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对烤烟青枯病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减轻由土壤病原菌引起的青枯病危害,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ORF)和常规化肥(CKF)两种施肥处理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青枯病发病率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CKF)相比,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处理提高了烤烟根际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降低了真菌、青枯菌以及青枯菌占根际微生物总量的百分比,移栽后55 d和75 d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此外,也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对碳源总量和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能力,尤其以移栽后75 d的差异最显著。同时,整个烟草生育期ORF处理均降低了烤烟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移栽后75 d差异最显著,分别降低69.66%和57.08%。两种处理在烤烟产量和品质上虽无显著差异,但ORF处理明显改善了烤烟根际土壤环境。因此,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能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从而改善土壤品质,减轻由土壤微生物引发的烤烟青枯病病害,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有机肥施用对广元植烟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大田试验,以纯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了配施菜籽饼肥(T1)、芝麻饼肥(T2)、农家肥(T3)、高碳基肥(T4)对植烟土壤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移栽后60d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明显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协调化学成分,以T3农家肥处理提质增产效果最显著,产量、产值分别增加214.91 kg/hm2、7 225.39元/hm2。不同配施处理,以T1处理菜籽饼肥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较对照提高了74.03%,T3处理农家肥对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作用明显,较对照提高42.42%;有机肥施用明显提高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且T3处理农家肥显著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44.50%、100.79%、162.45%;施用有机肥能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尤其是T3处理农家肥AWCD值、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高于其他处理,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利用率分别较对照提高49.26%、60.56%。综上,配施农家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对褐土烟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褐土烟田土壤改良的目标,通过大田试验,以施用化肥为对照,研究了生物炭与芝麻饼肥、生物有机肥、动植物有机肥配施后土壤养分、微生物代谢功能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能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其中以配施生物有机肥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分别较对照提高28.18%、54.81%、46.72%和31.12%。与对照相比,生物炭配施3种有机肥均可以增强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提升其对酚酸类、碳水化合物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此外,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还降低了真菌数量,增加了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及细菌/真菌、放线菌/真菌比值。其中配施生物有机肥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2.45%、45.77%。因此,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能提高褐土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综合来看,以生物炭与生物有机肥配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复配拮抗菌FP246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并利用Biolog-ECO技术分析施入复配拮抗菌FP246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配拮抗菌FP246能显著降低黑胫病的发病程度,防效为85.4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复配拮抗菌FP246处理(T1处理)与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处理(T3处理)无显著差异,但与1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T2处理)及对照(T4处理)差异显著;McIntosh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大小整体为T3T1T2T4;T1、T2、T3处理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没有明显变化。T1、T2、T3处理的AWCD值均显著增加,且与对照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发现,微生物在96~144 h对碳源的利用较为活跃,其中对糖类、氨基酸、羧酸类以及聚合物类碳源利用较多。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感染青枯病、黑胫病烟株的根际土壤、根及茎秆中微生物代谢特征,采用Biolog-ECO代谢表型技术研究了微生物群落对6类31种碳源的代谢情况。结果表明:(1)同一烟株的根际土壤、根、茎秆中微生物的碳源代谢能力依次减弱;烟株感病后根和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率无显著变化,茎秆微生物对多聚物类、氨基酸类和酚类碳源的利用率提高。(2)感染青枯病、黑胫病烟株根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均能代谢31种碳源;感染青枯病烟株茎秆微生物对除2-羟基苯甲酸以外的30种碳源均能正常代谢;感染黑胫病烟株茎秆微生物不能代谢D-甘露醇、葡萄糖-1-磷酸盐、D-葡萄糖胺酸等10种碳源。(3)感染黑胫病烟株的根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显著低于健康烟株,茎秆微生物AWCD值略高于健康烟株;感染青枯病烟株茎秆微生物的AWCD值显著高于健康烟株,根和根际土壤微生物AWCD值与健康烟株无显著差异。(4)感病烟株的根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辛普森指数(Simpson)和皮诺(Pielou)指数较健康烟...