量、残留铝含量和pH值的增加而上升。当PAC投加量为40 mg/L、残留铝含量为0. 18 mg/L、pH值为4. 2~5. 2时,跨膜压差(TMP)最小值约为64. 8~68. 4 kPa。水中残留铝存在形态在不同pH值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其聚合态和絮凝体粒径又影响着超滤膜污染,酸性条件(pH值为4. 2~5. 2)下更有助于减少残留铝对超滤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降低饮用水中残余铝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定华 《供水技术》2011,5(4):14-17
研究了水处理过程中铝含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对水中铝含量的影响PAC投加量>pH>滤速>活化硅酸投加量.控制余铝的最佳条件是:PAC投加量2.0 mg/L,pH值7.5,活化硅酸投加量1.5 mg/L,滤速8.0 m/h.过滤阶段对铝的影响小于混凝阶段,水厂实际运行时应尽量采用低滤速.为控制出厂水铝含量,建...  相似文献   

14.
混凝沉淀/PAC吸附/超滤工艺处理引黄水库冬季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混凝沉淀/粉末活性炭吸附/超滤工艺(简称PAC-UF工艺)处理黄河下游引黄水库冬季原水,中试结果表明:当处理冬季低温低浊水时,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量为6 mg/L,粉末活性炭的最佳投量为20 mg/L;PAC-UF工艺可以将出水的浊度控制在0.1 NTU以下,去除率达98%以上;投加20 mg/L的粉末活性炭能使混凝沉淀/UF工艺对COD_(Mn)和UV_(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12%和15%;同时,投加粉末活性炭还能够缓解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但缓解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15.
针对自来水厂生产废水回用的管理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回用水浊度对原水水质的影响、回用水比例的控制调整以及回用水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不同条件下回用水的管理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控制回用水比例为10%,回用水浊度控制在20NTU以内,在相同原水水质、水量条件下,生产药剂单耗平均下降1~2mg/L。  相似文献   

16.
微砂强化混凝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鹊山水库水低浊、微污染和高藻的水质特点,采用微砂强化混凝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微砂强化混凝的效果优于常规混凝,可使沉淀出水水质得到显著提高。当微砂、FeCl3及PAM的投量分别为1000、30、0.5mg/L时,沉淀出水浊度〈0.78NTU,色度〈2倍,对藻类、TOC、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2.6%、85.6%、67.8%和68.8%以上,该方法为处理该水库水的工艺选择提供了泰者。  相似文献   

17.
臭氧/高锰酸盐预氧化助凝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了高锰酸盐强化臭氧氧化助凝技术,并分析了复合氧化助凝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氧化比单独臭氧氧化更有利于对浊度的去除。复合氧化的投加顺序是先投加高锰酸盐后投加臭氧,较佳的剂量配比是高锰酸盐0.4mg/L与臭氧1.0mg/L。复合氧化除浊的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复合氧化可适应更大的G值变化范围;助凝效果受原水水质的影响,原水硬度为160mgCaCO3/L时助凝效果最佳,原水TOC浓度为3mg/L时对混凝的影响最小;低温有助于复合氧化助凝;复合氧化受pH值影响较小,可以适应较大范围的pH值变化。与臭氧氧化相比,复合氧化更能适应水力和水质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鹿燕 《供水技术》2012,6(3):17-19
针对辛安水厂原水水质问题,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不同预氧化方式对混凝沉淀工艺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投加0.2 mg/L的高锰酸钾,再投加1.0 mg/L的臭氧,可以明显降低混凝沉淀出水中的浊度、UV254及UV254/TOC,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85.3%,75.8%和55.9%;为有效控制出水AOC含量,实际运行中可以考虑采用先投加0.4 mg/L的高锰酸钾,再投加0.5 mg/L的臭氧的预氧化方式。  相似文献   

19.
膜混凝反应器处理滦河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膜混凝反应器(MCR)对滦河原水进行中试研究,重点考察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膜污染及清洗方式。结果表明:MCR工艺的出水水质符合《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的要求;在高温、高藻期投加4mg/L三氯化铁后,对CODMn的去除率为44.6%,若同时投加2mg/L的有效氯,则可使对CODMn的去除率提高到53%,且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时出水水质仍保持稳定;该工艺对浊度、细菌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膜在较高通量下运行时,采用化学在线清洗(即EFM操作)可有效清除膜污染物质,及时恢复膜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