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的铸态材料为对比材料,考察了热处理后的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材料的耐磨性能,对试验材料的磨损失效机理和磨损端面与无磨损端面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磨损条件下,水冷和空冷后的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的耐磨性能分别是铸态的1.11倍和1.20倍;这是因为前两者组织中碳化物的硬度较之后者的高且碳化物分布均匀,发挥了抗磨犁作用,保护了基体,同时基体中存在的可转变为马氏体的具有良好弹塑性的残余奥氏体反过来又保护了碳化物,这样就更有效地减缓了磨损时的材料损失.这些原因可有针对性地为提高耐磨性能选择热处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的铸态材料为对比材料,考察了热处理后的铬锰铜舍金白口铸铁材料的耐磨性能,对试验材料的磨损失效机理和磨损端面与无磨损端面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磨损条件下,水冷和空冷后的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的耐磨性能分别是铸态的1.11倍和1.20倍;这是因为前两者组织中碳化物的硬度较之后者的高且碳化物分布均匀,发挥了抗磨犁作用,保护了基体,同时基体中存在的可转变为马氏体的具有良好弹塑性的残余奥氏体反过来又保护了碳化物,这样就更有效地减缓了磨损时的材料损失。这些原因可有针对性地为提高耐磨性能选择热处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铸态的低Cr量的铬硅锰合金耐磨铸铁为对比材料,考察了不同Cr含量的铬硅锰合金耐磨铸铁及其热处理后的材料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并对试验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和抗冲蚀磨损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冲蚀磨损条件下,铬质量分数为0.70%的铸态材料以及碳化物含量为16%~20%的材料的耐磨性能较好,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磨球的耐磨性与碳化物的含量有很大关系,较多的碳化物含量以及较为分散的分布,对耐磨性的提高是有利的.磨球的冲击韧度主要受碳化物分布的影响,碳化物分布越分散,磨球的冲击韧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刘俊友  刘杰 《热加工工艺》2007,36(13):13-15
对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的耐磨性、无磨损端面及磨损端面的微观组织、磨损形貌及硬度进行了试验和分析。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在经过不同的热处理之后,组织发生了变化。经水冷和空冷的试样具有高耐磨性的重要原因是其在磨损过程中诱发了马氏体相变,出现加工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淬火+回火对不同镍含量的低铬铸铁进行处理,测定了其硬度和韧性,利用MCF-30型冲蚀磨损试验机对镍铬铸铁进行冲蚀磨损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RD对其组织和冲蚀形貌进行表征,分析了淬火温度及镍含量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镍低铬铸铁热处理后,铸态组织中网状共晶碳化物断网,呈半连续网状分布在珠光体基体上,二次碳化物溶解于基体中;Cr与Fe、C结合形成(Fe,Cr)3C型合金碳化物,起抗磨骨架作用;Ni固溶于铁素体中,提高基体耐蚀性,并降低碳原子扩散激活能,影响热处理后组织形态及性能;经960℃风淬+250℃回火处理,含Ni 0.9%的低铬铸铁的硬度和韧性达到峰值,抗冲蚀磨损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材料的抗磨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磨球材料,经930~1050℃正火处理,具有共晶碳化物+珠光体+弥散二次碳化物的微观结构,能适应煤磨机中磨料磨损和磨蚀磨损的实际工况条件。装机运行试验证明,其抗磨耐蚀性能远优于锰球墨铸铁材料  相似文献   

7.
锰对低铬白口铸铁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Mn对水平连铸低铬白口铸铁铸态及正火态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n>2.0%之后对组织有较大影响,由于出现(M+A)组成物,使基体硬度显著提高,这将大大改善了低铬白口铸铁中碳化物与基体硬度的相对关系。试验证实,Mn>3%之后明显改善硬度分布均匀性。还讨论了使低铬锰白口铸铁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的合理含Mn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铸态及热处理状态下金属型低铬白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金属型壁厚的增加,铸铁组织中的碳化物形貌由网状向弧立板块状转化,并在局部出现了团球状组织;冲击韧性随金属型壁厚的增大而增加,但其硬度几乎不变。铸态试样施以适当的热处理可改善其组织和韧性,提高硬度水平。另外,就金属型铸造对碳化物形貌的影响机理给予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Gl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15%Cr高铬白口铸铁的CCT曲线,研究了微量稀土对高铬白口铸铁CCT曲线及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CT曲线右移;稀土使共晶碳化物形态及分布明显改善,基体组织显著细化。添加适量的稀土,使高铬白口铸铁铸态及热处理态的冲击韧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卫  曾绍连 《铸造》2007,56(4):405-408
铸态合金耐磨铸铁适用于大型或复杂结构耐磨件。通过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图像分析仪定量金相测试和力学性能检测,研究了含钨量对铸态290Cr26MoW耐磨铸铁组织、结构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含0~2.79%W的范围内,随着含W量的增加,铸态290Cr26MoW耐磨白口铸铁的初生基体数量减少,共晶团数量增加,共晶碳化物数量增加;铸态290Cr26MoW耐磨白口铸铁的碳化物结构类型没有改变,M7C3型碳化物为共晶碳化物;铸态290Cr26MoW耐磨白口铸铁基体的奥氏体比例增加,马氏体减少。马氏体多位于共晶团,即共晶碳化物周围。铸态290Cr26MoW耐磨白口铸铁的硬度由共晶碳化物数量和硬度以及基体中奥氏体和马氏体数量比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1.
