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乌什凹陷内5口钻井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实验室分析,认为乌什凹陷东部的下白垩统舒善河组是一套以红褐色砂砾沉积为主的陆源碎屑沉积,粒度粗,分选和磨圆均差.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的泥石流沉积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湖泊宽广而浅,主要沉积滨浅湖泥滩和较少量的以薄层状夹于滨浅湖泥岩中的砂坝.储层主要分布于舒善河组中段,即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段,砂岩成分类型为中细粒岩屑砂岩,属低孔低渗储层;沉积微相、砂岩粒度以及填隙物含量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温吉桑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发育多期辫状河三角洲,储集层类型以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为主,其致密砂岩"甜点"型储层主要受裂缝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控制。在综合分析致密砂岩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地震正反演、频谱分解、地震属性切片、多参数储层反演技术以及裂缝预测技术,刻画和描述了温吉桑区块三工河组多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平面分布特征以及沉积演化情况,指出致密砂岩甜点储层分布有利区和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复杂,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不同沉积微相下岩性相的控制,然而沉积微相与岩性相之间的匹配关系复杂。因而,建立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对该区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精细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录井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在强调岩性相和沉积微相之间的配置关系并考虑沉积物的粒度、颜色、沉积构造、沉积微相及经历的成岩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11种主要的岩性相类型:水上泥石流砾岩相、水下主河道砾岩相、辫状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相、平原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末端砂岩相、河口坝-远砂坝砂岩相、前扇三角洲粉砂岩相和前扇三角洲泥岩相。在岩性相特征、剖面岩性相及剖面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序列、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建立了能够反映研究区主要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平面展布特征。百口泉组3个段在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其中,百一段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砂岩相;百二段下部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二段上部扇三角洲平原以砾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三段扇三角洲平原以砂砾岩相为主、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  相似文献   

4.
镇泾油田位于甘肃省东部镇原-泾川县,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天环向斜南段,沉积上属于盆地西南物源三角洲沉积体系;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沉积,油砂体呈西南—东北向展布;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熟度较低;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孔隙度9.0%-16.0%,平均为11.3%,渗透率(0.50-5.00)×10-3 μm2,平均1.18×10-3μm2。储层砂岩面孔率0.3%-9.3%,孔隙半径5.00-34.91μm,平均16.10μm; 喉道半径0.005-0.850 μm。按储层性质划分为四种类型,Ⅰ、Ⅱ类为较好储层,Ⅲ类为差储层,Ⅳ类为非渗透层;综合评价本区为低孔特低渗中小孔隙微细喉型储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民屯西陡坡沙四段岩心观察分析、测井特征解释、沉积储层的系统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完整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前扇三角洲以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同时在沈273、沈262井区可见由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向前扇三角洲滑塌形成的典型透镜状浊流砂体;扇三角洲前缘以粉细岩、河道砂岩、砾质砂岩为主,发育广泛,物性较好,为油层主力发育区;扇三角洲平原岩性以砂砾岩为主,沉积主要为陆上沉积,沈267、沈357井可见明显的陆上沉积特征,泥岩颜色复杂,红层碳质泥岩发育,沉积时期为低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储集砂体类型相对单一,以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为主,储层岩性主要为砾岩类和砂岩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孔、溶蚀孔以及微裂缝、溶蚀缝;储集孔隙结构特征以低渗、中孔、细-微细喉不均匀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南海崖城13-1气田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还不清楚,气田储量动用程度较低,动态、静态地质储量差异较大.因此,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崖城13-1气田的主力生产层位进行沉积微相和储层特征开展综合研究尤为重要.崖城13-1气田勘探目的层段为古近系渐新统陵三段,主要形成于海陆过渡环境,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亚相主要为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储集砂体主要为中-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其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远砂坝.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度大于10%.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7.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南部泰一段储层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K2t13和K2t12时期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伴有浊流沉积,K2t11时期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影响该区泰一段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泰州组一段储层原生孔隙不太发育,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自上而下存在两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碳酸盐胶结物、长石和岩屑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最主要的因素。储层碳酸盐含量与储层物性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证明了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对次生孔隙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陈守田  孟宪禄 《石油物探》2004,43(1):33-36,79
针对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三角洲沉积薄互层储层的特点.研究不同微相的砂岩与测井特征、地震属性的关系.探讨利用沉积微相、波形特征定性预测砂岩储层发育带的技术。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定量预测储层厚度结果表明,本区整个油层砂岩总厚度与地震属性有很高的相关度.厚砂层的颅测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两北地区三叠系深部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两北地区三叠系深部碎屑岩的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和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其次为裂缝,属于中孔、中—低渗透储层。两北地区三叠系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主体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亚相及滨浅湖沉积,储集砂体主要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成岩作用是深部碎屑岩储层后期改造的关键因素,压实作用使得储层原始孔隙遭受破坏; 同时储层中方解石、长石、石英、岩屑及杂基在大气、水和有机酸的溶蚀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溶蚀孔隙,改善了储集性能,溶蚀作用是两北地区三叠系形成优质深部碎屑岩储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水磨沟区块长8油层组储层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分选磨圆度中等,颗粒为孔隙式胶结,结构成熟度中等。该区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细分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类亚相,在此基础上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前三角洲泥三类微相。主力小层长8_2~1处于三角洲前缘建设期,大规模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层,储层展布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核磁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延113–延133井区山1和山2~3储层岩石学、物性、储集空间、孔喉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山1储层主要发育岩屑砂岩与岩屑石英砂岩,山2~3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与岩屑石英砂岩,山2~3储层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高于山1储层。山1储层发育较多岩屑溶孔和晶间孔,小孔喉占比高;山2~3储层以粒间溶孔为主,孔喉结构均一。两套储层特征的显著差异是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山1储层属陆相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粒内溶孔较发育;山2~3储层属海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粒间溶孔发育。  相似文献   

