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杰  杨红 《复杂油气藏》2012,5(4):59-61
通过多组细管实验,研究塔里木油田某区块原油在模拟地层温度108℃下注气压力对气驱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注入压力下气驱驱油效率和气体突破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随着注气压力、注气体积增加,气驱驱油效率增加且增幅较大,表明提高注气压力可以显著提高驱油效率;且CO2与原油间最小混相压力为35.1MPa。注气压力越大,气体与原油混相程度越高,气驱越接近活塞式驱替,气体突破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
混相气水交替注入已在世界上很多油田实施,同时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来研究速度、重力、段塞尺寸、非均质性对气水交替的影响。但是关于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实验室研究还没有见到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了在玻璃珠人造岩心的模型上进行了一系列气水交替驱替试验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1)研究一次接触混相气水交替注入法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2)阐明驱替过程的驱油机理;(3)为有效开展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基准数据系列。研究中使用玻璃珠人造岩心而不用岩心是为了使我们首次直观地观察每个气水交替试验过程中流体的相互作用。一系列的间接混相气水交替驱油试验是按气水比分别为1:1、4:1、1:4进行的。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完成这些试验以研究毛管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并把它们的驱替动态与水驱和简单的混相驱试验相比较。结果表明:驱油效率是速度和气水比的函数,还发现模拟用油-水和溶剂-水相对渗透率是不同的,尽管事实上油和溶剂是一次接触混相。如果这一结论对油藏流体成立的话,则清楚地表明一次接触混相将影响气水交替驱油效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注气参数对注气驱非稳态驱替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均质油藏注入气与原油由于受粘性指进、重力和毛管力作用,表现出复杂的非稳态驱替特征.使用标定多相流态的无因次量组,采用组分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无因次注气参数(扩散数Nd、重力数Ng)对注气混相驱非稳态驱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注气混相驱随着扩散数增大,溶剂与原油之间传质效果增强,与原油混相更加充分,驱油效率增大;而对于注气非混相和近混相驱,随着扩散数增大,驱油效率减小,采收率越小.注气速度引发的重力数越小,表现为驱替特征稳定程度由强变弱而最终影响驱油效率;而密度差异造成的重力数越小,驱替前缘越稳定驱油效率越高,控制合理的注气参数可以有效改善注气驱替效果,从而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超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开发过程中单井产量低、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低的特点,提出进行空气泡沫驱油,对空气泡沫驱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储层非均质性、气液比、泡沫注入体积、泡沫注入段塞组合以及注入时机对空气泡沫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储层,空气泡沫驱可以有效地动用低渗透储层中的剩余油,最优的注入气液比为1∶1,最优的注入体积为0.2PV,最优的段塞大小是0.05PV,最优的注入时机为含水率达80%以上时进行泡沫注入。研究结论对于非均质超低渗透油藏进行空气泡沫驱油具有借鉴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藏注气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一系列注CO2、注N2非晶区实验与水驱油实验的对比表明:①注气转注水或注水转注气都比注入单一驱替剂(注CO2、注N2或注水)提高采收率;②注CO2效果好于注N2;③CO2驱转水驱比水驱转CO2驱效果好。实验结果证明,早期注气,后期注水的开发方案,对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油速度和采收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在石油的开采中,CO2混相驱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在气驱的过程中达到混相.针对吉林油田黑59区块低孔低渗油藏,开展了注气驱油效率细管实验.通过多组细管实验,研究了吉林油田油藏在不同注入压力和气体组成下注入气的驱油效率,分析了注入压力和注入气组成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注入压力对驱油效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模拟实验装置,采用了复合型的Para-Bac微生物,对高凝油油藏微生物驱采油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其内容包括驱替速度以及微生物段塞大小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在与水驱对比的基础上得出室内条件下的最佳微生物段塞大小及最佳驱替速度。  相似文献   

8.
9.
张蕾 《中外科技情报》2004,(30):466-474
二氧化碳驱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气体混相和非混相驱油方法。CO2驱适应范围广泛,在轻质油藏和重质油藏均可使用,一般能使原油采收率提高10%~15%。二氧化碳驱发展最快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11.
超低渗油藏注气采油可行性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石油》2005,19(3):38-39,i003
  相似文献   

12.
以靖东长2层高含水饱和度油藏为例,通过室内岩心试验和微观模型试验,研究了高含水饱和度油藏含水饱和度、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等因素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岩样几何尺寸、驱替速度、注入倍数、注水水质及油水粘度比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对砂砾岩油藏,水驱油实验应做到发挥毛管力作用、合理控制指进作用,尽可能提高注入倍数。在严格控制驱替条件之后,室内水驱油效率与矿场动态吻合。  相似文献   

14.
兴古潜山油藏为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含油高度达2 300 m,天然能量开发造成产量递减快,而注水开发难以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因此合理开发方式优选难度大。针对该油藏双重介质特征,改进实验流程,建立双重介质储层变压焖井实验方法,量化研究基质渗析驱油作用,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现场试验分析,深化注气开发驱油机理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注气开发能够发挥重力驱替、气体上浮驱油及基质渗析等作用,可大幅度提高波及体积,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兴古潜山油藏立体注气开发方案设计,采用顶部注气为主、中下部注气为辅的立体注气方式,在形成重力驱的同时发挥气体上浮驱油的作用,较天然能量开发提高采收率15%。  相似文献   

15.
驱替速度是影响驱油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不同油藏地质条件和水驱特征的差异,以渗流力学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驱替速度对不同类型油层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油层,驱替速度的增加,毛管数增加,驱油效率先快速上升,达到一定值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对于非均质油层,存在一个最佳的驱替速度区间,驱替速度过低,低渗透层的油不利于驱出,驱替速度过高形成无效水循环,降低了注水利用率,致使注水开发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6.
以渗透率级差、突进系数及变异系数三个渗透率参数为基础,定量地表征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度,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纵向非均质性强弱对反韵律底水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含水上升规律及采出程度的影响,从而总结出纵向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油藏润湿性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涠12-1油田涠四段油藏注采井网不完善,并且在钻完井过程中由于储层受到严重污染,注水较晚,最终导致涠四段油藏地层压力下降,开发效果不好。为改善该油藏开发效果,试图进行注气开发,为确定油藏注气开发的效果,结合油藏的地质油藏特点,综合运用带倾角的长岩心注气重力稳定驱、带倾角的注采井组二维均质剖面模型、层状剖面模型以及韵律剖面模型,并采用注气驱机理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注气驱替机理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涠洲12-1油田中块涠四段注气非混相驱油的主要机理为重力分异辅助作用,储层非均质性、油气毛管压力和注入气黏度变化对注气驱油的采收率影响较小。采油速度不超过5%,注气近混相驱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下倾气驱油界面,且比注水开发将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9.
平面非均质性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于特低渗透油藏,平面非均质性对储层的驱替效率和油气最终采收率的影响很大。通过考虑特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征,建立一维油水非混相驱替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重点分析了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及其分布方式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造成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和地层压力下降,油井出口端含水率升高,驱替效率降低;在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确定的情况下,按线性增加型和先增后降型2种分布方式驱替时,驱替效果较好;在水驱油过程中,地层注入端的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油规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有关稠油油藏驱油效率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利用油藏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对稠油油藏水驱和蒸汽驱的两组驱油效率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第一组实验结果违背了油藏工程基本事实;第二组实验结果符合油藏工程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