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真空冷却过程是复杂的相变传热传质过程。在真空冷却期间,当真空室内的真空压力低于或者等于熟肉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时,熟肉内部的水分将会沸腾蒸发以产生冷却效应。在能量和质量守恒的基础上,经过适当的简化,建立了真空冷却过程中水分迁移的数学模型。此模型能够预测真空冷却过程中熟肉内部的温度、压力和水分含量分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不同冷却方式对鸡肉水分分布、蛋白质变性等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分析风冷、真空冷却和浸没式真空冷却对鸡肉的冷却速率、pH、色差、质构等指标的影响,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和差式扫描量热技术分析冷却后鸡肉中水分分布和肌蛋白的变化.结果 风冷的冷却速率最慢,肉色暗沉,且质量损失率高,硬度和剪切力也较大;真空冷却的冷却速率最快,肉色较为鲜艳,其质量损失率、硬度和剪切力也最大;浸没式真空冷却能有效减小鸡肉的质量损失率(P<0.05),肉色最鲜艳,弹性和回复性也最好.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分析可知,3种冷却方式下肌蛋白的变性焓均减小,风冷组的肌球蛋白、肌浆蛋白和肌动蛋白降解最多,真空冷却组的蛋白降解较风冷组更好,浸没式真空冷却组的蛋白降解最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由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可知,风冷组不易流动水组分显著降低(P<0.05),自由水显著增加(P<0.05),真空冷却自由水组分显著降低(P<0.05),浸没式真空冷却后鸡肉中水分分布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浸没式真空冷却弥补了真空冷却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真空喷雾冷却因其可以有效降低食品真空冷却过程的失水率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喷雾高度、喷雾流量、喷雾时间、喷雾倾角对豆腐真空喷雾冷却过程冷却时间和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高度对降低质量损失具有显著作用。随着喷雾高度的增加,食品冷却时间增加,失水率呈先减小后基本不变的趋势。在较小的喷雾流量下(5~14 mL/min),当喷雾高度相同时,喷雾流量对食品失水率无显著影响,但冷却时间随喷雾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喷雾时间增加,冷却时间增加,但其失水率会显著降低,当喷雾时间由0 min增至14.50 min时,冷却时间由8.08 min增至15.50 min,增幅为91.83%,失水率由10.49%降至2.93%,降幅达72.07%。当喷雾倾角由90°降至45°,失水率由2.97%增至6.44%,冷却时间呈先降低后基本不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真空冷却过程中水分迁移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真空冷却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定义出发,分析了真空冷却过程中产品内部的水分迁移过程,建立了真空条件下水分迁移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产品内部、产品表面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及产品的质量损失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利用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真空冷却过程中产品的水分含量和质量损失,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真空冷却技术具有降温速度快、运行能耗低等优点,在食品冷链中得到了应用并迅速发展。本文以蒸煮肉制品为研究对象,开展蒸煮肉制品真空冷却效果实验,分析不同冷阱温度对冷却速率、质量变化和真空室内压力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冷阱温度对蒸煮肉制品冷却速率、冷却前后的质量变化,以及对冷却过程中真空室内的压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另外,并非冷阱温度越低冷却效果越好,实验对比了冷阱温度为-15℃、-25℃和-35℃下的真空冷却过程,冷阱温度的最佳值为-25℃,冷却时间最少为320s。  相似文献   

