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制约着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辽宁省是我国水资源严重贫乏的省份,强化用水定额,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文章对重点用水行业现状用水定额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行业用水定额的实施促进了行业及其主要产品用水效率的提高;行业用水定额的实施,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用水管理水平,企业节水意识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颁布《行业用水定额》试行以来,在水资源规划、节约用水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推动全省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艺技术不断更新、节水器具不断普及,部分定额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为此本文对重点用水行业现状用水定额进行了水平分析,旨在为今后修改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提供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合考虑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子对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影响,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用水和供水子系统选择17项典型指标,然后依据多因子评判模型和原始数据计算值,对辽宁省基准水平年2018年的农业水资源安全程度利用指标评定系数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将农业水资源安全系统利用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到的评价值Y为3.518,社会经济、水资源、用水与供水子系统均处于中等偏低安全水平,评价值介于2-4之间;农业水资源安全主要影响因子有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水处理能力弱和耕地灌溉率低,为保障水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省为例构建了包含指标层、准则层和目标层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详细介绍了改进的TOPSIS模型和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评价了辽宁省各分区配置方案。研究表明:在决策方案中最优方案为保障生态用水和加强水资源及高节水的开发利用方案,研究成果可为辽宁省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价珠江现状水资源状况,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层次的幸福珠江优质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优质水资源综合得分,根据得分评判等级。以珠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广东省为例,对建立的优质水资源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应用。结果表明:广东省现状水资源优质状况总体一般,各地区水资源问题各异,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评价成果及建议对广东省进一步加强优质水资源建设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辽宁省水稻生产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水稻需水特性和影响因子,采用典型调查法、灌溉试验法和彭曼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区、分降水频率研究制定了辽宁省水稻灌溉用水基本定额,为辽宁省水资源配置、灌溉规划设计、修订辽宁省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及落实国家用水效率红线和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提供技术支撑,为推进辽宁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也为国内其它地区研究制定水稻用水基本定额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开封市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在评价因素选取、权重分配方面对生态用水给予重点考虑,对开封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开封市水资源开发容量较小,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潜力也相对较小,进而提出了开封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行工业用水定额编制、修订和执行情况选取评估因子,构建评价层次结构,以江西省工业用水定额评估为例,基于系统层次模糊优化模型对现行工业用水定额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江西省工业用水定额的合理性评判等级为一般,评判等级隶属于一般、较差和较好的概率分别为39.64%、16.7%和15.1%,主要原因是,与现状用水水平对比,一些高耗水行业的定额标准明显偏高,难以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作用,迫切需要修订。  相似文献   

9.
修编和完善用水定额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与依据,也能确保用水定额的时效性与科学性。基于2014版《湖南省用水定额》,采用调研、同区比较、参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等方法构建了湖南省工业企业用水定额确定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企业和主管部门反馈核实、征求专家意见等环节,最终对湖南省工业企业用水定额进行了有效修编。研究结果表明,修编方法科学可行,修编后定额评价合理性为优秀;修编后的用水定额覆盖了全省已有主要社会经济行业和产业类别,增加了先进值定额,重点行业增加了准入值定额;用水定额覆盖101个工业行业,包含371种工业品产品定额值。修编成果可供湖南省取水许可审批、计划用水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水资源相关规划、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相关工作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疆区域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参照全国水资源供需分析中的指标体系,结合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点,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灌溉率、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活用水定额和生态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新疆各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一定规模,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应加快建设社会化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为了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辽宁省在开发水资源的同时,逐步加大了节水力度,相继建立了各级节水机构,开展节水宣传,逐渐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制定实施了计量收费、计划管理、超计划加价收费等节水政策措施,初步实现了用水定额管理,启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模糊分析法(包括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在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应用。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中选出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绝大多数地区综合评分值不超过0.6,因此认为河南省大多数地区水资源承载潜力较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采用节约用水,改变经济结构,充分重视引水补源,加强管理等措施,以期对水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糊可变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2级与3级之间;咸阳、宝鸡、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整个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该理论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系统问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资料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指标的科学性、可比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强化本地节水措施力度、努力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条件下,2000~2030年河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程度将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促进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工业用水效率的高低。研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影响,对推动各地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支撑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浙江省为典型案例,通过MK-P检验法分析2005—2017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变化规律,并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定量化地描述各指标的重要性,根据案例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模型进行多目标决策评价。结果表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后,指标下降明显,建立的评价体系合理,相关工作的影响权重达到了71%,工业用水效率提高,成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从水资源保障、用水效率、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公共管理能力、水资源支撑能力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熵权法耦合,确定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基于物元理论建立水资源管理现代化评价模型。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高淳区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处于初等现代化阶段,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所构建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3个方面着手,构建福建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福建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城市水资源的供给需求是有一定保障的,城市水资源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分区城市中,厦门市与漳州市城市水资源状况较为紧张,厦门市未来城市水资源形式不容乐观。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城市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成国  王晓宇  金菊良  周玉良  白夏  崔毅 《水利学报》2022,53(11):1304-1316
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目标是当前我国水资源集成化管理实践的重要思路。为有效描述水资源空间均衡不同子系统及均衡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特征及整体均衡态势,提出从水资源承载压力、支撑力及调控力三大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角度出发,采用集对分析三元联系数刻画不同均衡指标与相应承载等级之间的单指标联系属性,利用有序度熵与三元联系数耦合模型表征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整体均衡态势及其变化趋势,并依据减法集对势诊断识别制约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最终提出了基于有序联系度熵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方法(OCDE)。上述方法在安徽省不同地市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的应用结果表明:皖南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程度最高,皖中次之,皖北最差,全省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整体均衡态势呈现逐渐改善的趋势,且人均水资源量和产水模数是制约全省及不同地市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均衡态势变化最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上述计算结果与安徽省历史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基本一致,表明构建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合理有效,可为制定和实施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措施及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water use, the harmony theory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develop a concept of the degree of harmony of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water use. Based on this concept, the harmoniousness of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water use was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ter use benefits, and water-saving level.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degree of harmony of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water use was established, and a method for calculation of the degree of harmony of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water us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CA) methods. The new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applied to a certain area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The degree of harmony of total amount control of water use over this area was calculated for different year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alcul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are feasible, and such a harmoniousness analysi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stri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that will be implemented in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