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乳化剂和增稠剂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增稠剂采用黄原胶、果胶、海藻酸钠和CMC-Na;乳化剂采用单甘酯和蔗糖酯,研究其单一使用及复合使用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增稠剂对核桃乳的稳定效果依次是:黄原胶>果胶>海藻酸钠>CMC-Na。乳化增稠复合剂配方为海藻酸钠0.3%、黄原胶0.15%、果胶0.15%。单甘酯和蔗糖酯(其比例为7:3)0.1%;使用该乳化增稠剂生产的核桃乳,黏度适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感官评价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乳化剂和增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发现当添加0.2%由单脂肪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HLB11)以1∶3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及0.15%由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以1∶2组成的复合增稠剂时,可以获得稳定的芝麻饮料,而且当去除50%的油脂及磨浆水量为芝麻重量的15倍时,制备的芝麻饮料乳液稳定,口感醇厚。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以大豆为主要成分的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和感官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蔗糖酯和单甘脂这两种乳化剂的使用比例和添加量,然后在最佳乳化剂添加量的条件下,通过响应面实验对海藻酸钠、CMC、黄原胶、瓜尔胶这四种胶体的协同增效作用进行研究,确定最优的添加量组合,并在此组合条件下进行感官评价,确保稳定性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植物蛋白饮料的感官不会受到不良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添加单甘脂0.5‰,蔗糖酯0.5‰,海藻酸钠0.31‰,CMC 0.1‰,黄原胶0.2‰的复合添加剂能明显提高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同时不影响感官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乳化剂和增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发现当添加0.2%由单脂肪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HLB11)以1∶3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及0.15%由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以1∶2组成的复合增稠剂时,可以获得稳定的芝麻饮料,而且当去除50%的油脂及磨浆水量为芝麻重量的15倍时,制备的芝麻饮料乳液稳定,口感醇厚。  相似文献   

5.
以稳定系数R值、平均粒径D[4,3]及粒径分布系数PDI、Zeta电位和乳液黏度为指标,探究了不同食品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吐温80、大豆卵磷脂和酪蛋白酸钠)及其添加量对复合骨汤乳化稳定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复合骨汤相比,添加乳化剂后复合骨汤乳液的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P<0.05);5种乳化剂的最佳乳化效果添加浓度分别为蔗糖酯2.5%、单甘酯2.5%、吐温80 0.5%、大豆卵磷脂2.5%、酪蛋白酸钠2.0%;不同乳化剂对复合骨汤乳液的乳化、稳定效果和机制不同,优劣次序为吐温80>大豆卵磷脂>蔗糖酯>单甘酯>酪蛋白酸钠;结合乳液稳定性及感官评价结果,复合骨汤中分别添加2.5%蔗糖酯和1.5%大豆卵磷脂时稳定性和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黄豆、红枣粉、红豆粉和枸杞粉为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原辅料,研究此植物蛋白饮料的配方及其理化性质。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黄豆与辅料(红枣粉、红豆粉和枸杞粉)总量比、料水比、蔗糖添加量、奶粉添加量、红枣:红豆:枸杞的质量之比等对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考察了复合乳化剂和复合增稠剂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产品的营养成分、色泽、粒径、流变学特性,研究了植物蛋白饮料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植物蛋白饮料最佳配方为:黄豆与辅料(红枣、红豆和枸杞)总量比为7:3,料水比为1:10(g/mL),蔗糖添加量7%,奶粉添加量1%,红枣:红豆:枸杞之比为2:5:3。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比为蔗糖酯:单甘酯=3:4,最适添加量为0.16%;复合增稠剂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丙二醇酯:海藻酸钠:瓜儿豆胶=2:1:3,最适添加量为0.065%。采用该配方得到的蛋白饮料呈淡黄色、口感顺滑、具有奶香味。最终获得的产品含有2.14%的蛋白质、0.95%的脂肪、13.57%的可溶性固形物、0.92%的还原糖;样品粒径平均值为303.33 nm,平均分散系数为0.24,属于典型非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乳酸菌羊乳饮料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0.1%(单甘酯与蔗糖酯工艺之比3:2)、PGA和CMC各为0.20%、黄原胶为0.15%、三聚磷酸钠0.30%,并在20MPa下均质时,产品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科技》2002,(03):46-47
对影响酸性羊乳饮料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0.10%(单甘酯与蔗糖酯之比3∶2),PGA和CMC各为0.20%,黄原胶为0.10%,三聚磷酸钠0.30%,并在30MPa下均质时,产品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酸性羊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影响酸性羊乳饮料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0.10%(单甘酯与蔗糖酯之比3∶2),PGA和CMC各为0.20%,黄原胶为0.10%,三聚磷酸钠0.30%,并在30MPa下均质时,产品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特产红松松仁、鲜牛乳和蔗糖为主要原料研制松仁牛乳复合蛋白饮料,并研究乳化剂和稳定剂对饮料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松仁质量分数为5%,鲜牛乳质量分数50%,蔗糖质量分数7%的配比条件下,所制备的松仁牛乳具有最佳的感官特征:单甘酯0.15%,蔗糖酯0.08%,黄原胶0.03%,海藻酸钠0.025%.羧甲基纤维素钠0.04%(均为质量分数)作为复合稳定剂可使体系具有较高稳定性;松仁牛乳的HLB值为7.5,pH值在7.0~7.5,温度为60℃,食盐质量分数为0.03%时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椰奶和菠萝汁为主要原料,配制椰奶菠萝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响应面试验,对复合饮料的配方和乳化稳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椰奶菠萝汁体积比值0.44、蔗糖添加量7.01%、柠檬酸添加量0.14%;乳化剂的最佳组成为蔗糖酯用量0.054%、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0.129%、吐温-80用量0.055%;增稠剂CMC-Na的最佳用量为0.3%。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椰奶菠萝果汁复合饮料口感适宜、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酸性豆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叙述一种酸性豆乳饮料的制作方法,由于该饮料不确定而引起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使产品外观和口感欠佳,针对此问题,对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和稳定剂的效果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乳化剂量为0.1%(其中单甘酯和蔗糖酯1:1)CMC和PGA各为0.2%时,大大增加饮料的稳定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试验、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复合增稠剂、乳化剂、增重剂等添加剂对凝固型酸奶及奶啤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出最优的复配增稠剂配方:CMC0.05%、黄原胶0.10%、蔗糖脂肪酸酯0.15%,以此复配增稠剂制作的奶啤饮料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黑豆乳为基础研究对象,以稳定系数为指标,经过单一试验和复配试验确定了最佳复合乳化剂的使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选择增稠剂的种类后,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最佳复合增稠剂的使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使用量为单甘酯0.12%、蔗糖酯HLB-13 0.08%,此条件下稳定系数为95.6%;复合增稠剂的使用量为CMC-Na 0.20%、黄原胶0.10%、明胶0.10%,此条件下稳定系数为98.3%。  相似文献   

