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密切值法在纺纱工艺参数优选中的应用效果。选取3个不同粗纱捻系数与3个不同后区牵伸倍数搭配进行纺纱试验,比较其成纱质量指标。采用密切值法进行排序,获得了成纱质量较优的配合方案。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密切值法进行纺纱工艺参数优选;较大的粗纱捻系数和较小的细纱后区牵伸能够减少捻回重分布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成纱条干。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艺实践,我们认为,粗纱的搓捻程度和条干水平对细纱条干CV%有直接的影响,粗细纱牵伸的合理分配有利于细纱成纱质量的提高。 针对目前我厂的主要细纱产品:全毛、毛涤45°~60°细纱,我们在B461粗纱机和B583A细纱机上进行试验,分析了粗纱搓捻程度、粗纱条干和粗细纱牵伸分配对细纱条干的影响。并结合生产经验,对主要品种的粗细纱的牵伸分配进行了合理布置。 一、粗纱搓捻程度及条于对细纱条干的影响 (1)从表2中看出,粗纱搓捻程度对粗细纱条干都影响很大,搓捻程度不能松,否则易出现意外牵伸,使粗纱细纱条干明显恶化,但搓捻程度太强,对细…  相似文献   

3.
探讨INA-V型牵伸装置后区加装压力棒的纺纱效果及其工艺的优化,分析了其牵伸机理,观测了后区压力棒牵伸须条的形态;测试、分析了细纱机不同后区牵伸倍数及粗纱捻系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型牵伸后区加装压力棒后,在粗纱捻系数较小时,成纱条干CV、每千米粗细节及棉结等随后区牵伸倍数增大而减小;当粗纱捻系数较大时,成纱条干CV等指标在后区牵伸倍数为1.3时较好;适当增加粗纱捻度有利于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影响赛络纺回花量与成纱断裂强力的主要工艺因素,并对其进行优选。以T 13.4tex赛络纱为例,选择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粗纱捻系数和喇叭口间距三个影响赛络纺回花量的主要工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工艺配置对赛络纺回花量与成纱断裂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纱后区牵伸1.38倍、粗纱捻系数67.3、喇叭口间距5.0mm为较优组合。认为:赛络纺工艺参数的优化可有效降低笛管吸棉量,提高制成率。  相似文献   

5.
探讨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较佳的工艺配置。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的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和细纱捻系数等3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并测试分析了成纱性能指标。分析了影响成纱强度、成纱毛羽、纱线条干均匀度等指标的主要因素。试验分析表明:粗纱捻系数98、细纱捻系数380和细纱后区牵伸1.2倍时,纺纱质量较佳。认为:试验的3项工艺参数对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为提高成纱质量,粗纱和细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细纱后区牵伸倍数适中设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细纱条干均匀度,以生产CJ 11.7tex纱为基础全面分析了细纱工艺与成纱条干均匀度的关系,并对影响成纱条干均匀度的前区工艺参数、后区牵伸工艺进行了工艺配置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较小的粗纱定量、细纱捻系数、较大的粗纱捻系数、较小的前中罗拉隔距、钳口隔距、后区牵伸倍数以及较大的前胶辊压力、前胶辊直径,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等措施,可以改善成纱条干CV值。  相似文献   

7.
从牵伸设计角度而言,目前细纱后区牵伸对纱条的控制仍存在弱点,针对这一现状,对比分析了牵伸型式、粗纱捻系数、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及新型上销对控制后区纱条的影响,说明后牵伸区采用V型牵伸比直线型牵伸的效果好;粗纱捻系数、后区罗拉隔距、牵伸倍数、采用新型上销等对后区纱条的控制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应根据不同工艺采用新型专件来提高成纱质量;肯定了后区工艺在纺纱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付江  于伟东 《纺织学报》2011,32(5):38-42
为提高棉纺环锭细纱的成纱质量,提出并介绍了假捻集聚纺纱方法.通过纺纱实验研究采用这种纺纱方法时假捻器转速比、转向以及牵伸形式对纱线条干CV值、毛羽指数、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皮圈牵伸系统所纺纱线质量要好于简单罗拉牵伸系统;假捻器的转向要根据粗纱的捻向而定,如果粗纱为Z捻,则假捻器应为逆时针转动;假捻器转...  相似文献   