6.
利用圆柱型的熟肉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验证了真空冷却过程中水分迁移的数学模型。结果发现:产品在70min内从70℃被冷却到5℃。当真空冷却结束时,产品中心和表面的实验温度分别是7.01。c和3.98℃,对应的产品的中心和表面的模拟温度分别是6.97℃和3.78℃。真空冷却实验过程中,产品的平均水分含量从72.60%降到61.03%。模拟过程中,产品的平均水分含量从71.00%降低到62.37%。模拟结果显示真空冷却的质量损失为8.63%,然而实验过程中真空冷却的质量损失为11.57%,其偏差在3%左右。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正确地预测真空冷却过程中温度、压力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卷心菜真空冷却实验中,真空度是影响冷却时间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设定不同的自动补气阀工作压力范围来控制真空室的压力,进行卷心菜真空冷却实验,并分析了此过程中水分在低压下的气化过程。实验发现,自动补气阀工作压力范围分别为700 Pa-900 Pa、1000 Pa-1200 Pa和1300 Pa-1500 Pa时,当温度最低处(表叶)达到预定的0.7℃时,耗时分别为11 min、22 min和43 min,中心温度分别为3.86℃、6.68℃和9.11℃。结果表明:700 Pa~900 Pa的自动补气阀工作压力范围,对卷心菜进行真空冷却实验的效果较好;对于特定食品的真空冷却,应该可以找到各自恰当的自动补气阀工作压力范围,以提高冷却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空气侧蒸发冷却技术在数据中心的研究现状,对直接、间接及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三者在高湿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测蒸发式冷气机最佳风速在1.8m/s;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最佳二/一次风量比为1.5;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最佳二/一次风量比为1.7,并且此时效率可达到96.5%,有...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高湿度地区夏季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性能,2013年7月1-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某公司对该空调机组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和计算分析的得出:二一次最佳风量比为1.08,对应湿球效率为91%;最佳风量比下最佳淋水密度625kg/(m·h);间歇供水时间是制冷15s、通风约为5~6min;最佳风量比和最佳淋水密度下的耗水指标为10.8L/h;制冷量为7.6kW、能效比为15.3.结果表明:交叉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湿球效率接近100%,达到单独使用直接蒸发冷却的效果,而且还不增加空气的合湿量,同时,该机组不仅适合在高湿度地区,在中等湿度地区和干燥地区应用其制冷效果将会更好.  相似文献   

10.
熟肉真空冷却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冷却是一种快速蒸发冷却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本文介绍了熟肉真空冷却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该技术对比于传统冷却方式的优、缺点,探讨了使这种方法更具有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熟肉真空冷却过程进行数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Cooling rate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oked meats using four different cooling systems of vacuum cooling, air blast cooling, water immersion cooling and slow air cool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nly the vacuum cooling can achieve the requirement of cooling the cooked meats from about 74 to 10°C within 2.5 h. The vacuum cooling shows different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cooling process, as compared with other cooling methods. Vacuum cooling rate is controlled by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water from the cooked meats, while the cooling rates of the other three cooling methods are governed b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oked meats. Therefore, it is impossible for air blast, water immersion and slow air cooling to obtain high cooling rates since these three methods are different only in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oked meat to the cooling medium.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核电站常规岛设备间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主要对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中填料段采用的水过滤系统进行说明,同时介绍填料比表面积的确定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对机组降温和加湿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真空蒸发冷凝制备超细铜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辉光放电质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研究了真空蒸发冷凝制备超细Cu粉的方法及规律。实验表明,金属Cu的蒸发速率受蒸发温度和真空度的影响较大,所得Cu粉为面心立方晶体,形状规则,平均粒径小于2μm,分散性好,而且在真空条件下有利于制备高纯Cu粉。考察了蒸发温度、真空度、保温时间和冷凝条件四个因素对超细Cu粉粒度和形貌的影响规律,并用成核理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真空冷却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球体、无限大平板、无限长圆柱3种最基本形状的食品进行理论模拟,利用有限差分的方法模拟真空冷却的非稳态过程,并分析冷却过程中的传热、传质。通过实验验证,其理论模拟同实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蔬菜真空冷却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冷却是一种能提高果蔬贮藏品质并可延长货期的快速预冷方法。本文以卷心菜、大葱、豆角和韭菜为研究对象,利用BSVC5真空预冷机,针对加水、包装、降压和复压等工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冷却前对蔬菜加水和包装能够明显加快冷却速度和降低失重率,且加水量应低于6%;采用分阶段降压能使蔬菜降温更均匀,并根据蔬菜自身性质终压应控制在200~750 Pa范围内,采取引入冷空气复压的方法可以避免蔬菜温度回升。  相似文献   

16.
Electron beam powder bed fusion (PBF-EB) is used to manufacture dense nickel titanium parts using various parameter sets, including the beam current, scan speed, and postcooling condition. The density of manufactured NiTi parts is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the linear energy input.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part dens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linear energy density to over 98% of the bulk density. With a constant energy input, a combination of low power and low scan speed leads to denser parts. This is attributed to lower electrostatic repulsive forces from lower number density of the impacting electrons. After manufacturing, the densest parts with distinct parameter sets a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1) high power with high scan speed and vacuum slow cooling, 2) low power with low scan speed and vacuum slow cooling, and 3) low power with low scan speed and medium cooling rate in helium gas. Among these, a faster cooling rate suppresses phase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s, while vacuum cooling combinations do not affect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s significantly. Herein, all the printed parts exhibit almost 8% pseudoelasticity regardless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hile the parts cooled in helium have a higher energy dissipation efficiency (1 − η), which implies faster damping of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