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青少年是我国体育竞赛中的重要后备力量,为了提高我国体育竞技的成绩,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强化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应不断更新和完善体能训练方法,并遵循体能训练的原则,为运动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素养,为运动员制定合适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2.
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取得竞技成绩的关键,运用高原环境进行体能训练,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足球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体能训练意义与方法进行阐述,并从生理学的科学角度给予足球运动员一定营养补充的参考,为我国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足球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不仅能够提升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调节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而且对其他训练部分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之后重点分析了高校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以期为高校足球教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帆船这项运动是体能消耗很大的竞技项目,体能各个训练阶段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发挥。在施实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水平越低,年龄越小,全面身体训练的比重越大,全面身体的内容和手段的选择既要全面,又要结合专项特点,并突出重点。初期的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可分割,它们与技术训练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依相辅,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尤其在初级阶段的体能训练对挖掘运动潜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篮球训练当中,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完成篮球项目训练和竞赛的基础。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高质量完成训练和进行比赛的基本条件。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进行篮球体能训练中还存在着如专业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差等问题,需要对训练方案和手段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灵敏及柔韧素质等几个方面出发,主要对高校中篮球运动员所需具备的体能素质以及提高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对高校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进行基础力量和素质的训练,还必须结合专项动作和人体供能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合式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6.
体能训练研究一直是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是我国篮球事业的未来,所以对他们的体能训练进行科学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并针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以期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高校篮球队的体能训练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重视程度不足、训练强度低、手段单一、检测与恢复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改变训练计划,完善训练方法等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训练过程中,篮球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和运用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往高层次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在赛场上充分发挥出运动员应有的水平。目前,我国篮球队与国外高水平的球队相比,在体能和对抗能力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这源于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对这种新型体能训练方法的一种阐述,并试图理清身体功能训练、传统体能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身体功能训练的优越性,为身体功能训练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及现代体能训练方法体系更加科学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体能水平是篮球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高校篮球队的体能训练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重视程度不足、训练强度低、手段单一、检测与恢复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改变训练计划.完善训练方法等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赛艇运动员的体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项成绩水平,没有高水平的体能作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很难正常发挥技术和战术能力。因此,提高赛艇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被置于极其重要的训练位置。本文在探讨赛艇运动项目特点、身体及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赛艇运动的主要生理学特征的基础上对赛艇运动身体训练训练方法与手段、检测与评定进行了论述与研究。赛艇属水上周期性运动项目,是体能主导类耐力性运动,有效地发展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及力量是其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优秀赛艇运动员比其他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要求更高。依据赛艇运动专项发展的需要,身体训练方法可以分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训练。可借助测量装置或用教学测量手段进行身体训练的检测与评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运动员的链球成绩世界大赛上没有得到世界冠军,但我国链球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链球选手从多个层面进行比较,研究数据看来,我国有一些运动员身体各个指标接近世界优秀选手指标,但在能力、速度、技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专家认为链球运动专项能力差是阻碍我国链球运动员取得好成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原因;速度和技桥是制约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追其根源是在早期训练没有先进的结构模式与高水平训练的方式,也就是基础不好,影响运动员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作为我国重点优势项目,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实现突破后,连续在4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成绩处于稳步提升中。从项目特点来看,短距离自行车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中的速度性,单一动作结构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爆发力、加速能力、高速耐力、较高的身体协调性等,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严格且特殊的要求。在传统的训练体系中,普遍注重下肢最大力量、爆发力、速度力量、中小负荷快速力量等训练,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认识存在着不足。随着近年来,对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功能性训练等理论的深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在这些理论中不断被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康复体能训练是将康复医疗和体能训练结合起来,目的是促使伤病运动员功能性运动障碍得以改善、促使运动员身体运动机能尽可能恢复的体能训练方法.在游泳运动员中应用康复体能训练,可将运动员在各项比赛及日常训练中形成的或轻或重的伤病最大限度减轻,同时预防后续运动中各种损伤的发生,帮助运动动员身心状态得到改善,尽可能恢复到最佳运动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乒乓球专项体能练习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当前乒乓球专项体能训练实践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措施。我国乒乓球专项体能训练实践存在缺乏对运动员的区别对待、缺乏速度训练为核心的理念、体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不统一、体能训练模式单一和忽视专项力量训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优化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训练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和加强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检测于监控等方法改进我国乒乓球专项训练的现状,为我国乒乓球的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本文研究价值在于能够总结目前我国乒乓球体能训练的现状,能够为教练员提供很好的改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乒乓球大国,而且国家对于该项运动的训练也是很重视的。对于乒乓球来说,不仅仅要要求乒乓球运动员有出色的技巧,还要求乒乓球运动员们有优异的体能,所以本文从有关新型无缝球时代、有关乒乓球专项体能训练、新型无缝球时代乒乓球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等方面来讲述新型无缝球时代乒乓球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网球训练中重要的部分。本文从训练学的角度对竞技网球运动体能特点,当代职业网球体能训练理念,竞技网球运动体能训练原则,竞技网球运动体能训练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专业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世界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田径运动惊险刺激,而且变数较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而想要在田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势必离不开日常的田径训练,以及在田径训练中激发运动员的体能优势和潜能。因此,在开展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练和运动员共同就体能训练的技巧进行研发和升级,一方面要注重对运动员的耐力、速度、平衡等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挑战运动员的身体极限。通过力量和反应速度的训练,使运动员可以在极限的环境迸发出无限的可能,一方面发挥训练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获得认可和关注。本文主要研究田径训练中体能训练的技巧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羽毛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型的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拥有变向快、移动快、反应快和不定向性的能力.为达到这种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体能、爆发力和速度,对身体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本文旨在研究青少年羽毛球练习者在体能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体能训练在羽毛球训练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针对性的进行体能训练,对于羽毛球运动而言...  相似文献   

20.
体能训练是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的基础,随着足球运动的高速发展,人们已认识到体能训练在足球运动中的重要性。目前,在足球项目中,体能训练还没有完全摆正其重要位置,本文通过对体能训练概念和足球体能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原则的阐述,以引起足球从教者和运动员的重视,提高参考者的足球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