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模压温度、模压压力、保压时间、合模速度对环氧树脂/碳纤维片状模塑料模压成型制品表面质量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为:模压温度T>保压时间t>模压压力P>合模速度v。通过邓肯法多重比较进一步探讨了各影响因素中不同水平之间平均值的差异性,并绘制了各因素所对应的表面粗糙度实测平均值关系图。发现随着模压温度的增加,制品表面粗糙度先缓慢后急剧增大;保压时间与模压压力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作用相反;随着合模速度的增大,表面粗糙度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模压温度T=130℃、模压压力P=600 kN、保压时间t=720 s、合模速度v=15 mm/s。通过模压成型实验验证:在最佳工艺参数下,表面粗糙度相对于正交实验结果中的最小值减小了19.3%,有效提高了模压成型制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模压成型参数对于片状模塑料(SMC)材料模压制品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模压成型过程分为3个阶段,以3个阶段的压力与时间共6个参数作为影响因子,对制品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冲击强度进行测试,设计了正交试验,以制品的力学性能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极差分析法,分析讨论了各阶段工艺参数对SMC复合材料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成型过程中材料状态变化分析造成实验结果的原因,最终得到优化后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基体对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剪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模压工艺参数、模压流动中纤维取向等对LPMC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压温度115℃、LPMC片材放入模具后15 s加压、最后25 mm行程时间为15 s、保压时间6 min的条件下,片材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制品弯曲强度几乎不受取样位置的影响,但试样在纤维取向(纵向)比垂直方向(横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5.
以煤矸石与聚丙烯为原料共混后,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进行了研究,找到最佳的工艺参数以指导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聚丙烯和煤矸石质量比为1:0.45,加热温度为150℃,保温时间为40min,成型压力3MPa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为6.2kJ/m2,此时材料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制备出了短切碳纤维增强TDE-85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提高,并在碳纤维含量为0.2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韧性、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达到最大,分别提高了29.33%、25.31%、30.28%和68.93%。此外,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面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一定量的碳纤维可以较好地分散在树脂基体中,同时,碳纤维原丝和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比较弱,主要依赖于两相之间的物理嵌合。  相似文献   

7.
对比了4个牌号ABS树脂ASTM标准和国标悬臂梁冲击强度,剖析了ABS树脂橡胶相组成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运用moldflow软件模拟冲击样件注塑成型过程,分析引起冲击强度测试结果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冲击测试样条注塑成型注塑速度减小样件表面剪切应力的方法,能够提高冲击强度测试结果,较高的橡胶含量可以减弱注塑速度...  相似文献   

8.
分析影响通过聚苯乙烯(GPPS)产品冲击强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GPPS产品冲击强度的有效措施。质量跟踪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PPS的加工和机械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热塑性塑料注塑件冲击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热塑性塑料冲击强度的概念,从材料选择、注射成型工艺、制品结构设计、模具设计、制件后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热塑性塑料注塑件冲击强度的因素,并针对不同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提高热塑性塑料注塑件冲击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楚瑜 《广东化工》2003,30(1):9-11,14
本文简要介绍高抗冲型聚苯乙烯(HIPS)的生产工艺,分析影响HIPS落锤冲击强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并稳定落锤冲击强度的有效措施。质量跟踪结果表明,HIPS落锤冲击强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形貌.探讨了不同短切碳纤维含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短切碳纤维含量情况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泡孔形成情况及试样破坏的微观相貌.研究结果表明,当短切碳纤维含量为30%时,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最大,泡体泡孔均匀致密;当短切碳纤维含量超过30%后,开始出现了大量闭孔和塌泡,碳纤维与聚氨酯泡孔剥离,力学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简支梁冲击破坏的原理,分析了试样尺寸、温度、冲击改性剂、缺口以及缺口加工方式对试样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试样的厚度越大,试验跨度越大,冲击强度就越大;②简支梁冲击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③ACR的加入能提高简支梁冲击强度;④缺口敏感性材料受缺口尖端半径影响较大;⑤一次注塑的缺口试样冲击强度较高,而经二次机械加工成型的缺口试样冲击强度较低,其中又以经铣床加工的缺口试样冲击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4.
许江 《塑料助剂》2022,(5):6-10+31
针对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用于高端体育器材时耐热性能和耐冲击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用氧化石墨烯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动态热机械能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对改性后氧化石墨烯/碳纤维/环氧树脂(GO/CF/EP)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复合体系内,氧化石墨烯掺量为0.2%(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玻璃转化温度为201℃,复合材料凹陷深度和损伤面积分别为1.01 mm和1 089 mm2,冲击后抗压缩强度为180 MPa,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杨凤霞 《塑料加工》2006,41(4):26-29
介绍了塑料冲击强度的概念,并针对碱性蓄电池壳盖所用几种热塑性塑料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尼龙、(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具体分析了材料、成型工艺、制品设计、模具设计对冲击强度产生的影响,给出了提高冲击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影响碳纤维强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碳纤维研发过程中对强度的影响因素.着重对原丝生产、预氧化过程、碳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塑料冲击强度的概念,并针对碱性蓄电池壳盖所用的几种热塑性塑料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尼龙、(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具体分析了材料、成型工艺、制品设计、模具设计对冲击强度产生的影响,给出了提高冲击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损伤.通过试验测量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分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后的剩余压缩强度,试验采用标准试验规范进行测量,数值模拟分析采用层内渐进损伤模型和层间Cohesive模型模拟分析层合板冲击损伤以及剩余压缩强度.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数值模拟分析方...  相似文献   

19.
采用物理机械混合的方式将硅烷偶联剂或碳纳米管分别加入环氧树脂(EP)中,经缠绕成型制备玻璃纤维(GF)增强EP复合材料NOL环,并通过静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能谱分析等对复合材料老化前后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当添加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为1.5%或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2%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为优异。高温高压矿化水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9℃;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体积限制难以进入复合材料内部,复合材料性能的劣化主要是温度、水分对于EP基体、EP基体与GF界面产生的破坏造成的。水分子进入后可以与EP中的极性官能团结合生成氢键并且导致酯基的水解,靠近外部溶液的部位受损伤更严重;EP基体中添加硅烷偶联剂或碳纳米管后,水分子在复合材料内部的扩散能力减弱,老化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层间剪切强度保留率提高,耐老化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一种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参数,确定了以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制备快速固化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并与常规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对比,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两种材料的树脂基体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两种复合材料的纤维含量、孔隙率及力学性能,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快速固化树脂基体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性。结果表明,快速固化树脂在99℃下固化6 min后固化度可达96%,能够大幅缩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时间,以其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比常规固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11.20%,弯曲强度高16.92%,纵横剪切强度高7.44%,快速固化树脂与碳纤维界面结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