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敏  罗谦 《四川建筑》2011,31(4):38-42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城市记忆的体现和留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历史街区的古老模式与现今城市的发展模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如何复兴城市历史街区对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城市触媒理论,以成都市宽窄巷子片区改造为例,着重探讨在城市总体发展下历史街区改造的复兴方式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的不断提高,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外地游客感受成都历史底蕴、体验成都文化特色的重要场所,带来了大量的人流。文章以空间句法为基础,提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慢行空间的问题,实施具体的优化设计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3.
温莹蕾 《四川建筑》2013,33(3):19-2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文化多样性渐渐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为中国的历史街区提供了生存和复兴的机会。文中以济南商埠历史街区为例,分析如何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为指向复兴历史街区,并打造城市的多元文化,为未来城市多元化发展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一个前瞻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临海古城十伞巷街区改造为实证,从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保护及传承为视角,解析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与街区空间营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文脉要素的提炼,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传承、街区空间活力复兴及可持续发展之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复兴最早是欧洲为了应对全球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理论,它对我国古城的更新设计与发展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新时期,城市复兴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不同城市中的城市更新设计、城市再开发、城市再生等过程中,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恢复城市的发展活力。为此,通过城市复兴的更新设计概念入手,以苏州市姑苏区平江历史街区大儒巷为例,了解大儒巷更新设计项目的相关背景,重点剖析基于城市复兴理念下的古城更新设计策略,旨在促进苏州古城的新生,继而获得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王炜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12,(1):165-167
该文研究范围界定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和地域建筑创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结合"类设计"模式和"愈合理论",对"三坊七巷"保护更新的具体过程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旨在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坊巷空间及其单体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规划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7.
黎海霞 《福建建筑》2013,(4):92-95,66
近年来,各历史文化名城纷纷对其历史传统街区进行规模保护和改造,这样的活动在国内蔚然成风。历史街区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文化和民俗风情,是现代城市生活与传统城市生活对话的微型窗口,我们应重点对待。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改造表面看上去光鲜艳丽,但从专业的角度,笔者认为此次改造工程缺失的成分更多。本文着重从建筑现象学理论中的场所精神、人文关怀的角度讨论成都宽窄巷子改造工程的得失,述及宽窄巷子的建筑特征、空间特征和场所特征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陈雯  胡书野 《山西建筑》2010,36(10):32-33
针对城市建设中旧区改造对历史建筑的破坏问题,在介绍温州市古巷——七枫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旧城更新中的"有机更新"理论,提出了一些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观点以及对七枫巷的具体改造措施,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微空间在城市中分布密度高,贴近人们日常生活,集中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也是历史街区活力复兴的关键。对观象山历史街区微空间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活力复兴为目的的微空间更新方法,希望能对青岛历史街区更新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京味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也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建筑,四合院的兴衰见证了北京数百年的历史变迁。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北京胡同四合院面临着巨大的冲击。通过对北京四合院街区历史现状的梳理与分析,针对北京旧城四合院街区的复兴模式,提出了恢复四合院街区的城市功能、建立多元共生的四合院街区生态、建立四合院街区精细土地开发模式以及建立可持续的四合院街区更新及管理干预机制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多种独特的历史遗存类型,由于采取同质化的保护形式,使其无规则、无效益地分布在街巷深处,亟需探索一种有效的历史街区活化利用模式。受到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启发,该文提出“一巷一品”的概念。以古城泉州井亭巷为例,通过对不同历史文化遗产辨析,提出街巷中的“巷品”分为主品与副品,接着对巷品采用针对性与差异化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并在复建设计中引入类设计理论。“一巷一品”关注的是历史街区中“巷品”的差异性并突出一个或一组主品的代表性,继而发掘其他副品,在静态保护历史街区的基础上,激活街巷的内生动力,促使历史街区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街区复兴是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整体、历史街区和建筑内部三种尺度的空间形态构成特征,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复兴提供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当前,历史街区微改造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方式,在改造过程中融入城市文脉,展示城市历史与内涵,使文化扎根于城市环境中,是城市文化复兴的一个主要方面。该文以"语境编织"为手法,以广州市北京南路历史街区改造方案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城市文脉为导向的历史街区微改造设计策略,将"语境编织"手法的具体内容做出阐释。这一策略对于以文化为背景的城市改造具有借鉴意义,有可能成为未来历史街区更新与发展的又一方向。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名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更新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曲沃西城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测绘,介绍了西城巷的现状及特色和现状文物古迹,并对该历史街区做了新的规划设计,以恢复其历史功能并增强其活力.  相似文献   

15.
我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的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二者的涵义及内容,以宁德蕉城组团旧城区核心街区为例,剖析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旧城有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三坊七巷"和"新天地"两种典型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发展中如何对待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其造血功能,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本文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的视角,梳理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实践研究从历史街区更新的价值认知和更新技术判定为技术手段,继而提出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中国家,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化进程的矛盾日益彰显,亟需历史街区复兴的策略研究。居住型历史街区尤甚,街道交通与生活功能倒置,使得其性格特征受到威胁,街区活力每况日下。文章选取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为研究对象,以慢行系统作为切入点,初步探究历史街区复兴设计策略,以期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发展为背景,从传承历史文化价值的角度,论述传统历史文化在成都宽窄巷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其历史与现状做出对比分析。以保护性城市设计的手段,分析宽窄巷子保护与改造所存在的问题及对其发展的思考,并进一步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面临羞旧城改造问题,而历史街区要如何实现保护与更新、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城市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大量调查长沙历史风貌和历史街区空间性状、分析街区形态发展现状,以类型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就长沙现今历史街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模式。旨在通过长沙化龙池、小古道巷、大古道巷历史街区的局部应用类型学改造的新模式,实现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市中心一片以坊巷组织起来的传统城市空间,聚集了172处明清历史建筑和众多民俗信仰、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6年至今,清华同衡团队成为保护、修缮、复兴三坊七巷的重要技术团队之一,为三坊七巷编制了保护规划,并积极引导当地政府进行周边环境的整治、城市空间的修复,见证了这一历史街区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