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胶囊红磷在软质PVC电缆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胶囊红磷不同包覆、用量、粒径及与其他阻燃剂的协效作用等因素对软质聚氯乙烯(PVC)电缆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抑烟性能的影响。蜜胺树脂/硼酸锌双层囊材包覆微胶囊红磷在PVC中的阻燃性最好;6份的微胶囊红磷添加量即可使材料的阻燃性能达UL94 V-0级。随着微胶囊红磷颗粒粒径减小,材料氧指数增大,阻燃性提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提高。二元体系中,微胶囊红磷/氢氧化铝、微胶囊红磷/氢氧化镁和微胶囊红磷/硼酸锌复配具有良好的阻燃协效作用。微胶囊红磷/三氧化钼、微胶囊红磷/二茂铁二元复合体系对PVC有明显的抑烟作用,最大烟密度(有焰)分别下降为62.9和144.9。微胶囊红磷/硼酸锌二元复合体系有良好的抑烟协效作用。微胶囊红磷/硼酸锌/十溴联苯醚和微胶囊红磷/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三元复合体系有很好的阻燃和抑烟协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系统研究了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硼酸锌、三氧化二锑)对软质聚氯乙烯(PVC)阻燃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单独使用对软质PVC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氢氧化铝阻燃效率低于三氧化二锑;然后研究了二元体系氢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和硼酸锌并用对软质PVC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氢氧化铝和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和硼酸锌对软质PVC均具有协同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聚氯乙烯(PVC)抑烟的技术途径,概述了PVC用抑烟剂及其简要作用机理。用于PVC的主要抑烟剂有钼化合物、硼化合物、锡化合物和氧化锌一氧化镁配合物等,一般添加量为2-4phr可使PVC的生烟量降低30%以上,且能适度提高材料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4.
以聚氯乙烯树脂(PVC)、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三盐基硫酸铅、硬脂酸钡、硬脂酸钙、碳酸钙、液体石蜡为原料制作PVC板材,并通过在原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氢氧化铝和粉煤灰,测试其烟密度和氧指数,以研究氢氧化铝和粉煤灰对PVC板材防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和粉煤灰都有阻燃抑烟效果,且同时添加氢氧化铝和粉煤灰在消烟效果上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SEM、激光粒度仪、比表面积仪等测试了三种型号超细氢氧化镁(MH)的表面形貌和物理性能指标,并将其应用在PVC中制备成薄膜,研究了细度对PVC膜的阻燃性能、抑烟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OH)2粒径的减小,氧指数随着提升,阻燃性能可达到要求;最大烟释放和烟释放等级都明显下降,其抑烟效果较好,其中GY-...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氢氧化铝用量对软质PVC极限氧指数的影响,以及复合使用氢氧化铝、煤矸石对软质PVC极限氧指数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 g PVC中加入125 g氢氧化铝、10 g煤矸石时,软质PVC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因此,当软质PVC对阻燃性能的要求不高时,可以用氢氧化铝/煤矸石来替代三氧化二锑等较贵的阻燃剂,从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氢氧化铝(ATH)对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玻璃料(GF)对无机阻燃聚氯乙烯体系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对体系阻燃性能影响很大,在30份前随用量增加会助燃,在30份以后会产生阻燃作用;随着GF加入量的增加,体积电阻率呈现下降趋势;硼酸锌(ZB)与ATH有协同阻燃抑烟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塑料》2009,(6):60-60
3种用于复合材料的新型氢氧化铝(ATH)已由Huber工程材料公司推向市场。据说这些级别的ATH允许更大的添加量却不会导致粘度上升,从而为复合材料带来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好的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ACR、CPE以及导电炭黑对PVC管材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ACR对PVC管材的热释放量影响较小,有利于PVC管材的抑烟性能;添加CPE不利于PVC管材的阻燃抑烟性能;导电炭黑用量增大,PVC管材的阻燃抑烟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胶囊红磷(MRP)、硼酸锌(ZnBO3)、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镁(MH)进行复配对软质聚氯乙烯(PVC)进行阻燃处理,通过极限氧指数、热失重、锥形量热方法研究了不同配比阻燃剂对PVC的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C/MRP/ZnBO3/ATH/MH质量比为100:3:1:20:20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效果,极限氧指数可达35.9 %;阻燃体系PVC/ATH/MH、PVC/MRP/ZnBO3/ATH/MH相对于纯PVC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性,PVC/MRP/ZnBO3/ATH/MH比PVC/ATH/MH体系在热释放、烟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上数值更低,热稳定性增加,成炭率更高,火灾性能指数提高,火灾蔓延指数减小,火灾危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阻燃抑烟剂锡酸锌和羟基锡酸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阻燃抑烟剂锡酸锌和羟基锡酸锌的性质,综述了它们的制备方法、应用范围及阻燃和抑烟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为两种无毒绿色阻燃抑烟剂,它们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最后对它们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志华  李斌 《化学与粘合》2006,28(4):257-260
