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弹性分组环网(RPR)实现宽带用户的接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移动通信》2007,31(10):93-96
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宽带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专线的接入组网模式,并提出了现有接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通过建设弹性分组环(RPR)网络来解决现有接入模式存在的带宽和安全性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超清 《电信快报》2006,(2):6-8,27
文章探讨了移动运营商进行IP城域网建设的策略,给出了建设思路,并提出了基于IP城域网所开展的业务模式以及接入方式,通过分析各种接入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在不同资源条件下的组网方案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客户端业务对带宽和质量需求的增加,当前光通信的一个特点是客户端已成为光通信最大的技术和市场空间.本文从客户端入手,首先指出光通信走向客户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走向客户端的光通信的特点,接着介绍了几种走向客户端的技术途径,重点分析了PON在客户端光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特点,最后对客户端接入的组网方式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光纤网络接入技术、HFC(光纤同轴混合网)接入技术、ADSL(不对称数字环路)接入技术技术等,光纤网络接入网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成本过高,在短期内不可能普及.ADSL宽带接入技术是一种利用现有的市话双绞铜线作为传输介质,为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的宽带接入技术.目前ADSL系统有两种传送方式,一种是基于ATM(异步转移模式 )传送方式,另一种是基于IP(网间协议)和Ethernet(以太网)包传送方式,目前中国电信ADS L设备都是由ATM网通过路由器接入Internet(因特网)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集团客户专线需求,结合移动公司网络现状,提出了基于SDH/MSTP传送网,基于IP网和PON接入,以及基于IP网和以太网接入的三种集团客户专线业务解决方案,经过不同角度的分析比较,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可见光的通信距离较短和带宽有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终端组网的可见光网络模型,对于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系统多用户接入碰撞问题,我们分析了这种网络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的多用户接入方法,给出了多用户接入时碰撞概率和系统吞吐量的表达式,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和接入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现有的三种互联网接入方案,并在分析和比较各种接入方式的优缺点后,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IP2022虚拟外设的TCP/IP智能终端接入技术方案、设计步骤和具有以太网接口的指纹识别智能模块应用实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实现可行、设计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应用软件设计方便。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客户专线接入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采用协议转换器进行点对点的接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推出了MSAP技术。MSAP向用户提供E1/V.35租用线和专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本文对MSAP的关键技术、互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重要的组网方式进行解析,突出组网优势和用户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各种各样的宽带接入技术不断涌现和成熟。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接入方式包括ADSL、以太网LAN、WLAN等等。各种接入方式又可能利用不同的协议封装模式,本文以ADSL和LAN接入为例,简要介绍常用的封装协议方式,根据接入封装协议的不同,灵活地进行宽带接入的组网。  相似文献   

10.
VPLS正成为IP城域网络优化改造后的重要应用之一。文章探讨了VPLS在城域以太网中的几种组网应用模式,分析了基于VPLS-LDP方式的层次化VPLS模型技术特点及其在可扩展性VPLS业务中的组网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现有各种网络的现状和技术.目前网络接入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基于固定电话线路的数字用户线(xDSL)技术、基于现有有线电视线路HFC的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技术、以太网接入技术、采用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的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LMDS)方式、电力线上网(PLC)接入方式。由于接入方式的不同.用户负担的成本不同.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现有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根据电信新业务对技术的要求,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等分析其在宽带网中的应用和市场前景,认为VDSL是近期最适宜推广的接入,以太网技术用于电信城域网存在较难确克服的缺点;并论及电信级以太网的组网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3.
当前,WiMAX技术和McWiLL技术已经成为无线城域网下接入技术研究的热点。首先简要介绍了WiMAX技术和McWiLL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别分析了两类接入技术的网络架构,重点研究了两种技术在组网方面的不同,提出了每类技术对应的组网方式,并最后分析了WiMAX技术和McWiLL技术与现有3G网络的融合组网方案以及两种WiMAX与WCDMA网络融合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提出OTN+PTN组网模式及其组网模式下的业务接入模式和保护策略。通过与其他组网模式比较得出此组网模式可以减少网络投资并满足近期全业务接入的要求,其业务接入模式和保护策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某一ATM/MPLS体制的保证信息安全的通信试验网络中,网络流量呈星形分布,各个单元传送到中心节点应用网络的业务量通过单个100Mb/s以太网接口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通过多个端口接入MPLS网络。针对如何在接入的多个端口之间进行负荷分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由模式工作的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及MPLSTE实现的负荷分担方案,简单实用,该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的组网环境,并通过试验验证能够满足系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现有技术特点及发展,根据电信新业务对技术的要求,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等分析其在宽带网中的应用和市场前景,认为VDSL是近期最适宜的接入技术,以太网技术用于电信城域网在产难克服的缺点,并论及电信级以太网的组网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国内外空间光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TSAT、THOR、ORCLE、ORCA、FOENEX、ALCOS、LCRD、EDRS等计划,提出了一种基于天基卫星组网、平流层飞行器组网、空基组网等子网络组成的空间光通信网络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以太网接入中实现带宽管理的要求和现有以简单丢包方式进行带宽控制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带宽控制方案。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带宽估测模型。参考此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适应性的带宽控制算法 ,并对此算法在以太网接入中的实现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9.
如何建设一个满足用户需求、适应未来发展的城域网,是当今信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分析了ATM和以太网两种组网方式的优劣,阐述了采用千兆路由式以太网交换机构建城域IP网络的结构方式及优点,并且对支干网络部分的几种用户接入方式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如何建设一个满足用户需求、适应未来发展的城域网,是当今信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分析了ATM和以太网两种组网方式的优劣,阐述了采用千兆路由式以太网交换机构建城域IP网络的结构方式及优点,并且对支干网络部分的几种用户接入方式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