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土著菌扩繁剂在烤烟化肥减施技术中的应用效果,以山东沂水地区烤烟生产中的化肥常规施用量为对照,在不改变原有肥料氮磷钾比例的基础上,等比例减少0%、15%、30%化学态氮磷钾用量,同时增施土著菌扩繁剂作为微生物组分,研究其对烟叶产质量、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田间肥料淋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著菌扩繁剂的各处理提高了烤烟的经济性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了烤后烟叶的评吸质量;另外使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并且降低了肥料田间淋溶损失率,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土著菌扩繁剂结合等比例减施30%氮磷钾化肥的施肥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资源化利用废弃烟梗(末),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复烤厂废弃烟梗(末)有机肥对烟田土壤养分、病害发生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H无显著变化,烤烟生长后期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单施化肥处理相近,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烟梗(末)有机肥与商品有机肥均可显著降低烟草花叶病、青枯病、黑胫病及赤星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且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防治效果优于单施烟梗(末)有机肥。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增加4.82%、3.91%、7.69%和2.42%,且与商品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效果相当。烟梗(末)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烟叶钾和总糖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22.51%和12.43%,烟碱含量有所降低。因此,烟梗(末)有机肥具有商品有机肥的肥力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定位施肥(无机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和有机肥处理)、16S V4区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对贵州省不同施肥处理的植烟土壤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① 化肥配施有机肥明显提高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其中脲酶活性提高23.46%;②根际土壤微生物的OTUs数量差异明显,有机肥处理明显高于无机肥处理,有机肥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特有OTUs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增加43.55%;③土壤微生物属水平的聚类分析发现有机肥处理与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关系最近,无机肥处理与其他两种处理关系比较远;④无机肥处理的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的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处理。  结论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9.
摘 要: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对烟田烟株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以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增加烟田土壤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施用饼肥+腐殖酸的烟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较多,烟株生长中、后期的根际放线菌数量较高;施用氨基酸肥的烟田,烟株生长前期根际放线菌数量较高;施用有机肥没有增加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不同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每公顷增产87.45-299.95 kg,增产值912.13 -2717.88 元,上中等烟比例提高1.35-5.26%,以饼肥+腐殖酸和氨基酸处理最优。有机肥明显改善了中部初烤烟叶的化学成分,总糖含量增加1.91-3.83%、还原糖含量增加2.43-4.79%、钾含量增加0.17-0.41%,降低上部初烤烟叶的烟碱含量0.12-0.34%、氯含量0.1-0.37%,协调了糖碱比、氮碱比,提高了钾氯比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解磷细菌肥对烤烟磷素吸收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设置解磷细菌肥(0、75 kg/hm2)与磷肥(0、1250 kg/hm2)的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烤烟根际土壤有效磷、微生物、根系活力、干物质积累量和各器官磷素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解磷细菌肥配施磷肥可极显著提高烤烟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烤烟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提高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AWCD,极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胺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改变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显著提高了烤烟根系活力,促进了干物质量积累和磷素吸收,磷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了4.89%。  相似文献   

11.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为提高烟叶质量,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及土壤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合理配施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协调烟株生长发育,增强烟株的抗病性,而且能显著提高烤后烟叶含钾量,使化学成分较协调;生物有机肥占施肥量20%~40%时,产值增加3595.94~4640.49元/h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同时生物有机肥能增强土壤酶活性,对土壤改良、培肥地力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物有机肥减少烤烟化肥用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究烤烟生产上应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的可行性及化肥减量的适宜比例,以大理当地烤烟生产所施用的化肥常规用量为对照,研究了用等重生物有机肥代替15%、30%、45%和60%的化肥用量对烤烟生长、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30%不仅不会阻碍烤烟生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烤烟经济性状,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从而使各部位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整体得到改善。其他减肥比例则会对烤烟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研究认为,在大理州烤烟生产上应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是可行的,且化肥减施比例为30%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改良和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采用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T0(对照):0 t/hm2生物炭+0.64 t/hm2氮肥;T1:0.5 t/hm2生物炭+0.64 t/hm2氮肥;T2:1 t/hm2生物炭+0.64 t/hm2氮肥;T3:1.5 t/hm2生物炭+0.64 t/hm2氮肥;T4:2 t/hm2生物炭+0.64 t/hm2氮肥],分析了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碳排放、有机碳组分以及烟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T0相比,中低用量(0.5~1.5 t/hm2)的生物炭处理可降低土壤CO2排放总量;其中T1、T2和T3处理较T0分别降低28.14%、25.25%和8.41%;而高用量(2 t/hm2)生物炭处理则促进了土壤碳排放,T4处理较T0提高8.79%。(2)生物炭处理可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微...  相似文献   

14.