PVC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但因其具有热稳定性差、易燃烧、发烟量大的缺点而限制了发展,因此PVC的阻燃与抑烟成为阻燃科学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纳米型阻燃抑烟剂克服了传统型阻燃抑烟剂添加量大、阻燃抑烟效果不明显的缺点,为研究和解决PVC阻燃抑烟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本文介绍了PVC纳米阻燃抑烟剂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及其在PVC中的应用以及PVC降解、阻燃与抑烟的表征,最后简要论述PVC阻燃抑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PBT的低烟阻燃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卫  翟燕  孙锡龙 《塑料工业》2003,31(6):43-44,50
研究了几种阻燃体系对PBT的阻燃抑烟效果,结果发现;用氢氧化镁(MH)和硼酸锌(ZB)与十溴联苯醚(DBDPO)—氧化锑或包覆红磷共同使用,可使燃烧过程的发烟量降低40%左右;聚苯醚(PPO)和一种磷酸酯阻燃剂配合使用;其阻燃抑烟作用及对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十溴联苯醚—氧化锑和包覆红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一种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十二钼磷酸盐)进行表面包覆处理,然后与膨胀阻燃(IFR)电缆材料共混制备出一种低烟阻燃复合材料,研究了表面包覆的多金属氧酸盐在该复合材料中的抑烟作用,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金属氧酸盐的引入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材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烟气释放,其中,添加了0.8%-3.0%包覆处理的多金属氧酸盐的IFR电缆材料,其烟密度可以降低15%;另外,该多金属氧酸盐基抑烟剂对IFR电缆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电性能等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系列羟基锡酸盐阻燃剂对半硬质PVC的阻燃消烟作用。通过对样品燃烧后剩炭含量及扫描电镜(SEM)分析,探讨了锡酸盐体系阻燃抑烟的机理。结果表明:经阻燃处理的样品具有较高的极限氧指数(LOI)和剩炭率,较低的烟密度等级(SDR)和最大烟密度(MSD),与未处理的样品相比具有较好的阻燃和消烟性能。由于阻燃剂的添加量较少,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聚氯乙烯(PVC)的热降解机理及燃烧特性。综述了PVC阻燃抑烟剂(如阻燃增塑剂、金属化合物、含硼阻燃剂、微胶囊红磷和无机填料等)的研究,特别提及了一些过渡金属(如Mo、Cu与Fe的化合物)在PVC抑烟中的明显作用。比较了各种阻燃抑烟方法的优缺点。采用阻燃剂和抑烟剂复合对PVC协同阻燃抑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使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含α–Fe_2O_3的磷酸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盐(PPMS–Fe_2O_3),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TG)、锥形量热仪测试和烟密度实验研究PPMS–Fe_2O_3对EP树脂阻燃和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MS–Fe_2O_3的阻燃和抑烟效果随纳米α–Fe_2O_3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PPMS–5%Fe2O3试样的阻燃及抑烟性能最佳。此外,相同添加量下的PPMS–Fe_2O_3纳米复合材料相比于PPMS与纳米α–Fe_2O_3的物理共混物具有更好的阻燃和抑烟效率。TG分析表明,添加适量的纳米α–Fe_2O_3能显著提高PPMS在EP树脂中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其中PPMS–5%Fe_2O_3阻燃EP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最佳。炭层分析表明,α–Fe_2O_3在燃烧过程中能促进形成更多的P—N—C和P—O—C网状交联结构,以增强炭层致密性,进而达到较好的协效阻燃和抑烟作用。  相似文献   

18.
ABS阻燃与抑烟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ABS树脂的阻燃、抑烟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共混、添加复合阻燃剂、抑烟剂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得阻燃、抑烟性及其他性能皆优的ABS树脂体系。  相似文献   

19.
Metal hydroxystannates were studied as flame retardants and smoke suppressants for semirigi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The flame‐retardant and smoke‐suppression mechanism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limiting oxygen index (LOI), smoke density rating (SDR), the solid yield test (S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rmogravimetry,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semirigid PVC treated with the flame retardants had a higher LOI, and solid yield, but a lower SDR and maximum smoke density, thereby indicating that the flame‐retardance and smoke‐suppression properties of the treated PVC were improved and that the hydroxystannate compounds could be used as highly effective flame retardants. The tin compounds may exert their action in both the condensed and vapor phases, but mainly in the condensed phase as Lewis acids. J. VINYL ADDIT. TECHNOL., 2008. © 2008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20.
氧化亚酮和三氧化钼对PVC阻燃和抑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长波  李斌 《化学与粘合》2002,(3):120-122,126
用锥形量热仪(CONE)研究Cu2O/MoO3体系对PVC的阻燃和抑烟协同效应可以同时获得气相和凝聚相的综合信息。实验结果表明:Cu2O/MoO3对PVC的总热释放量(THR),表现出了一定的协同阻燃作用,其原因是Cu2O/MoO3改变了PVC的热解途径,协同降低了PVC炭骨架的热裂解速度,增加了残余炭的生成量。综合分析可知,Cu2O/MoO3对PVC的阻燃协同作用有现在凝聚相中,抑烟协同作用同时表现在凝聚相和气相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