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金狮 《中国包装》2009,29(8):71-74
针对目前大家广泛关注的GB9685—2008以及GB/T10004~2008中有关问题,对一些很有针对性的问题,笔者解答如下,供大家参考。 问题1:8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国标GB/T10004-2008中规定溶剂残留总量≤5.0mg/m^2、苯类溶剂不检出(即〈0.01mg/m^2),这个标准以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是否太过超前?  相似文献   

2.
食品包装复合膜中溶剂残留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的标准要求,并对该方法进行改进,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复合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溶剂的含量,通过计算不确定分量,经合成得到了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残留溶剂分析、BOPP薄膜微观结构分析、软包装设计(图文设计和软包装结构设计)、油墨、胶黏剂、印刷及干式复合工艺控制及环境等多方面对BOPP薄膜印刷复合后的溶剂残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OPP印刷复合膜在生产过程中易溶剂残留超标,尤其是对乙酸乙酯和甲苯等有机溶剂。因此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如使用醇性或水性油墨,采用无溶剂复合等,或对BOPP材料进行改性,再配合工艺控制方法使溶剂残留量符合GB/T10004-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中国软包装行业在绿色化浪潮的推动和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即将走过不平凡的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食品安全法、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及国家节能减排有关政策相继实施无一不对软包装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行业的发展也几乎都是围绕着这样几个词语:环保、节能、增值、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塑料复合膜、袋溶剂残留量不确定度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提高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溶剂残留的检测水平,建立溶剂残留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模型。方法以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为基础,参考相关标准和文献系统分析该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评估和合成。结果样品中溶剂残留总量的测定结果可表示为(22.40+1.421)mg/m2,k=2,P=95%。样品中苯系物残留量的测定结果可表示为(1.748+0.090 06)mg/m2,k=2,P=95%。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拟合校准工作曲线是溶剂残留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结论溶剂残留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作为表征测量结果准确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浅谈食品复合软包装袋溶剂残留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峰 《塑料包装》2005,15(6):14-1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对食品复合软包装的卫生性能要求和溶剂残留量的标准及检测方法。系统分析了复合工艺、涂布量、油墨、基材、甲苯、水以及粘合剂等对溶剂残留的影响.提出降低溶剂残留的基本工艺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烈银 《广东包装》2009,(5):42-44,41
一.引言 新的国家标准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自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我本人也是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最近几个月中,有很多制造蒸煮袋企业的老朋友,都来电咨询相关内容。其中最集中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这个新国标为什么不适用于含铝箔的三层(PET/AL/CPP或OPA/AL/CPP)、四层(PET/AL/OPA/CPP或OPA/AL/PET/CPP)以及三层塑料结构(PET/OPA/CPP、  相似文献   

8.
陈小锋 《塑料包装》2010,20(1):37-38,30
<正>前言复合软包装发展到今天,减少和去除复合中的有机溶剂已经成为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绿色包装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能彻底消除溶剂残留的复  相似文献   

9.
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13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丙酮、乙酸乙酯、甲醇、2-丁酮、异丙醇、乙醇、苯、乙酸正丙酯,甲苯、乙酸丁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等13种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DB-FFAP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3种溶剂能完全分离,各物质线性范围为0.007~50.0mg/m2,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5。样品加标回收率83%~95%,最低检出限可达0.004mg/m2。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是对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溶剂残留量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包装工程》2006,27(4):312-312
食品包装的残留溶剂超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超标”即:包材制袋后的溶剂残留量超过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2000规定:食品类溶剂残留量应≤10mg/m^2,其中苯类溶剂残留量应≤3mg/m^2标准。超标所致的人体危害,已越来越收的各界关注,对超标的引发成因的分析探讨是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马口铁易开盖的生产工艺流程,提出了溶剂残留存在的可能性,并从马口铁易开盖的使用条件出发,借鉴GB/T 10004-208、QB/T 2024-1994等标准,利用气相色谱,研究了一套用于马口铁易开盖溶剂残留测试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优化了产品生产工艺,为后续进一步控制马口铁易开盖的溶剂残留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2.
紫江 《上海包装》2010,(3):42-43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绿色包装,绿色包装要求符合“4RID”原则,即轻量化reduce、可再利用reuse、可循环再生recycle、可获得新价值recover和可降解degrodable。目前在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已推广了无溶剂复合工艺、水性胶复合工艺,并在尾气处理中采用溶剂回收技术,有效的减少污染和浪费,并针对复合软包装的特点,积极研发新的高阻隔性材料,成功应用的环保型加工技术有冷封胶、热溶胶、无溶剂胶粘剂复合、水性胶粘剂复合、多层共挤出复合技术。  相似文献   