12.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储层分布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经历了断陷、断拗和拗陷3大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阶段,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相应地形成了4类主要储层:1)陵三段扇三角洲或滨海相砂岩储层;2)三亚、梅山组滨浅海相砂岩储层;3)三亚—莺黄组低位体储层;4)梅山组台地边缘礁滩灰岩储层。平面上,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可划分为:北部浅水陆架滨岸砂岩、三角洲砂岩储层发育带;中央坳陷低位体储层发育带;南部永乐隆起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带。深水区主要位于后2个带,每个带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储层发育区。每个储层发育区存在多套储盖组合,每套储盖组合在多个储层区中发育。其中台地灰岩储层可能成为南部隆起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勘探层系。   相似文献   

13.
白云凹陷珠海组储层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岩心描述、样品和剖面结构分析,以岩石学研究为基础、BYT 井为代表,详细研究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珠海组砂岩储层沉积学特征,从中划分出三角洲和陆棚2 种沉积体系,探讨了此2 种沉积体系的基本特征,识别出连续进积型和连续退积型2 种三角洲沉积演化序列,建立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孔隙类型和储层控制因素,将珠海组砂岩储层划分为4 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类型,其次为前缘席状砂、水下主河道、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BYT 井的储层沉积学研究,有助于我国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4.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低渗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大量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分析数据和岩石薄片等资料,在沉积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分析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长岭气田登娄库组储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物性特征。母岩是储层砂体形成的物质基础,石英砂岩储层物性明显好于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沉积演化特征和次生孔隙发育段控制有效储层发育层段;沉积微相和成岩相控制平面非均质性;强烈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形成低渗储层的主要原因,但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形成了相对高渗带,使原本低渗的储层物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喇萨杏地区萨零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萨零组储层的宏观分布,微观特征及岩心描述入手,深入细致地对萨零组储层进行了解剖,认为:萨零组储层在纵向上有两个沉积旋回,对应两个砂岩组,两个砂岩组细分为8个小层。在萨中及其以北地区属于正常三角洲沉积,为三角洲前缘相,这个正常的三角洲较萨一组沉积时期。具有水域扩大、湖岸线向前推进、三角洲沉积面积减小的特点。在萨中地区以南,沉积事件夹有远端浊流沉积现象,尽管尚未找到典型的鲍玛序列,浊积现象不甚明显,但也足以证明萨零组在沉积上与正常三角洲沉积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决定了萨零组储层有着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萨零组储层分布面积比萨一组储层分布面积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横向变化频繁、含油性差。  相似文献   

16.
鹤山凹陷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下陆坡,其东南侧紧邻西北次海盆,具有地壳减薄、岩石圈韧性变形、高热流异常等不同于陆架区凹陷的特殊地质条件,因而具有特殊的沉积充填特征。层序地层学及地震相研究表明,鹤山凹陷古近系沉积文昌组、恩平组和珠海组地层,各组顶底界面均为大型不整合界面;文昌组、恩平组沉积时期鹤山凹陷为陆相湖盆沉积,其中深湖相泥岩地震反射特征与白云凹陷湖相烃源岩相似,是鹤山凹陷的主要烃源岩;珠海组沉积时期为浅海三角洲沉积,其地震反射特征为典型的"S"型前积反射,三角洲砂岩为鹤山凹陷的主要储层。此外,三角洲下方的重力流深水扇砂岩也有可能成为良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17.
李新虎  刘东  郭媛 《断块油气田》2011,18(2):150-153
HSS油田为低渗透砂岩油藏,H1油层组属于二叠系平地泉组上部,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岩石学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H1油层组主要为浅灰色细砂岩,其次为少量的中砂岩和粉砂岩;储层物性较差,为中孔...  相似文献   

18.
坪北油藏延长组属于安塞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砂体;通过岩石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储层特征进行详细研究,认为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浊沸石、方解石、绿泥石的胶结、化学压实和浊沸石、长石的溶蚀作用是影响砂岩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该区储层类型大多为低孔特低渗和特低孔超低渗型。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SN31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地层厚度大多在300 m以上,储集体横向和纵向变化较大,不同砂层组的储集性能、物性主控因素及其空间展布规律的研究不够精细,难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特别是滚动评价的需求。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研究了清一段一砂组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各目的小层的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及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清一段一砂组储层以细砂岩、砂砾岩、粗砂岩和中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物性较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沉积,并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砂砾岩、粗砂岩和中砂岩储层物性最好;该区储层物性主要受到沉积作用的控制,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  相似文献   

20.
白马庙蓬莱镇气藏沉积微相与气井高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马庙蓬莱镇气藏属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也是以次生溶孔为主的致密砂岩次生气藏。其沉积环境属于湖成三角洲相,并以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形成主要储层的沉积微相是分流河道砂岩、河口坝砂岩等微相以及微相的相组合砂岩。从沉积相带和砂体展布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的研究入手,剖析了沉积微相对砂体展布规律、储层优劣及气井产能高低的控制作用。认为:沉积微相制约气井,特别是高中产井的分布,对储集最有利的相带是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各种砂体,其次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各类砂体,其中又以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的两河汇合、分叉处最好,其砂体厚度大,分布广,有效储层厚、有效储层概率高,物性好,气井产能高;其次依次为分流河道、河道坝和远砂坝等微相;在有利的构造与储层叠合处,储、渗条件最好,是井位部署的首选目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