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低光照增强任务缺乏参考图像及现有算法存在的色彩失真、纹理丢失、细节模糊、真值图像获取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etinex理论与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加权特征低光照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基于Unet架构的特征提取模块对低光照图像进行多尺度的特征提取,生成高维度的多尺度特征图;建立注意力机制模块凸显对增强图像有利的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得到加权的高维特征图;最后反射估计模块中利用Retinex理论建立网络模型,通过高维特征图生成最终的增强图像。设计了一个端到端的网络架构并利用一组自正则损失函数对网络模型进行约束,摆脱了参考图像的约束,实现了无监督学习。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与清晰度的同时维持了较高的图像细节与纹理,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够有效增强低光照图像,视觉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并与其他多种增强算法相比,客观指标PSNR和SSIM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去雾算法在恢复图像边缘区域效果不佳以及存在薄雾残留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高频信息融合的图像去雾算法(HF-MSNet),采用拉普拉斯算子分离高频信息作为额外先验,用于提高图像细节恢复。首先,采用多尺度CNN作为主干网络,提取图像的主要纹理特征;其次,采用高频特征融合分支对高频信息逐阶段地提炼,并融合了通道注意力模块,使用注意力机制对不重要的特征进行约束;最后,采用高频注意力模块对全局特征自适应地筛选,整合高频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分布,得到目标的无雾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可以生成更自然真实的去雾图像,并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两种指标上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脉识别原理采集的静脉图像通常模糊不清、难以分辨。传统的CLAHE算法虽然能够提高静脉图像的对比度,但是会丢失图像的一些细节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LAHE和多尺度细节融合的静脉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静脉图像进行ROI提取,采用CLAHE算法增强静脉与手背间的对比度;然后利用多尺度细节融合算法得到静脉图像的细节图,再通过均值滤波滤除细节层中的高频噪声;最后把上面两种方法得到的图像加权叠加得到细节增强后的静脉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静脉图像对比度的同时保留了原图像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融合图像的视觉感知效果,提出一种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 Transform,NSST)域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感知融合方法.首先采用NSST将源图像分解为高频和低频分量;接着采用参数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arameter Adaptive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A-PCNN)融合高频分量图像,提高成像细节;然后联合使用高斯滤波器和双边滤波器进行多尺度变换以融合低频分量图像,将低频分量分解为多尺度纹理细节和边缘特征以捕获更多的多尺度红外光谱特征;最后利用NSST逆变换获取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而且还能增强红外特征的提取能力以契合人体的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尺度柔性形态学滤波器的图像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光电子.激光》2009,(9):1243-1247
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数学形态学的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柔性形态学多尺度开闭滤波,得到源图像的低频平滑图像。其次,应用了柔性的多尺度top-hat变换和bottom-hat变换,提取小于相应尺度的图像细节特征。最后,对于以上两步骤得到的低频平滑图像和多尺度高频细节图像分别进行图像融合,应用形态学重建过程生成融合图像。多聚焦图像融合和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实验表明,这种融合方法优于相应基于多尺度标准形态学滤波器(MSMF)的图像融合方法,特别适用于受噪声污染的图像融合处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何充分提取和融合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典型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多尺度残差网络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源图像输入基于空间多尺度残差模块组成的编码器网络,通过源图像重建任务,训练编码器自动获取重要特征信息的能力;然后,引入特征金字塔结构,设计了特征通道自注意力机制,编码器输出的基础层和细节层进行融合,减小尺度噪声,并由解码器重构出融合图像;最后,利用公开数据集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证明了改进算法在突出红外图像目标和保留可见光图像纹理细节两方面的优势,相比于DDcGAN算法,新算法的标准差和平均梯度分别提升了12.91%和47.41%。  相似文献   

7.
