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峡江水利枢纽洪水调度运行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依据坝前水位进行调度和依据坝前水位结合上游来水流量指示调度的两种洪水调度运行方式。经分析比较,选用后者作为本工程的洪水调度运行方式。峡江水库采用的调度运行原则为:小水下闸蓄水兴利调节径流,中水分级降低水位运行减少库区淹没,大水控制泄量为下游防洪,特大洪水开闸敞泄洪水以保闸坝运行安全。此调度运行方式较好地协调了峡江坝址上下游防洪之间的矛盾,保护了大量肥沃的土地资源,减少了库区淹没损失,为工程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璧奎  邱静  黄本胜  谭超  刘达 《水利学报》2023,54(5):530-540
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是促进雨洪资源利用、缓解水库防洪与兴利之间矛盾、提高水电站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长洲水利枢纽为例,针对低水头大型水利枢纽调度过程中面临库区上游淹没制约、下游尾水顶托、机组出力受限等多约束问题,构建了适用于此类工程的防洪与发电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淹没临界控制线的调洪演算方法和发电流量逐次分配优化求解方法。通过长系列模拟演算和多方案对比分析发现,与常规方案相比,采用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可以使枢纽汛期平均发电水头提升6.88%、平均发电量增加8.75%,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方法对低水头大型水利枢纽防洪与发电联合优化调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睿  张利升  饶光辉 《人民长江》2019,50(9):214-220
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实现汉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而如何统筹兼顾防洪与兴利开发任务、协调不同用水部门间竞争性的用水关系以及实现水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又是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的关键。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丹江口水利枢纽运行调度为研究对象,依托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及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设计并结合最新工程运行边界条件,分别开展了防洪、供水、发电等调度问题的深化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了多目标调度决策模型,提出了丹江口水利枢纽综合调度方式。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综合调度方式能在保障防洪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可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规模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太平沟水利枢纽工程是珲春河上游重要的水利水电工程,该枢纽位于山区,为了更好的发挥枢纽防洪兴利效益,需对枢纽库区的淤积进行计算。根据不平衡输沙原理,采用《泥沙设计手册》中计算工程建成后库区泥沙淤积情况,计算淤积对枢纽工程的运行影响。此计算分析方法简单易行,对山丘区水利枢纽泥沙淤积计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充分考虑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因素完善水库调度方式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长江流域现行水库调度方式主要分为防洪调度与兴利调度.现行的水库管理制度和调度运行模式,主要是处理、协调防洪和兴利的矛盾以及兴利任务之间的利益。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看,现行调度方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多数的水库调度方案没有考虑坝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的要求.二是缺乏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从三峡水库调度运行面临的问题和沱、岷江流域梯级开发及水库调度存在的问题看,完善水库调度方式非常必要,拳文提出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按设计要求并结合水库工程实际情况,在服从防洪总体安排、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结合石城子水库洪水资料和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开展石城子水库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规程设计,编制《石城子水库调度规程》。实施后,效果表明:洪水调度处理及时,能够发挥水库防洪效益,确保水利枢纽工程安全;水库调度为哈密地区石城子水系流域供水、灌溉提供有利条件,能够有效的利用水库增加发电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百色水利枢纽水库分期汛限水位调度方案和防洪蓄泄规则.分析了该方案对大坝安全、下游防洪及库区淹没的影响,认为该方案不增加大坝自身运行、下游防洪及库区淹没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已建的广西百色水利枢纽是治理和开发郁江的关键性水利工程,原设计工程任务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百色水利枢纽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百色水利枢纽工程防洪、水资源配置任务和目标调整的要求,并提出开展满足调整后工程任务、目标要求的防洪、兴利调度方式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克孜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在防洪指标发生变化情况下,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对水库防洪度汛调度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此调度运行方式适合水库的防洪和兴利需要,同时也为水库防洪度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水利枢纽多目标调度是保障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安全、充分发挥枢纽综合兴利效益的重要课题。如何统筹兼顾不同调度目标间的用水关系,实现调度方案的科学决策,是枢纽均衡调度的关键。在分析枢纽供水、发电、航运等调度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多目标兴利调度决策指标体系;采用层级分析法对多个调度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得到多目标兴利调度方案的均衡解。所得结论可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在实际运行中制定调度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利部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引滦局)原称水利部潘家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成立于1980年。1983年接管大黑汀水利枢纽后,经水利部批准,在潘家口水利枢纽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水利部海委引滦局,除负责引滦枢纽工程的管理运行、维修养护以及引滦水资源的防洪、兴利调度等传统的管理职责外,还肩负着大量的水行政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2.
