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国信 《中国酿造》2008,(1):102-102
答:芥末油具有独特的刺激性气味和辛香辣味,有解腻爽口,增进食欲等作用,国内生产芥末油的工艺主要有2种:一种是采用蒸馏酒的原理及设备,将芥末籽粗粉碎、炒拌,静态蒸馏,取其精油,然后再用植物油勾兑;另一种是将芥末籽粉碎,经水发制,放在带搅拌及冷凝器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动态水蒸气蒸馏,馏出物用植物油萃取,精制后即为成品。后者提取精油得率比前者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扩展芥末籽的加工利用途径,介绍了国内生产芥末油的两种主要工艺,一种是采用蒸馏酒的原理及设备,将芥末籽粗粉碎、炒拌,静态蒸馏,取其精油,然后再用植物油勾兑;另一种是将芥末籽粉碎,经水发制,放在带搅拌及冷凝器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动态水蒸气蒸馏,馏出物用植物油萃取,精制后即为成品,芥子油含量在1%~1.2%之间.  相似文献   

3.
芥末油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姜子涛,李荣(天津商学院)芥末油是近几年来问世的一种以辛辣味为主的调味料,它是以芥末挥发油和精制植物油勾兑而成。其作为凉拌莱的佐料,具有使用方便、贮藏期长、卫生等特点,因此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我国生产芥末油的厂家已逾百家...  相似文献   

4.
以芥末籽为原料,芥末油出油率为指标,首先确定最佳使用酶为碱性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法,建立芥末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并对芥末油进行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对芥末籽出油率的效果最佳;当加酶量为2.5%(g/100 mL)、酶解pH10、酶解温度为45 ℃、液固比为7:1 (mL/g)和酶解时间为6 h时,芥末籽出油率达到了23%,与预测值相差1.8%。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分发现,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81.34%,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2.40%,油酸总含量高达50.72%,芥酸相对含量达到16.42%,二十碳-1-烯酸相对含量达到13.51%,本研究结果可为芥末籽油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快速测定芥末油中异硫氰酸酯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调味芥末油是近年来出现在国内市场上的一种新型调味辛辨料。其生产方法国内已有文献报导。芥末可分为黑芥末(Brassica nigra ⅠKoch)、褐芥末(Brassica juncea Coss.)黄或白芥末(Brassica alba Ⅰ.)适于生产调味芥末油是黑芥末和褐芥末,这是由于黑芥末和褐芥末中存在着黑芥子甙(学名葡萄糖甙异硫氰酸钾)。芥末在破碎后用水浸泡时,在芥末中天然存在的硫代葡萄糖甙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释放出易挥发的异硫氰酸酯(主要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而产生辛辣味,所发生的反应为:  相似文献   

6.
芥籽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报告介绍了芥末粉的医药功能、芥菜籽的组分、提取芥籽油的材料与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所得馏分,用油水分离器分离的芥籽油,用魔竽粉脱微量水,可使芥末油色泽光亮透明。  相似文献   

7.
芥末系列调味品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加工芥末酱,芥末膏,芥末油的产品方案,生产工艺及设备。  相似文献   

8.
张冬 《四川烹饪》2009,(9):78-79
芥末味汁,其味刺鼻,辛辣而微苦。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用于调制芥末味汁的调料有:黄色芥末粉和淡黄色的芥末油.还有绿色芥末粉(以法国牛头牌为代表)、日本的绿色芥末膏,以及法国的黄色芥末酱等。  相似文献   

9.
洪玺 《中国食品》2006,(20):1-41
芥末,原为一种调味品的名称,其植物本身并不称为芥末。芥菜的籽经过碾蘑成糊状,将其与未发酵葡萄汁(must)混合,由此称为芥末(mustard).芥末是植物物种中最老的一种,受到广泛使用,中国人使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千余年前,古希腊人将之视为日常必需品,希波克拉提斯在他的医学作品中第一次提及到它可作为肌肉放松的药物使用,罗马人将其作为调味品和腌制品,路易十一在出行时,必随身携带皇家齐末。今日,全世界的莽末年消耗量高达4亿磅。  相似文献   

10.
芥末系列调味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末系列调味料是以香辛料芥末的提取物——芥子油为主要原料,其它调味剂、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螯合剂为基本原料,经过现代科学加工手段,研制而成的固态、半固态不同浓度的芥末调味品。该调味料具有多种风味,食用较芥末油更为方便,可以做到低脂肪或无脂肪。  相似文献   

