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播种与施肥方式的选择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实现了种肥同播的种植方式。将对玉米机械化种肥同播的应用要求进行分析,探讨玉米机械化种肥同播应重点把握的技术措施,为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每一次农机技术的革新总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增产效果。黑龙港廊坊小麦高产优质综合试验推广站2014—2015年度开展了农机播种新技术试验,通过安排等深匀播、密行匀播、宽苗幅匀播试验,以普通播为对照,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麦施用种肥能迅速被幼苗吸收利用,使小麦早生根,早分蘖,促进壮苗.小麦施用种肥一般可增产10%~20%,特别是土壤瘠薄,底肥不足或误期晚播的情况下,增产作用尤为显著.在选用种肥时,必须注意选用对种子或幼芽副作用小的速效性肥料.常用的种肥有:  相似文献   

4.
小麦宽幅播种技术是在适当扩大行距、扩大播幅、均匀播种的基础上,协调麦田群体与个体矛盾,促进小麦个体发育健壮、群体合理,充分发挥边行效应,有利于多成穗、成大穗、粒多、粒饱,是一项显著增产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绿色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现行带状浅旋免耕播种小麦长势和测产情况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普遍增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据对辽宁省辽阳县的3个示范点实收测产对比,带状浅旋免耕播种小麦较传统耕作对比田平均亩增28.9kg,增产幅度达6.9%。但是小麦带状浅旋免耕播种也存在个别地块减产、部分带状浅旋免耕播种机作业效率低等问题。造成减产的原因既有部分机手操作不当等问题,也有个别机具设计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在旱作农业中的增产作用无可置疑。分析研究提出了机械化深松、小麦沟播、免耕硬茬播种、秸秆还田等机械化作业技术及其增产机理,为宣传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提供理论依据,对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相关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和综合效益,探索小麦不同播种模式的增产效果。2015年在且末县阿克提坎墩乡富康农场实施了冬小麦"井"字田机播模式、常规机播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井"字田播种技术优于常规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施肥误区及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王慧杰随着小麦收割的结束,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夏季作物播种时期.夏玉米播种面积在山西夏季作物种植面积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山西,夏玉米大部分以麦后直播为主,农民习惯耕作方式是不整地,不施基肥,只是在播种时施用少量种肥.  相似文献   

9.
玉米种肥同播单粒播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种肥同播单粒播种技术具有节省种子、省工省时、苗齐苗壮、提高肥效、减少化肥污染等五大好处。笔者根据玉米机械化单粒播种特点,提出对种子、化肥、机械、种衣剂以及管理等技术要求模式,是一项集传统农艺与现代农机技术于一体的实用增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为大连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其主要环节有机整地、机播种(同时深施种肥)和机收获。主要作业机具是802拖拉机、铁牛-55拖拉机、上海-50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3-5铧翻地犁、旋耕机、2BF-7、2BF-9型播种施肥机、4L-2.5上海ⅡB-H型背负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和4LD-2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围绕以上作业项目,我们按照有关技术要求,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主要完成了机具选型、  相似文献   

11.
一、种肥 种肥一般是预先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烧伤种子.这个距离一般在种子下3~5厘米,如大于5厘米并适当镇压,效果更好.施种肥还应考虑作物生长根系将达到扇形区域,一般情况下,种子本身养分耗尽时,小麦可生根5~8厘米,扇形角60度左右;玉米生根5~8厘米,扇形角度在90度左右.这样,种粒较小的小麦等窄行作物以正下方深施为好,种粒较大的玉米、大豆、棉花等宽行作物以侧下位深施为好.  相似文献   

12.
1998 年开始在甘肃省榆中县进行了旱地小麦膜侧播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到1999 年推广面积达68 hm2 。结果表明,2BFM- 214 机引地膜小麦播种机和2BFM- 12 型人畜力地膜小麦播种机的技术先进、,适用于旱地小麦膜侧播种,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可观,具有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晚茬小麦是利用甘薯、棉花、夏大豆等晚熟作物的茬口播种小麦,是扩大小麦面积,提高小麦总产的一条成熟经验.但是,晚茬小麦错过了播种适期,造成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积温不足;加之这些晚茬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大,致使这部分麦田的小麦成为小麦生产中的"低产田".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经过组装配套和试验示范而形成的一套以主茎成穗为主体的综合性栽培技术,可以比一般常规晚播栽培增产10%~20%.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是农技工作者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阐述了小麦高产与肥水高效利用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提高整地质量、精量播种、构建肥水高效的群体结构、科学防治病虫草害,实现小麦增产增重,希望能够给予我省小麦种植行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浅谈实施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分析当前实施小麦免耕播种技术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技术障碍,并从转变观念、资金补贴、改进技术等方面阐述了促进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免耕覆盖机械播种综合配套技术是指在小麦、玉米两茬轮作地区,小麦收获后不经耕地,直接在麦秸覆盖的地里使用播种机播种夏玉米,是集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于一体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省人工、抢农时、提高播种质量、减少麦秸焚烧和增加土壤肥力等作用,麦秸覆盖还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是一项增产、增效、生态效益好的农机化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高耗低效肥料使用及过量施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减少施肥用工,推进轻简施肥。通过田间试验,验证种肥同播高效缓释肥的田间施用效果,探索应用范围,为减肥增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济麦22是一种高产量、易于栽培的小麦品种,该品种对灾害性气候的适应性比较强,增产潜力比较大,在我国山东地区应用广泛。基于此,以济麦22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山东地区的小麦种植优势,分别从培肥地力、播种技术、施肥与浇水技术等方面阐述济麦22种植技术,并分析济麦22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小麦探墒沟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技术优势、区域划分、机具选择、整地、施肥、备种、播期播量、播种深度、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小麦增产,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临汾市小麦播种时需注意的问题,以及生产中为害严重的病虫害情况,提出在小麦播种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达到科学种植、减少病虫害,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