雨天等恶劣天气会严重影响到图像成像质量,从而影响到视觉处理算法的性能。为了改善雨天图像的成像质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去雨算法,建立了多通道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来提取雨线特征。首先利用小波阈值引导的双边滤波将有雨图像进行分解,得到高频雨线图像和轮廓保持度高的低频背景图像。然后为了使图像高频部分的雨线信息更为明显,减少雨线特征学习时高频图像中的背景误判,将得到的高频雨线图像再一次通过滤波器得到减弱背景信息同时增强雨线信息的到更高频雨线图像。其次针对低频背景图像上也残留了大量雨痕,该文提出将低频背景图像和更高频雨线图像一起送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学习,其中对图像提取的是多尺度特征信息,最后得到雨线去除更彻底的复原图像。同时在构造网络模型时利用空洞卷积代替标准卷积来提取图像的特征信息,得到更丰富的图像特征,提高了算法的去雨性能。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去雨之后的图像清晰,细节保持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中易出现目标提取不够充分、细节丢失等问题,导致融合效果不理想,从而无法应用于目标检测、跟踪或识别等领域。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蚁狮优化算法(ALO)改进的最大香农(Shannon)熵分割法结合引导滤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使用蚁狮最大熵分割法(ALO-MES)对红外图像进行目标提取,然后,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使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并对获得的低频和高频分量进行引导滤波。由提取的目标图像与增强后的红外和可见光低频分量通过低频融合规则得到低频融合系数,增强后的高频分量通过双通道脉冲发放皮层模型(DCSCM)得到高频融合系数,最后经NSS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得到目标明确、背景信息清晰的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9.
钱震龙  陈波 《红外技术》2021,43(9):861-868
针对现有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无法很好地保留红外图像热辐射信息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辐射信息保留的图像融合算法。通过NSCT(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变换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各自的高频子带和低频子带,可见光低频子带部分经拉普拉斯算子提取特征后与红外低频子带部分叠加得到融合图像的低频系数,高频部分使用基于点锐度和细节增强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以得到高频系数,最后通过逆NSCT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实验表明,相较于其它图像融合算法,所提算法能在保留红外图像热辐射信息的同时,保有较好的清晰细节表现能力,并在多项客观评价指标上优于其它算法,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且在伪彩色变换后有良好的视觉体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高层特征图中细节特征被削弱造成烟雾图像底层特征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细节特征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YOLOv4改进算法。设计了细节特征融合模块,将主干网络中的底层细节特征引入高层特征图,得到具有丰富多尺度信息的融合特征。在通道和空间维度上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对融合特征的图权重进行重新赋值,在增强烟雾目标特征的同时抑制无关区域特征,使烟雾特征表达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平均精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相比YOLOv4算法分别提高了4.31%,1.21%,9.86%,同时保持了较快的检测速度。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提取烟雾目标的整体特征,对于复杂背景下的火灾烟雾检测任务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采用U-Net结构的去模糊算法存在细节损失、图像质量欠佳等问题,因此对U-Net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优化和动态特征融合的图像去模糊方法。首先针对细节损失,提出一种精简且有效的多尺度残差注意力模块(Multi-Scale Residual Module, MSRM),通过增加特征尺度多样性来提取更精细的图像特征。此外,为了将更有利的特征传递到解码部分,在跳跃连接处设计动态特征融合模块(Dynamic Feature Fusion Module, DFFM),采用注意力加权的方式选择性融合不同阶段的编码特征。该算法采用多尺度内容损失和多尺度高频信息损失进行约束训练。在GoPro和RealBlu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改善图像质量,复原更丰富的细节信息。与现有去模糊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分辨力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建筑物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信息融合的建筑物提取方法。以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为多尺度分析框架,通过融合基于NSCT低频子带的多尺度区域分析结果提取潜在建筑物区域;同时,融合基于NSCT高频信息的边缘检测结果与均值比算子结果提取边缘结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与边缘结构信息对虚警进行滤除,对漏检建筑物进行补充,完成建筑物提取。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优于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建筑物检测算法,在实验所用图像上的平均查全率达到94%,表明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多尺度多阶段图像去模糊方法存在多尺度图像特征提取利用不充分和阶段加深导致特征信息丢失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多尺度特征网络的图像去模糊方法。首先,提出一个多尺度残差特征提取模块,在两个分支中使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扩大感受野,充分提取不同分辨率大小图像的特征信息。其次,提出跨阶段注意力模块,过滤和传递图像的关键特征。最后,设计类似于跳跃连接的跨阶段特征融合模块,弥补特征损失,同时融合来自不同大小输入图像的特征信息,丰富空间特征信息,以更好地处理纹理细节。