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技术中采用无水纯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的精准预测对于压裂的顺利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该问题,对评价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研究。引入了液态二氧化碳压裂井口施工压力公式,在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压降计算模型中建立了摩阻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式来评价其摩阻系数。在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管流摩阻梯度计算模型中,对比分析了其相关摩阻计算方法。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通过得出的摩阻计算公式建立了不同管径和排量条件下的液态二氧化碳管流摩阻梯度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尼古拉兹系数清水摩阻计算式更为精确,相同排量下,摩阻随管径的增大而减小,套管注入方式的摩阻小于油管注入方式。采用相同管径的注入条件下,摩阻随施工排量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压裂施工的成功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低产低效井、定向井和环境敏感区井比例不断增多,急需改变现有常规采油作业模式,通过无杆采油技术可有效提高采油系统效率,安全环保,节能潜力巨大。但由于常规油管进行无杆采油,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环保难控,将智能非金属敷缆管应用在无杆采油中,可以解决电缆安装复杂、油管易蜡堵、效率低等难题。为进一步提高采油效率,结合连续管作业技术,连续管采油修井一体化作业机应运而生。常规连续管作业机注入头是针对钢制连续管,智能非金属敷缆管的夹持性能是否满足注入头设计要求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注入头台架试验,将2-7/8"敷缆管和2-7/8"钢制连续管设置为试验样本,通过改变夹持块对数和加载力,得到敷缆管摩擦系数变化曲线,所得结论可为科研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重要支撑,具有较强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有杆泵采油过程中,油管和抽油杆柱的偏磨问题十分突出,会造成油管磨损、抽油杆断裂等问题,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4.
光杆密封装置是密封光杆与油管环形空间、防止油气泄漏的一种动密封装置,其密封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机-杆-泵采油系统的效率和环保要求,是机-杆-泵采油系统的关键密封元件,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油生产时率,确保现场操作者的安全,通过采用不停机在线注入一种软塑性密封填料技术,有效提高密封效果,减少停机换盘根次数。  相似文献   

5.
生产过程中注水井井筒内出砂、杂质等掩埋注水层、采油井油管结垢、结蜡,严重影响油水井正常生产,使用常规的洗井方法很多时候得不到解决,通常采用作业起管柱来解除堵塞,恢复生产,但常规修井作业工序繁杂、难度大、周期长,容易造成压井液对油层的污染。2019年开始我们采用连续油管解堵,这种技术不需压井,可带压且连续冲洗,对地层的伤害小,可实现安全、高效作业。统计我矿2019-2020年连续油管解堵,注水井应用54井次、注入井45井次,采油井解堵6井次,成功率达91%。在油水井解堵方面成功率高,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利英  胡树杰  郭喜霞 《河南化工》2010,27(6):24-24,27
抽油机深井泵采油中,油管与抽油杆偏磨是造成抽油机井躺井的一项主要因素,通过对油管与抽油杆之间偏磨损伤机理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偏磨速度的几大因素,提出了减缓偏磨速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油过程中杆管偏磨造成的修井频繁和油管及抽油杆大量报废的难题,研究了内衬油管+内衬油管配套用接箍+抽油杆耐磨接箍+包敷抽油杆专用提升接头+抽油杆扶正器+全包敷抽油杆配套采油工艺管柱,使其形成理想化的非金属耐磨防腐摩擦副,以延长采油系统中油管和抽油杆的使用寿命。因全包敷抽油杆在贮存、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包敷层容易受损,因此设计专用安装工具和专用提升接头,避免在下井前包敷层受到破坏影响管柱的整体使用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管柱配套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对油井的防偏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人工举升技术进步较快,90%以上,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井井身结构的限制、杆受多种应力影响、泵充满程度差、筒内生产介质等影响因素,使抽油杆杆管发生偏磨现象,不仅降低了抽油杆的强度,严重时会造成杆断裂,还会磨穿油,还会磨穿油管,造成油管漏失,增加采油成本。为了有效控制这一问题,提高油田采油效率和质量,通过对偏磨井进行综合治理,大大延长了检泵周期,为其他类似油田的防偏磨治理、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分析了连续油管技术在采油修井作用中的常规应用以及特殊应用.特殊应用主要包括:测井技术,过油管防砂,钻井和连续油管挤水泥.  相似文献   