9.
方鸿亨 《纺织学报》1995,16(5):28-29,32
赛罗纺配用的后导纱器对粗纱产生的假捻会影响细纱牵伸的稳定和成纱条干。改进后导纱器可以防止粗纱上产生假捻并改善纺纱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说明后区牵伸运用原则,从后区牵伸中纱条紧密度测定、有捻粗纱的匀伸作用、牵伸力与输出纱条不匀关系测定、不同牵伸分配、不同粗纱捻系数下前区牵伸力测定等方面分析,指出后区牵伸为前区主牵伸创造良好的牵伸条件;其实质是使喂入前区的牵伸纱条具有较均匀结构和必要紧密度,它产生的内摩擦力场强度与前区外摩擦力场强度分布相配合,共同形成胶圈牵伸良好而稳定的总摩擦力场强度分布,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表明在此前提下,后区适当承担总牵伸的一部分可以减轻前区牵伸过大的负担,这就是后区牵伸运用原则.对罗拉直线牵伸、罗拉曲线牵伸和胶圈牵伸等各种后区牵伸型式进行了摩擦力场强度分布分析比较,指出单控制辊式VC型曲线牵伸是后区牵伸型式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可发挥前、后区牵伸潜力,其总牵伸能力达50倍~150倍,成为第三代大牵伸新水平,是后区牵伸型式技术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为说明后区牵伸运用原则,从后区牵伸中纱条紧密度测定、有捻粗纱的匀伸作用、牵伸力与输出纱条不匀关系测定、不同牵伸分配、不同粗纱捻系数下前区牵伸力测定等方面分析,指出后区牵伸为前区主牵伸创造良好的牵伸条件;其实质是使喂入前区的牵伸纱条具有较均匀结构和必要紧密度,它产生的内摩擦力场强度与前区外摩擦力场强度分布相配合,共同形成胶圈牵伸良好而稳定的总摩擦力场强度分布,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表明在此前提下,后区适当承担总牵伸的一部分可以减轻前区牵伸过大的负担,这就是后区牵伸运用原则。对罗拉直线牵伸、罗拉曲线牵伸和胶圈牵伸等各种后区牵伸型式进行了摩擦力场强度分布分析比较,指出单控制辊式VC型曲线牵伸是后区牵伸型式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可发挥前、后区牵伸潜力,其总牵伸能力达50~150倍,成为第三代大牵伸新水平,是后区牵伸型式技术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唐文辉 《纺织器材》2012,39(5):5-8,25
为说明后区牵伸运用原则,从后区牵伸中纱条紧密度测定、有捻粗纱的匀伸作用、牵伸力与输出纱条不匀关系测定、不同牵伸分配、不同粗纱捻系数下前区牵伸力测定等方面分析,指出后区牵伸为前区主牵伸创造良好的牵伸条件;其实质是使喂入前区的牵伸纱条具有较均匀结构和必要紧密度,它产生的内摩擦力场强度与前区外摩擦力场强度分布相配合,共同形成胶圈牵伸良好而稳定的总摩擦力场强度分布,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表明在此前提下,后区适当承担总牵伸的一部分可以减轻前区牵伸过大的负担,这就是后区牵伸运用原则。对罗拉直线牵伸、罗拉曲线牵伸和胶圈牵伸等各种后区牵伸型式进行了摩擦力场强度分布分析比较,指出单控制辊式VC型曲线牵伸是后区牵伸型式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可发挥前、后区牵伸潜力,其总牵伸能力达50倍~150倍,成为第三代大牵伸新水平,是后区牵伸型式技术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变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等工艺参数,研究了适于超早熟短季棉的细纱后区工艺.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成纱断裂强度、纱线条干不匀率以及毛羽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纱捻系数、后区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对纱线断裂强度影响显著,后区牵伸倍数对纱线条干不匀率影响显著,后区罗拉隔距对纱线毛羽影响显著.研究得出了适于超早熟短季棉的最佳细纱后区工艺为:粗纱捻系数115,后区罗拉隔距30 mm,后区牵伸倍数1.29.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QYJV-145D型气动V形牵伸摇架的结构特点,对粗纱定量、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细纱后区隔距及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气动V形牵伸机构在生产中适合大牵伸工艺,粗纱定量加重,成纱质量较弹簧摇架加压好.  相似文献   

15.
粗梳毛纺中的捻缩与捻差董桂香捻缩在纺纱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捻缩率较小,一般只考虑它对合股纱线细度的影响。在粗梳毛纺系统纺低支纱肘,抢缩率较大,对粗纱定重、细纱牵伸及成纱捻度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要修正粗纱定重并降低几档选择捻度变换齿轮。这种修正和...  相似文献   

16.
细纱牵伸器材及工艺配置对成纱细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简要分析了成纱细节产生的原因,就细纱上销、胶圈、胶辊与集合器等关键牵伸器材以及加压牵伸形式、粗纱捻系数与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等工艺配置对成纱细节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将宽面钳口尼龙上销与新型下销进行配置、采用适当的胶圈张力、较小的钳口隔距、使用集合器、加大粗纱捻系数、减小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并采用适宜的胶辊表面粗糙度,对控制成纱细节有利.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CJ11.7tex纱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细纱工艺与成纱条干均匀度的关系,并对影响成纱条干均匀度的关键工艺前区工艺参数、后区牵伸工艺进行了优化配置。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较小的粗纱定量、细纱捻系数、前中罗拉隔距、较小的钳口隔距、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以及较大的前胶辊压力,采用较大前胶辊直径,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等措施,可以提高成纱条干CV。  相似文献   

18.
对INA-V牵伸的后区牵伸机理进行了分析(摩擦力界分布、纤维变速点分布、纤维伸直效果及粗纱捻回的变化),并进行了纱线质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探讨细纱螺旋平行组合牵伸形式的技术性能和成纱质量。分析了现行细纱牵伸形式在后区牵伸控制和前区粗纱剩余捻回的利用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在牵伸后区利用双粗纱螺旋扭转的方式,使须条获得附加扭矩,增强牵伸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改善成纱条干的一种新的牵伸形式——细纱螺旋平行组合牵伸。实施了牵伸改造并进行了纺纱质量对比试验。结果使CJ 14.8 tex纱在一般原料条件下,条干质量明显优于Uster2007公报5%水平。指出,这项改造简单易行,实施中应注意加强分隔棒、前区双眼集棉器的清洁,解决好在使用分隔棒时穿头操作较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粗纱强力的测定对指导粗纱捻系数和细纱后牵伸工艺,提高成纱质量有重要意义。介绍研制的粗纱强力仪样机的技术特征和设计原理,试验分析粗纱捻系数、纤维长度、试样夹距、精梳或普梳与粗纱强力的关系,提出了仪器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