在GoPro和HID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单幅图像去雾方法的准确性及其去雾结果的细节可见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结合细节恢复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首先,根据雾在图像中的分布特性及成像原理,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及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从而有效提取有雾图像中与雾相关的多尺度特征并进行非线性加权融合。其次,构造基于所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和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的端到端去雾网络,并利用该网络获得初步去雾结果。再次,构造基于图像分块的细节恢复网络以提取细节信息。最后,将细节恢复网络提取出的细节信息与去雾网络得到的初步去雾结果融合得到最终清晰的去雾图像,实现对去雾后图像视觉效果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代表性的图像去雾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对合成图像及真实图像中的雾进行有效去除,且去雾结果细节信息保留完整。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在融合后容易出现伪影,小目标轮廓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与注意力模型相结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通过5次下采样提取源图像不同尺度的特征图,再将同一尺度的红外与可见光特征图输入到基于注意力模型的融合层,获得增强的融合特征图。最后把小尺度的融合特征图进行5次上采样,再与上采样后同一尺度的特征图相加,直到与源图像尺度一致,实现对特征图的多尺度融合。实验对比不同融合框架下融合图像的熵、标准差、互信息量、边缘保持度、小波特征互信息、视觉信息保真度以及融合效率,本文方法在多数指标上优于对比算法,且融合图像目标细节明显轮廓清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信息恢复过程中存在特征提取不充分、重建高频细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在SRGA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融合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SRGAN-MCA)。首先,构建了一种基于坐标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密集残差注意力模块来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以解决图像超分辨率重建非线性映射过程中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其次,通过在网络判别器中嵌入谱归一化来约束判别器的Lipschitz常数,以增强网络训练的稳定性;最后添加了Charbonnier损失函数对SRGAN-MCA进行训练优化,以实现更高质量重建。在Set5、Set14、BSD10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SRGAN相比,2倍和4倍放大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提高了0.35 dB、0.47 dB,结构相似性(SSIM)平均提高了0.005 4、0.016。  相似文献   

17.
图像降噪算法生成的图像往往会因丢失高频信息而造成细节模糊,并且随着网络的加深,噪声在特征域会不断累加。为了恢复图像降噪中生成图像的高频细节,增强网络的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减少噪声在特征域的传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期望最大化注意力机制的降噪网络。网络以经典的自动编码器为基本模块以达到足够的深度,实现足够大的感受野,并滤除不必要的低频信息,促进网络学习高频信息。局部期望最大化注意力模块利用局部期望最大化算法迭代出紧凑的局部基,并在该局部基上应用注意力机制,大大降低网络复杂度。大量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局部期望最大化注意力网络可以恢复更多的高频细节,在基准测试集BSD68上,PSNR值比当前最先进算法N~3 Net提升约0.13dB,并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颜料的分类识别是古代壁画进行保护修复的基础,多光谱成像方法能够无损快速地获取壁画颜料的光谱图像数据并进行分析。传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的算法中连续的卷积和池化操作会丢失壁画多光谱图像的部分特征信息,使得图像细节无法重建,导致分类图像边界不平滑。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三维空洞卷积残差神经网络对壁画多光谱图像进行颜料分类。首先,在卷积核中引入空洞结构提高卷积核的感受野来提取不同尺度信息,避免池化操作所导致的部分特征丢失;其次,使用特征融合的方法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图,增加多尺度特征的结构层次;最后,引入残差学习模块避免网络层数加深导致的梯度消失问题,重建完整的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模拟壁画多光谱图像数据集上的总体精度和平均精度分别达到了98.87%和96.89%,与各对照组相比,不仅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而且得到了边界更清晰的分类图像。  相似文献   

19.
为使融合后的多光谱图像尽可能保持原多光谱图像光谱特性的同时提高空间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多尺度边缘检测的融合算法。介绍了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和多尺度边缘检测;设计了基于多尺度边缘检测、直接替代的高频、低频子带融合规则;用QuickBird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持光谱信息的同时注入更丰富的空间细节信息,优于传统的Wavelet变换法和Contourlet变换法。  相似文献   

20.
潘绍明 《激光杂志》2021,42(2):110-114
针对高光谱图像(HSI)波段之间的冗余性给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基于多融合多尺度特征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将采用于主成分分析降维处理的HSI数据作为多尺度特征多融合残差网络输入,利用多尺度特征多融合残差块提取HSI中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并组成若干组光谱-空间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展开分类处理,获取各光谱-空间特征的概率输出结果和权重,建立多特征加权概率融合模型,利用最大后验概率获取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光谱-空间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块数量为2+2模式、空间输入尺寸大小为9×9,可获取最佳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网络;所提方法抗噪能力较好,可较好体现地物细节信息;且具备较高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