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港油田潜山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现有研究程度不足,主要是区内构造,沉积,生,储,盖等石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在以组为单位的地层格架内,以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为基础研究了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的沉积特征,结合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上古生界的地层划分为10个三级层序,对上古生界层序纵向演化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油气藏分布广,储集层位多。本次研究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典型的原油样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油饱和烃色谱圈特征分析,饱和烃/芳烃比值结果表明该坳陷的原油为腐泥型生源母质,Pr/Ph〈1,指示当时的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通过饱和烃色谱图发现;坳陷边缘与坳陷中央的样品色谱图显示的规律完全不同,同坳陷不同层位色谱峰形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济阳坳陷孤北潜山下古生界油气富集特征,指导下步油气勘探,利用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下古生界油气富集条件及富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孤北潜山下古生界具备3个油气富集的地质条件,首先是油气源条件优越,紧邻渤南洼陷沙三段和上古生界煤系2套优质烃源岩,其次是多期构造运动产生众多断裂且伴生大量裂缝,沿断裂及裂缝周边形成大量溶蚀孔洞,储层物性良好,渗流能力强,第三是潜山圈闭定型时间早,有利于捕获油气形成油气藏。孤北潜山下古生界纵向上具有4套含油气组合,其中风化壳油气藏和第3套内幕油气藏最为富集,平面上,二排山及一排山南北两侧油气最为富集,单井产能高,四排山单井产能居中,一排山中部低部位及三排山产能低。下步油气勘探中,应以风化壳油气藏和第3套内幕油气藏作为主要目的层段,一排山中部、三排山、四排山的风化壳和内幕以及二排山内幕是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4.
虎林盆地区域上属于三江-穆棱河地区,主要沉积地层为晚侏罗-早白垩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和第三系含煤建造.其中,七虎林河坳陷沉积物最厚,是虎林盆地最有潜力的二级构造单元.七虎林河坳陷中第三系虎林组沉积厚度大,是该区主要的勘探层系.本文通过对七虎林河坳陷钻井岩样的分析化验资料进行了研究,包括源岩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综合评价虎一段烃源岩为最优.同时通过对岩样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研究,判别了虎林组源岩的演化特征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青平川油田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区域三个层位储层原油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主要来源于水生有机质,形成于弱氧化的沉积环境。对比了油-油、油-岩之间的异同,明确了青平川油田的主力生油岩。油源对比主要比较了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甾类和萜类化合物、族组分等参敬,通过对比发现长2、长4+5和长6储集层的原油均来源于长7段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而长4+5和长6段烃源岩不是本区油气的原始母质来源。  相似文献   

6.
黄骅坳陷古近系孔店组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骅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部,在始新世孔店组开始接受沉积,主要发育在坳陷的南部地区,沿着沧东断裂带下降盘展布。根据区域性不整合,综合岩芯、地震、测井资料,将孔店组划分了一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叙述了各时期沉积地层的展布特征,分析了早期原型盆地结构特征,指出了构造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饶阳凹陷是华北油田主要产油区。其含油层位多,分布范围广,油田、油井在平面上几乎覆盖了整个凹陷。总体上,其原油具备高密度、高粘度、高含硫、高含胶质+沥青质、低含蜡"四高一低"的特点,以E s1、E s3段为主要含油层系。通过精细油源对比表明,古潜山、下第三系及上第三系原油主要来自湖侵体系域优质烃源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选取钻遇中生界烃源岩样品,并开展有机碳、氯仿A、族组分、总烃、岩石热解、干酪根显微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及研究.综合认为中生界发育两套烃源岩,均以泥质岩类为主,其中石门潭组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达到中等烃源岩的级别,福州组泥岩总体属较差级别,两套烃源岩均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该认识的取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比乌尔逊凹陷优质烃源岩与普通烃源岩有机质丰度TOC、氢指数IH以及降解潜力D等地化指标的特征,分析优质烃源岩氢指数与有机碳的相关性特征、饱和烃的碳同位素δ13 C特征,并采用有机碳含量变异系数Vc和均质系数Cp对烃源岩有机质非均质性定量划分,认为横向上乌尔逊凹陷南部和北部、纵向上南一段和南二段都发育优质烃源岩,但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梨树断陷是目前松辽盆地南部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是油气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原油物性具有"三低一高"的特征。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表明四五家子油田与秦家屯原油极具有相同的成因。八屋油田与七棵树油田成因类型可能相同。成熟度参数表明,梨树断陷原油均达到成熟,且秦家屯和四五家子油田原油成熟度低于其他油田原油。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色谱质谱仪器,对长岭断陷S101井火石岭组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进行系统的分离,分析其分布与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该烃源岩形成环境为低盐度的深湖相还原环境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补身烷、五环三萜类以及甾烷系列参数均反映烃源岩的成熟度不高,尚处于低熟阶段。  相似文献   