以烤烟-水稻复种连作8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冬闲、稻草回田、冬种紫云英回田等三种养地方式对烤烟根际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土壤化感自毒潜力以冬闲养地方式烤烟根际土壤自毒作用最强, 其次是冬种紫云英, 稻草回田自毒作用最小。(2) 基于 BIOLOG平板法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表明, 冬闲利于以糖类、酚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 稻草回田利于以胺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 冬种紫云英回田利于以羧酸类、脂肪酸、氨基酸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3) 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多样性指数: SIMPSON(J) 指数、SHANNON(H) 指数、SHANNON(HE) 均匀度指数、BRILLOUIN指数、McIntosh(Dmc) 指数, 均稻草回田处理高于冬闲和冬种紫云英, 说明稻草回田最有利于改善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可见, 对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减少连作土壤的自毒作用, 稻草回田最好, 其次是紫云英回田, 冬闲最差。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基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植烟土壤化学特性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量生物炭基肥(0、0.9、1.5、2.1 t·hm-2)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40%、8%~49%和49%~97%,降低了矿质氮含量,降低范围30%~49%。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显示,生物炭基肥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AWCD),显著增加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U),降低了Shannon均一性指数(E)。主成分和热图分析表明,单施化肥处理和增施少量生物炭基肥处理(0.9 t·hm-2)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差异较小,随着生物炭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的分异程度加剧。研究认为,施用生物炭基肥提高了植烟土壤肥力,增加了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和功能多样性,施用量1.5 t·hm-2即可对烟田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特性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沃益多微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沃益多(HYT)微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质量和抗病性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YT能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叶的质量和产值以及增强抗病性。烤烟施用HYT后,烟株的株高、根系鲜重分别增加7.47 cm、61.2 g/株,产量、产值分别增加222.60 kg/hm2、7937.10元/hm2,同时还降低了烟叶烟碱含量,提高了烟叶钾含量,使烤烟内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施用HYT后对烟草病毒病、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分别达47.13%、36.06%和65.62%。由此说明,HYT是一种较好的肥药双效产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烤烟不同施肥措施,研究烤烟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为提升烟田碳管理及农田碳汇测算提供依据。以贵州省龙岗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厩肥(NPK+M)、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NPK+BM)4个处理,于2015—2017年对烤烟碳固定及生长季CO2排放进行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施化肥可以大幅度提高烤烟碳同化量,NPK处理烤烟碳累积量是CK的3.09倍。NPK+M、NPK+BM碳累积量较NPK处理分别提高了2.70%和12.43%。施肥提高了茎碳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叶碳分配比例,对根碳比例影响不显著。不施肥处理CO2累积排放量为7 194.58 kg/hm2,施化肥处理CO2累积排放量较不施肥处理增加了22.99%,NPK+M处理CO2累积排放量较NPK显著提高了23.65%。施肥处理碳生态效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在不施肥条件下烤烟生态系统为大气CO2的碳源,单施化肥下烤烟生态系统碳汇量为132.65 kg/hm2,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碳汇量分别达到了869.41和740.99 kg/hm2。由此可见,施肥可促进烤烟碳累积,提高了碳生态效率,使烟田生态系统对大气而言为“碳库”。  相似文献   

18.
烟草青枯病拮抗菌在有机肥中的定殖效率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青枯病,采用多种拮抗菌复配菌剂添加至生物有机肥,施用于烟田,研究其对烟田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及对青枯病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30%茶枯+70%烟草秸秆粉碎物(生物有机肥C)中添加的拮抗菌有较好的定殖率,枯草芽胞杆菌JK-4、解淀粉芽胞杆菌JK-10菌株在生物有机肥C中的定殖率分别达到了945.7%、1970%,链霉菌LC-7菌株在生物有机肥C中定殖率达到496.7%,同时其防治青枯病的效果最好,在烟草旺长期防治效果达到57.40%,在青枯病发病高峰期防治效果为37.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