大藤峡水利枢纽正处于建设中,初期运行阶段调度应在确保枢纽工程防洪安全、库区淹没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并与珠江流域的防洪、生态及水资源配置调度相协调,可承担部分航运和发电任务;初期运行阶段围堰挡水最高水位为52.0 m,汛期最高库水位47.6 m;大藤峡初期多年平均发电量37.47亿kW·h,初期运行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3.
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微波通信工程是为飞来峡水利枢纽进行防洪调度指挥而建设的,即是为广州-北江大堤管理局-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三地之间提供防洪调度指挥话路和计算机联网的通信手段。它将为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指挥提供一个完整的话音,图像,数据信号综合的调度通信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汛末水库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以2016年长洲水利枢纽汛末蓄水调度为例,在分析西江流域汛末洪水分布特点及汛末蓄水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预报预泄等调度技术,提出了汛末蓄水方案,并进行了防洪风险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防洪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汛末洪水实施风险管理,合理利用部分洪水资源,发挥水库工程综合效益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工程布置形式和电站规模以及兴利特征水位等确定后,为石虎塘航电枢纽研究了3种调度运行方式:①设汛限水位由坝前水位指示调度;②主汛期拉闸不蓄水结合坝前水位指示调度;③结合上游来水流量指示调度.经分析比较,决定采用坝前水位结合上游来水流量指示调度,且不分时期(汛期和非汛期),按"分界流量"采用"分级运行水位"的防洪蓄水方式进行防洪、兴利调度,提高工程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利枢纽的防洪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峡水利枢纽运行以来的防洪调度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已建成防洪调度业务系统是三峡水库调度防洪调度技术保障;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流域定量降水预报及短期洪水预报为防洪调度提供了依据;防洪调度在围堰发电期和初期运行期中发挥一定的效益。提出在保证工程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利用洪水资源,更好地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飞来峡水利枢纽为一综合利用工程,水库的运行调度比较复杂,需充分协调好防洪、航运和发电的矛盾。本文就水库的防洪和发电两部分的运行调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大石门水利枢纽作为新疆车尔臣河重要山区控制性工程,对保障流域灌区防洪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车尔臣河洪水特点、防洪保护对象及防洪标准、河道安全泄量、防洪总体布局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入库流量+水库水位”双重判别的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防洪调度运行方案,对水库充分发挥防洪功能、指导水库实际防洪调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广东省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水情遥测预报和调度系统于今年年初安装,并投入试运行。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飞来峡水利枢纽及广东省的三防部门能快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北江流域的水情、雨情信息,随时进行统计计算,生成相应的图形和报表,并通过自动洪水预报和调度软件及时、准确地对相关流域的洪水过程进行预报,作出水库调度决策及北江流域防洪的决策。该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有助于充分发挥飞来峡水利枢纽的防洪、发电作用,及时作出合理的防洪、发电等日常水库运行调度,更好地利用北江流域的水利资源,实现防洪减灾和兴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水利枢纽运行调度方式及其对水资源与防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鄱阳湖水利枢纽运行调度方式比选,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防洪角度,分析了不同运行调度方式对鄱阳湖区和长江中下游的作用与影响,并提出了初步的鄱阳湖水利枢纽运行调度方式,该成果可为枢纽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