马建平  张云鹏  杨迎东  王国良 《铸造技术》2007,28(5):631-634,638
针对磨钼矿用磨球的湿式磨损工矿条件,通过对高合金白口铸铁进行成分设计、材料制备以及相应的性能测试和组织观察,分析了不同配比的Cu和V对高合金白口铸铁铸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Cu和V含量对高合金白口铸铁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影响不同.含量为1.0%的Cu和V的该合金(12.0%Cr),其碳化物呈现短杆状、块状,均匀弥散分布于基体中,材料的硬度、冲击韧度和耐腐蚀磨损性能得到有效提高,相对耐磨性比不含Cu、V的普通高铬铸铁(18.0%Cr)约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2.
李秀兵  方亮  高义民  邢建东 《铸造技术》2005,26(5):363-365,368
本文研究了在三体磨损条件下,WC颗粒增强Cr系白口铸铁表层复合材料的三体磨损性能;并与相应的Cr系白口铸铁的三体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铸态去应力处理时,Cr系白口铸铁随着金属Cr含量的增加,其耐磨性有所增强.Cr含量从2%增加到26%,相对耐磨性从1增加到1.39,而复合材料相对于基体材料的耐磨性提高到了6以上;硬化态去应力处理时,Cr系白口铸铁随着金属Cr含量的增加,其耐磨性略有增强.Cr含量从2%增加到26%,相对耐磨性从1增加到1.29,而复合材料相对于基体材料的耐磨性提高到5以上.可见,为了提高Cr系白口铸铁材料表层的耐磨性能,采用WC颗粒增强Cr系抗磨白口铸铁表层复合材料的途径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心铸造制备两种高铬合金铸铁气门座圈.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和扫描电镜(SEM),对气门座圈铸态及热处理态后的试样物相组成、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高铬合金铸铁气门座圈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前高铬合金铸铁主要为由...  相似文献   

14.
李秀兵  方亮  高义民  邢建东 《铸造》2005,54(5):470-474
系统研究了在三体磨损条件下,WC颗粒增强Cr系白口铸铁表层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并与相应的Cr系白口铸铁的抗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铸态去应力处理时,Cr系白口铸铁随着金属Cr含量的增加,其耐磨性有所增强;Cr含量从2%增加到26%,相对耐磨性从1增加到1.39,而复合材料相对于基体材料的耐磨性提高到了6以上.硬化态去应力处理时,Cr系白口铸铁随着金属Cr含量的增加,其耐磨性略有增强;Cr含量从2%增加到26%,相对耐磨性从1增加到1.29,而复合材料相对于基体材料的耐磨性提高到5以上.可见,为了提高Cr系白口铸铁材料表层的耐磨性能,采用制备WC颗粒增强Cr系抗磨白口铸铁表层复合材料的途径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盐浴等温淬火对高合金白口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张云鹏  马建平  雷宏 《铸造技术》2007,28(10):1305-1308
研究了盐浴等温淬火对高合金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盐浴淬火,高合金白口铸铁共晶碳化物形态及分布基本没有变化,基体组织是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转变产物;盐浴等温淬火可提高高合金白口铸铁的冲击韧性及耐磨损性能。随着盐浴等温淬火温度的提高,高合金白口铸铁冲击韧性、硬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Wear resistance of high Cr white cast irons can be improved by means of heat treatment. This type of cast iron alloy may present a microstructure with retained austenite. The amount of retained austenite changes with the applied heat treatment, which will have an influence on wear proper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everal parameters such as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temperatures and subzero treatment in the wear performance of the high Cr white cast iron Nb alloy. In this way, the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using pin-on-disc abrasion test. The worn surface was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main wear mechanisms were identified. The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was also performed with carbide identification. This Fe alloy has proven to be good for applications in mining and alcohol-sugar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7.
Fe-C-Cr-Mn系亚稳奥氏体基耐磨铸造合金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乐阳  马永庆 《铸造》2000,49(3):152-155
亚稳奥氏体基加M7C3型共昌碳化物双相结构白口铁基铸造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高的冲击韧性。利用该理论开发了Fe-C-Cr-Mn系新型亚稳奥氏体基耐磨合金。通过滑动磨损试验发现,它们的耐磨性优于传统耐磨材料Cr25这种新材料的使用对节省能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