11.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吐温80和卵磷脂比例、芥末油与大豆油的比例、油相百分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37℃贮藏28 d后异硫氰酸酯(ITCs)存留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利用L9(33)正交试验法优化芥末油纳米乳液的配方。结果表明,芥末油纳米乳液最佳工艺配方为吐温80∶卵磷脂为1.5∶1,芥末油∶大豆油为2∶1,油相质量分数8%,在此条件下,28 d异硫氰酸酯存留率为82.8%。应用此配方制备的芥末油纳米乳液能够在保持酱油原油原有风味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稳定的芥末风味,该纳米乳液在食品调味品系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芥末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前言芥末酱在国外有渊源流长的生产历史,最早始于1854年,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我们国家的食用习惯是把芥末粉用温开水发制后,再用于拌凉菜。有时“发制”不好,缺少辛辣味,而且比较麻烦。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芥末油,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在提取过程中失去了芥末中的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而只提取出其中的辛辣素——异硫氰酸稀丙酯,该物质没有营养  相似文献   

13.
芥菜籽俗称芥末籽,为十字花科科苔属植物的种子。其种类主要有黑芥籽、黄芥籽及白芥籽3种。芥菜籽的主要成分:26.4%的蛋白质,36.3%的脂肪,22.9%的碳水化合物,5.2%的粗纤维素,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以及具有特殊辛辣味的芥籽油等。芥菜籽是一种含多种营养素的营养源。  相似文献   

14.
烹饪解疑     
为什么芥末粉在经过发制后才可使用?芥末粉是用成熟的黄芥菜籽或黑芥菜籽经磨细加工制成的。其色淡黄,味辛辣(但淡薄),并略带苦涩味。芥末辛辣味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酯类,但不是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芥末粉中,而是以芥子素形式存在于芥末粉中,它本身无辣味,必须经芥子酶促进方能水解生成具有辛辣气味的异硫氰酸酯,因此芥末粉必须经过发制后,才能调和苦味,突出辛香辣味。在使用前,用温开水将芥末粉调开,再加入油、盐、糖、醋等调味品搅匀,形成芥末糊,放置在40℃左右的温度下,经过2~3小时,芥末酶便开始活动,把芥末素水解成具有辛  相似文献   

15.
答:芥末酱由芥末粉经发制、调配而成.芥末酱与芥末油相比,不但能提取芥末中的辛辣素--异硫氰酸烯丙酯,而且能保留芥末中的全部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芥末酱味辛性温,具有良好的益气化痰、温中开胃、发汗散寒、通络止痛等功效.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清爽的味觉感受,能引起人们的食欲,是夏季凉拌菜最适宜的调料:同时,也可用其代替果酱涂抹面包,并在烹调时还可作调料使用.现将其发制、调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答:芥末酱由芥末粉经发制、调配而成。芥末酱与芥末油相比,不但能提取芥末中的辛辣素——异硫氰酸烯丙酯,而且能保留芥末中的全部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芥末酱味辛性温,具有良好的益气化痰、温中开胃、发汗散寒、通络止痛等功效。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清爽的味觉感受,能引起人们的食欲,是夏季凉拌菜最适宜的调料;同时,也可用其代替果酱涂抹面包,并在烹调时还可作调料使用。现将其发制、调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3)粉类 1、芥末 芥末是由芥菜籽碾研而成。成品为黄色,具有一种特殊的辛辣味。用时,用沸水(或沸汤)调制。 用途:多用于冷拌菜肴或用于其它菜肴的蘸食。中西餐皆宜。 芥末,我国南北均有销售。 2、沙姜粉 沙姜粉是沙姜(也称山奈或三奈)经烘烤后磨研而成的。成品  相似文献   

18.
芥末是用芥菜的种籽磨制而成的一种辛香调味品。芥末的植物油含量极高,其中包括多种氨基酸、脂酸等。芥末最好是现吃现买,不要在家中长时间存放。如果芥末存放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跑油”现象,芥末含有的油脂外渗,改变芥末的品质;另一方面,避光和密封不良会使芥末发生和食用油一样的“酸败”现象,不仅芥末本身的营养成分会受到损失,还会出现哈刺味和苦艾味。这样的芥末就不能再食用了。芥末──芥末便于长时间的存放吗?  相似文献   

19.
唐华 《四川烹饪》2002,(8):24-24
在菜肴的诸多种味型中,有一种味型带有浓烈的辛辣刺鼻味道,这就是“芥末味”。常见的芥末味菜肴有芥末肚丝、芥末鱼肚、芥末鸭掌以及日本料理中的刺身等等。芥末味菜肴主要是用带有芥末味的调料制作而成的。笔者在多年的烹饪实践中,接触到多种中餐和西餐常用的芥末味调料,这里我把它们归纳整理介绍如下,供事厨者参考。1.辣根辣根又名西洋山嵛菜,俗称马萝卜,为十字花科植物辣根的块茎。辣根的外皮较厚,其肉质呈黄白色,带有强烈的类似芥末的辛辣味。在西餐和日本料理中,辣根是常用的芥末味调料,它可以直接制成辣根酱或辣根少司,…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玫瑰茄的用途,玫瑰茄籽油的制取及精炼工艺,经实验,该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生产的玫瑰茄籽油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