13.
《软包装商情》2009,(3):34-39
在包装食品后,包装袋内的残留溶剂向内层的迁移超过一定的限量时,将改变食品本身的气味特征,甚至污染食品。包装袋溶剂残留超标是导致包装袋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软包装袋的溶剂残留超标问题在行业内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本文将结合软包装厂的具体生产条件对包装袋残留溶剂的定量控制作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小锋 《广东包装》2009,(5):94-94,9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软包装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安全、卫生等日益关注。塑料包装材料很大部分用于食品包装,因此塑料包装的卫生、安全、环保问题与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当前国内生产的食品软包装复合膜基本上采用溶剂型胶粘剂复合,因而在复合过程中会有溶剂挥发和少量溶剂残留物。含溶剂残留量高的食品软包装会使包装内产生异味,使食品发生变质。复合过程中溶剂挥发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危害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杨伟民 《中国包装》2010,30(3):21-22
对于食品包装而言,人们除了日常使用之外,对其环保性、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软包装的安全性,主要是指软包装上的溶剂残留,尤其是苯残留。  相似文献   

16.
田青 《上海包装》2007,(5):48-48
包装的溶剂残留一般产生于油墨、溶剂及生产工艺过程。常用的溶剂有甲苯、丁酮、乙酸、乙酯等。包装材料中的残留溶剂会向所包装的食品中迁移,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我国对食品包装中化学溶剂控制的标准有: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对胶粘剂中的微量有害物质(如二胺基甲苯)进行控制,但并未对溶剂残留量提出要求;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添加剂、溶剂、胶粘剂等17大类、58种具体物质的名称和最高使用量;  相似文献   

17.
《广东包装》2006,(6):60-60,55
在当今世界普遍提倡“低能耗、无污染”,注重开发绿色包装的潮流下,环保、高效将是未来包装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复合粘合剂方面,环保、安全的水性及无溶剂型粘合剂将取代传统的溶剂型粘合剂已成为包装行业的共识。目前,在美国,水性粘合剂已占软包装复合粘合剂市场30%的份额,而在欧、洲,无溶剂粘合剂已占软包装复合粘合剂市场40%的份额。水性聚氨酯粘合剂具有对环境无污染,不可燃、无毒,适应性广等优点。但是水性粘合剂复合强度等特性比不上酯溶型聚氨酯粘合剂,在蒸煮方面的技术开发目前也还是一个难题,同时干燥速度慢,能耗及成本较高,因此它在包装中的应用范围还很狭窄。从真正意义上讲无溶剂聚氯酯粘合剂才是环保型粘合剂,目前国外已经大量使用了无溶剂粘合剂。其优点是没有溶剂污染,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溶剂挥发干燥工艺,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复合制品没有残留溶剂的困扰,在生产环节也减少了火灾等风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塑料复合包装且对铝箔也有良好的粘合效果,剥离强度高:耐化学性及耐高温蒸煮性能可与酯溶型聚氨酯相媲美。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随着我国软塑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挤出复合设备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涂覆级树脂如LDPE、PP等及复合黏接级树脂EVA、EMA、EAA等的不断开发,挤出复合工艺以成本低、无残留溶剂等优点,逐步被广大软塑包装企业所接受。挤出复合工艺将树脂经高温熔融、塑化、混炼,从T模头定量、定压流延挤出后,形成的膜直接与另一薄膜结合成复合材料。而挤出复合工序中剥离强度低是困扰众多软塑包装企业的难题,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就剥离强度的影响因素与包装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外在挤出复合树脂、工艺、设备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挤出复合正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成为软包装的发展主流。而我国挤出复合产品约占软包装的25%左右,但随着挤出复合专用树脂和挤出复合工艺的进步,我国的挤出复合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广东包装》2009,(5):26-37
8月3号下午,本次会议的互动交流座谈会在颐和大酒店的雅典厅举行,就GB9685—2008、GBT10004—2008等相关条例内容,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先生、国家印刷装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专家苏传健、张黎明老师、GB/T10004—2008起草人之一张烈银老师、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春林老师等专家与到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尤其是汕头市骊虹包装印务有限公司林文茂总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