15.
以珍珠油杏的杏仁为木糖醇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原料,分析了影响木糖醇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其乳化稳定剂的配方和均质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木糖醇珍珠油杏植物蛋白饮料最佳工艺参数:复合乳化剂最佳配比:大豆磷脂添加量0.48%,蔗糖酯添加量0.10%,单甘脂0.09%;风味的配比:木糖醇的添加量:8%;最佳均质条件:均质压力38.87Mpa,均质温度48.89℃,均质次数3次。制得的蛋白饮料口感细腻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葵花籽乳饮料乳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葵花籽乳饮料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的问题,用蔗糖酯和单甘酯混合,研究了在不同HLB值的情况下对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稳定剂。采用Box-Beheken的响应面试验设计,选择出合适的配比。葵花籽乳饮料适宜HLB值为10,适宜的复合乳化剂的配比为:0.125%的复合乳化剂,0.075%的海藻酸钠和0.043%的酪蛋白酸钠。  相似文献   

17.
蛋白饮料包括豆奶、花生蛋白奶、乳酸奶等,特别是植物蛋白饮料,近年来迅速发展,在饮料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蛋白饮料,其质态尚存不足,产品分层现象还有出现。究其原因,除了生产工艺方面外与乳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关系较大。现国内市售的乳化剂多为油溶性如单甘酯,在水溶性乳化剂方面如蔗糖酯,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其生产与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山梨醇酯(span)虽价廉但色泽褐黑,影响产品的感观。亦有不少厂家使用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等增稠剂试图解决蛋白饮料的体态均一,消除分层问题,但若处理不当,将影响饮料的风味或在高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芝麻原酱、奇亚籽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制备低脂稳定型复合芝麻酱。以离心出油率和硬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乳化剂添加量、单甘酯与蔗糖酯复配比、搅拌时间、搅拌温度对复合芝麻酱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对酱体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5%奇亚籽提取物可有效降低芝麻原酱10.82%的粗脂肪含量,当乳化剂添加量为1.6%、单甘酯与蔗糖酯复配比为2.6:1、搅拌温度71 ℃、搅拌时间9.5 min时,复合芝麻酱的出油率为2.61%,远低于芝麻原酱,感官品质更好。复合芝麻酱表现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黏度随温度变化缓慢,稳定性优于市售芝麻酱。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以青稞酒糟为原料制成的蛋白饮料的稳定性问题及考察加工过程中一些理化指标的变化,首先以体系的离心沉淀率和黏度为指标,研究酸性体系中(pH3.4)增稠剂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增稠剂;以分层率和稳定系数为指标,通过改变复配乳化剂的添加量来解决稳定性;接着研究了固定温度下均质压力对产品悬浮稳定性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研究了121℃下不同杀菌时间对产品黏度、色泽、平均粒径、pH值的影响。最终优化配方为耐酸型CMC 0.15%+大豆多糖0.30%+结冷胶0.04%,复配乳化剂(分子单甘酯∶蔗糖酯=1∶1)0.15%,均质压力60MPa,杀菌参数选择121℃,20 min,此时离心沉淀率为6.89%,黏度为17.63mPa·s,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发酵豆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不同的稳定剂和不同H LB值的乳化剂,并结合均质和灭菌工艺,对发酵豆乳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1∶1)添加量为0.15%、CM C为0.4%、PGA为0.2%时,经30M Pa、40℃两次均质发酵豆乳饮料的稳定性最好。80℃、20m in灭菌后可使饮料保存60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