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心理实质问题是心理学研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目前心理学界公认的是反映论的心理实质观,但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质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心理学界对人的心理实质问题的研究历史,简要介绍了反映论的心理实质观对该问题的论述和观点,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反映论的心理实质观的偏差和不足,阐述了当今学者在人的心理实质问题上提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内涵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体系中的位置问题 ,作了比较深入的探析 ,指出在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体现中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不应列在客观原则之后 ,而应列在谨慎性原则之前 ,充分体现会计修订惯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内涵,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确认、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之一,对会计核算行为予以规范.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实质与形式不相一致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处理,方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相似文献   

5.
新准则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既保障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又端庄了会计行为,保证了会计确认的准确性,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规范其在实务中应用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现有平方变换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平面场不同平方变换的不同几何实质.这不仅有利于理解方法本身,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有目的地建立新的平方变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保证人地位产生的作为义务是将不作为视同作为的关键性要件.刑法中保证人理论之关键是解决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在对义务来源进行判断时,应当采取实质的法义务论,此处的实质法义务论是指形式来源与实质来源相结合的法义务论.根据义务来源不同,可以将保证人分为保护型保证人与管理型保证人.  相似文献   

8.
违法性是大陆法系犯罪成立理论中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争议最多的阶段,如何认识违法性,存在着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的分歧。关于实质违法性的内涵,历来有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的争论。深入理解这种争论的核心分歧所在,就会对实质违法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上"敲诈勒索"概念的模糊性,加上学理上的形式化解释,导致了对敲诈勒索罪理解和认定的混乱。现实中不少欠缺刑事可罚性的勒索行为,甚至正当的维权索赔行为,被错误当作敲诈勒索罪处理。敲诈勒索罪的合理认定,应秉持刑法谦抑精神,坚持实质解释的立场,从刑法的立法精神上准确把握"敲诈勒索"应有的不法内涵,通过社会相当性判断和构成要件相当性判断,对"敲诈勒索"进行质与量的界定,从而将那些在社会道德秩序内的"社会相当"行为和那些虽不具有社会相当性但未达到刑事可罚程度的勒索财物行为排除于犯罪圈之外。  相似文献   

10.
犯罪既是我国刑法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一个基本标准。犯罪这个概念一直以来都是刑法学中的一个基本研究问题,有着不同的版本。一般来说,犯罪的概念有三种:形式的犯罪概念、实质的犯罪概念和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我国长期以来都是运用的实质与形式相统一的犯罪概念,在新形势下需要进行修订,以适应1997年我国刑法做出的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从而不断完善犯罪的刑法学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