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6版已于2016年发布,其中第38.3章(UN38.3)关于锂电池的测试要求也有相应变更。UN38.3一直是锂电池空运、海运和陆运的通用测试标准,因此本文对UN38.3的重要变化进行了解析,结合日常检测结果分析了UN38.3中不合格项目产生的原因,以期为电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相关运输监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6版修订1已于2017年发布,其中第38.3章(UN38.3)关于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样品数量和荷电状态都有较大变化。UN38.3一直是锂电池空运、海运和陆运的通用鉴定测试标准,本文对UN38.3的新变化进行了解析,以期为电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相关运输监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述各种运输方式的国际规则对锂电池运输的最新要求。在测试方面,锂电池UN38.3测试的样品数量和循环次数要求有较大变化,对试验情况概要提出了详尽的要求;在运输方面,各种运输方式都已启用新的锂电池标记和锂电池危险性标签,空运中,部分类型的锂电池禁止与特定危险品放入同一外包装及合成包装件中等。  相似文献   

4.
国际航协(IATA)发布的《危险品规则》明确要求锂电池航空运输必须通过UN38.3标准测试。本文从标准定义,样品送检数量、测试内容以及电池常见不符合项几个方面解析UN38.3标准。  相似文献   

5.
大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研究热点,《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标准和试验手册》中UN38.3明确规定了小型锂离子电池的检测要求和方法,但对大型锂离子电池只提出了检测要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检测方法。本文对大型锂离子电池系统UN38.3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帮助动力锂离子电池企业做好大型锂离子电池的UN38.3检测,顺利完成锂离子电池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电池》2015,(6)
对大型锂电池的国际运输规则进行细化解读,对比了大型锂电池在安全测试条件、运输包装要求和特殊规定等方面与普通锂电池的区别,如测试样品的数量,测试时间、加速度等参数,包装类别及UN编号等。  相似文献   

7.
在动力锂电池的循环使用过程中,温度对其容量衰减有直接影响,而电池结构的密封性导致其内部真实温度无法直接测量。针对此问题,通过测量电池表面及环境温度并运用等效热模型估计其内部的真实温度,构建电池容量衰减与内部温度的ETM-Arrhenius模型,预测锂电池在循环使用中的容量衰减特性。对锂电池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循环寿命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长期循环中准确预测锂电池容量的衰减程度。  相似文献   

8.
张宁  汤建林  彭发豫  李剑 《电源技术》2021,45(5):595-597,618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预测的问题,通过神经模糊逻辑系统对锂电池循环寿命变化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建立以循环次数、温度、电池容量为输入,相邻循环电池容量差值为输出的电池容量变化模型,通过得到锂电池容量变化趋势,从而实现对锂电池循环寿命的预测,最后,将锂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IATA 53版《危险品运输规则》(DGR手册)关于锂电池运输规则的包装指导PI965~PI970及特殊规定的修订,并详细介绍了锂电池的UN包装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二次锂电池问世以来,凭借其循环寿命长、比能量高等优良的性能被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充电作为锂电池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寿命及循环性能.在锂电池最佳充电曲线的基础上,分析了锂电池的各种不同充电方法,比较各自的充电速度、应用范围、电池寿命和循环性能等特性,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热点,最新的《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标准和试验手册》UN38.3第六版纠错1中对于动力及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系统只提出需要对保护功能进行验证,未规定具体的测试方法。本文结合近年来发布的国际和国内标准,针对动力及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系统UN38.3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测试规范,以提高这一领域的检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动力电池的功率状态(SOP)是电动汽车安全控制及能量回收的重要参数之一。现有针对常温的SOP估计方法并不准确,从而导致高温或低温下的锂电池工作电流过大,影响电池安全与循环寿命。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锂电池容量及内阻,建立锂电池容量-温度模型以及内阻-温度模型,准确预测锂电池相关参数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基于EKF的多参数约束法进行SOP估计。该方法适用于不同温度下的锂电池,能实现较高的估计准确度,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电动力通用飞机机载动力锂电池组所用监控电路具有结构复杂、质量体积较大、采集精度较低、电路本身功耗太高等特点,这严重限制了锂电池在通用飞机上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DSP的电动通用飞机动力锂电池监控系统设计,实现了对多节锂离子电池电压、电流、温度数值的采集与处理,并进行实时循环显示;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高采集精度;集成了SPI总线协议,可扩展多片采集模块;使用了Wi-Fi传输数据,减轻了质量和体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减少了布线。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池储能用于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时频繁充放电切换工作状态降低了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提出了锂电池寿命衰减程度评价方法,并根据此方法确定了锂电池在寿命周期内吞吐最大电量所对应的最佳运行充放电循环深度。考虑到能量型储能介质和功率型储能介质的优势互补以及单电池储能运行充放电循环深度对电池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了基于双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储能系统主电路结构,并根据分段均值方法确定储能系统的参考功率,设计了锂电池运行在最佳充放电深度内的运行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国内某风电场的实测风电功率数据,对提出的储能系统结构和运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算例结果表明,在完成同一个目标指令时,单储能运行时充放电循环深度与标准充放电循环深度的偏离程度较大,对电池储能寿命衰减的影响较大;而双电池储能A、B单元能在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下尽可能运行在标准充放电循环深度,从而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太阳能和氢能研究所近日开发了一款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循环寿命锂电池。这款锂电池的功率密度1100 W/kg。在实验中,新锂电池在2C放电率条件下,经过10 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还能保持原始容量的85%以上。这项特性非常适用于电动汽车。汽车用  相似文献   

16.
动力锂电池组充放电智能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动力锂电池组充放电智能管理系统,以ISL9216、ISL9217为模拟前端(AFE),ATmega32为控制芯片,MAX1033为辅助锂电池电压采集IC,DS18820为单节锂电池温度传感器,成功地实现了一个14节锂电池串联动力锂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电流保护和放电时短路电流保护,充放电循环次数记录,单节锂电池电压监测,电池组温度监测以及高达200 mA平衡电流的快速电量平衡等功能,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精度高,反应快,电路简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蓄电池》2021,(5)
伴随时代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在不停发展,所以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分需要不断改进。新能源汽车电池荷电状态(SOC)的检测是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电池SOC的测量精度将对延长电池循环使用寿命和提高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笔者以锂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锂电池SOC的估算算法和等效电路模型。  相似文献   

18.
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优异、温度特性良好、绿色环保等优势,有望取代铅酸电池成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主流选择.但是,磷酸铁锂电池仍难以实现本质安全,在滥用条件下可能发生热失控并引起燃烧、爆炸等火灾事故,不利于变电站的可靠运行.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燃烧机理、热失控的诱因和消除策略、安全预警和消防灭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基于固体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及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当今能源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未来有望在电动汽车和便携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固体电解质内部界面决定了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与固液界面相比,固态锂电池中电极与固体电解质之间形成的固固界面具有更高的接触电阻,同时,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稳定性显著影响固态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因此,解决固态锂电池中的界面问题是取得电池性能根本性突破的关键因素。介绍了本研究团体在基于锂镧锆氧(LLZO)固体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中不同界面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固态锂电池中界面调控及优化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动汽车开发及使用的日益普遍,其内部锂电池的使用也日益增多,而锂电池经过近上千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内部工作离子就会丧失活性。锂离子使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势必会带来大量的废旧电池,若随意丢弃不但对环境造成威胁,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随着目前我国微电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废旧锂电池进行重新检测组装用于微电网的功率平滑会极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利用率。因此本文对锂电池发现概况和主要回收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探讨,并以此指出了未来锂电池回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