10.
积垢的产生能够在油管表面形成污垢,在管内造成内部区域的阻力,从而降低了输油量极其速度,继而对产油量造成不可估摸的损失。众所周知,结垢可以造成油管内部流通面积的缩小,在地层的结垢还可能引起储层渗透率降低等问题,。储层伤害直接影响着采油井的产能。所以油水井的防垢和除垢问题正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火驱采油提高采收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既可用于注水后的三次采油,也可用于不适于注水开发油田的二次采油。火驱采油工艺过程的风险因素包括生产井、注气井、空气注入系统内可能发生的爆炸以及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碳引起的腐蚀。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火驱采油的现场经验,分析火驱采油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和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安全控制及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卢义刚  孙小广 《化工学报》2009,60(2):287-293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局提供的二氧化碳在液态和超临界态下的声速、密度、比定压热容、膨胀系数等物理参数数据库中数据,计算了二氧化碳在液态和超临界状态下的声速压力系数、声速温度系数和非线性声参量几个非线性声学参数。分析归纳了液态二氧化碳和超临界二氧化碳的非线性声学特性,对比分析了液态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一般有机液的非线性声学特性。详细分析了二氧化碳在临界点附近的非线性声学特性。研究表明,液态二氧化碳表现出类似于一般液体在常温常压下的非线性声学特性;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声速压力系数、声速温度系数和非线性声参量值可为正值或负值,其值随压力或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压力越大温度越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非线性声学特性越接近液态二氧化碳或一般液体。在临界点附近区域,3个参量值随压力或温度的变化出现正负最大值间的跳跃变化。  相似文献   

13.
无油管采油技术是油田开采的新方向,文章主要介绍了无油管采油技术的结构、工作原理、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采油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油管漏失是老油田深抽采油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由于漏失原因复杂、诊断困难而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本文结合鸭儿峡油田生产实际分析了油管漏失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效的诊断方法和防范措施,为油井检泵周期的延长、漏失躺井率的降低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富含二氧化碳气体的气藏,腐蚀就成了完井管柱在含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使用的主要问题。因此,13Cr等具有更高强度和卓越抗腐蚀特性的防腐油管被广泛的应用在气井完井管柱施工中。使用普通油管液压钳,钳牙会对油管本体产生较大损伤,因此需要无牙痕作业技术来完成防腐完井管柱的作业施工。本文阐述了无牙痕作业技术设备及现阶段大庆油田无牙痕作业技术现状,应用该技术能有效减轻二氧化碳对井下油管的腐蚀,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为深层气井生产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有杆泵机械采油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油田采油生产的效率。由于抽油杆和油管之间存在偏磨的几率,而降低了抽油杆和油管的使用寿命,影响到抽油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给机械采油带来危害。加强对油井防偏磨工艺的研究,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杆管偏磨的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油田生产的成本,不断提高油田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研究、改进和发展,螺杆泵采油工艺逐渐成熟,并在油田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螺杆泵采油工艺有无油管和有油管两种工艺形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各种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本文紧紧围绕着螺杆泵采油工艺主要参数设置及其在油厂采油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有杆泵抽油杆柱偏磨是造成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失效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有杆泵抽油杆柱面临的偏磨问题,从抽油杆柱、油管、井身结构等因素出发,开展抽油杆柱偏磨原因分析。得出井身结构、封隔器坐封力、生产参数、油管弯曲和抽油杆柱弯曲是造成有杆泵采油井抽油杆柱偏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偏磨杆柱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抽油杆柱扶正器配置方法,通过优化抽油杆柱组合、合理配置扶正器等措施来防止或减少抽油杆柱偏磨,有效保障了有杆抽油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采油技术越来越多。本文列举了四种现代采油技术,主要有微生物采油技术、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微波采油技术、磁处理技术,分别阐述了采油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具体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原油采收率。下面对现代采油技术的研究及运用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驱采油技术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三采技术。在美国气驱方法采油技术已趋于成熟,其采油量在原油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也呈逐年增长。国内开展了CO2采油现场实验和三采开发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樊124块的油藏特点,针对开展了二氧化碳驱采油结垢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预防和治理措施,并优选了适合区块特点的阻垢剂。研究成果对推广二氧化碳驱三次采油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