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领导要求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明确指出,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工作是农业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和职业技术人员匮乏、城市师资相对闲置的一条有效途径。把职业教育和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直接与农民交流,根据农民的切身需要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地方产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农业,农民始终贫穷;现代农业,农民倚农富裕。根本在于占有、使用足量农地。现代农业是职业农民依仗规模化、集约化农业抑或农产品加工致富。我国现有规模化农场、农民合作社、兼业小农户等多种农业组织形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怎样改革和发展,是关系能否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充分认识、深入研究"送教下乡"模式,服务"三农"的现实意义,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农村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科技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收入较低,农机已经成为农户发展生产致富的重要手段,农机事业是否健康发展将影响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部分县域都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三六九"人员不断增加,如何种好地成为了日益突显的实际问题。同时,根据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需要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等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之中。通过农村县域的培育职能,让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员人员成为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业稳县的长效举措。由此可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三农"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几年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开始注重城镇地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将农村向着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农民的劳动水平,使他们成为现代化的职业农民,才能够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安心做好农业种植。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利用技术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水平。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会产生一批既懂得农业种植技术、又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和管理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分析我国新型农民的教育开发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根据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三农"问题中,农民作为主体,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的农民在文化层次上较低,而且出现了"农民荒"的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下大力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简单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等,并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更好地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行策略分析,旨在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是党和国家立足农业发展现状,着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成都崇州市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围绕小农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基于农用地经营模式,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基于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和闲置农房盘活,探索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闲置农村房屋盘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商文旅跨界融合,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村同步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推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为论述出发点,介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整合分散生产力,增强散户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结构中弱势群的产业效益;有利于内联农户、外联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有利于拓宽农业生产资金来源,活跃农业结构调整活力;有利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改善农业产业条件。在作用概述的基础上,就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建议,自下几方面论述:政府发挥宏观引导,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良性发展。做好推广示范,做好先行试点带动,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满足一线生产要求。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程,以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以更好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农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为了能够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快速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完善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对培育对象进行认真的筛选、提高社会大众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了解、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相关措施,有利的提升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与效率,进而加快我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吕梁市特困区部分县市企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等调研,分析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加速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保证无暇经营农地的农村家庭的农地不撂荒,不怠慢经营,而保持农地原有生产力?如何保证想转让农地的家庭无后顾之忧,想以农业为职业的人能体面简捷地租赁到规模化的农地?这已经成为在1.2亿hm<'2>基本农田红线条件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思想,应该寻找一种让农民放心、便捷、两全其美的具体方式,这就是设置农地"银行".  相似文献   

16.
农艺师作为一个新型职业,深入农村可以很好地促进农民农业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措施。以何种方式培育农民,使之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基层农业培训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也是我国重要经济发展产业,现今农村经济建设主要还是以农业、农民为主要发展重心,农业经济的提升对我国国民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今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农村建设理念逐步被农业经济管理所运用,我国对现今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探究,并针对其问题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江宁区虽然是经济大区,但同时也是农业大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67万hm2。近年来,随着实施农业、有机农业及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对农业从业的人员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已成为我区当前和今后农业生产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更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作者结合本地区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县以县农广校为主体,陆续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各类农民培训,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和致富能手,也为我县现代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但是,由于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素质参差不齐,观念较为落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农民培训,将是一项长期艰巨且复杂的任务,为此,我根据多年从事农民培训的经验,以及对我县农业农村情况的了解,浅谈一点对我县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