12.
孙遥  杨泽 《云南化工》2020,(7):136-137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南缘露头剖面和探井数据进行系统采样,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方面对白垩系烃源岩进行系统的分析。结合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的区域地质特征,对该区白垩系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西南缘白垩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不高,但非均质性强,大部分地区发育较差的烃源岩,部分地区发育好的烃源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2型和III型,不同层段烃源岩样品的Ro分布在0.52~0.87,平均值为0.73,处于低熟至成熟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3.
对马北油田各个构造原油样品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马北油田原油形成于弱还原淡水湖相成油环境;具有陆源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双输入的特征,为成熟原油,来源于侏罗系淡水湖相生油岩。马北2井原油出现高丰度25-降藿烷系列与完整链烷烃系列并存的现象,说明该原油遭受过生物降解作用改造,该构造至少经历了2期油气充注。  相似文献   

14.
《辽宁化工》2021,50(2)
通过运用色谱-质谱技术(GC-MS),系统剖析了中央构造带原油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正构烷烃峰型呈双峰型分布,C_(27)~C_(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揭示了中央构造带母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的的混合来源。Pr/Ph介于0.67~1.25,G/C_(30)H介于0.28~0.68,表明烃源岩形成于微咸水-半咸水沉积环境。C_(30)*/C_(30)H比值与Ts/Tm比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推测研究区重排藿烷的形成受成熟度影响。C_(29-ααα)20S/(20S+20R)和C_(29)ββ/(αα+ββ)等成熟度参数说明原油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5.
16.
刘磊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5):113-116
南盘江坳陷上古生界发育有各种类型古油藏,其中以泥盆系和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最为主。通过对典型古油藏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藏形成与破坏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对南盘江坳陷油气成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油藏多为自生自储型,"多槽围台、槽台相间"的盆地原型控制着油气的聚集与分布,烃源岩在海西晚期至燕山早期相继成熟,油气大规模运聚成藏,加上早燕山运动,使得燕山晚期成为油气的调整分配、改造散逸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下侏罗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其成熟度进行研讨,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结论是:根据冷湖地区的泥岩碳同位素范围和热解参数特征(HI与D%的关系)判定冷湖地区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冷湖地区下侏罗统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在1.69%~12.12%之间,生烃潜量在2.13~28.83 mg/g之间,有机质丰度高,属优质的烃源岩。根据岩石热解最高峰温度Tmax值随深度增加呈现出有规律变化的特点,得出该区烃源岩大部分处于低熟—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查干凹陷基本石油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原油物理性质、族组分和饱和烃色谱等资料,对原油进行了分类和特征描述。利用甾、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油-源对比,指出两类原油来自不同的烃源岩。最后分析了原油发生生物降解、稠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油藏地球化学理论,对东濮凹陷西斜坡北部马寨—邢庄地区不同区块、不同层系原油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原油物性和族组成特征将原油分为三类,对比不同类型原油和源岩族组成、饱和烃色谱特征、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参数认为:分布于马寨地区的Ⅱ类原油和邢庄断层上升盘胡19块等远离油源区Ⅲ类原油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相近,为马寨洼陷低成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邢庄断层下降盘胡96块近洼带深层Ⅰ类原油原油成熟度高,与柳屯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具有相似特征,为自身下覆烃源岩所生。  相似文献   

20.
对原油的物性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进行精细分析,对乌尔逊凹陷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乌南斜坡带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高含蜡量、高凝固点的物性特征及高饱和烃含量、低碳同位素值的地化特征,原油主要为形成于淡水一微成水环境下的成熟油,成油母质中含有较多的陆源植物,并有一定数量的水生浮游生物及藻类。斜坡带铜钵庙组原油主要来自于铜钵庙组暗色泥岩;南屯组原油主要来自南屯组及大磨拐河组的暗色泥岩:大磨拐河组二段原油既有来自南屯组和铜钵庙组烃源岩的成熟油,又有来自大磨拐河组烃源岩的低熟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