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综述了反相微乳液的形成机理、配制方法和目前利用反相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颗粒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乳液的配制及制备过程中影响纳米颗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具体的讨论,还对微乳液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具体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TiCl4为原料,在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掺杂铁的纳米TiO2粉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光衍射仪等对粉体的粒径、物相、形貌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通过粉体对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0.04?3 -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陈仕祥  刘红  王翠  彭秀达  王小华 《化工进展》2012,31(5):1052-1056,1064
以无机物聚合硅酸为硅源、硫酸钛为钛源,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SiO2/TiO2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对SiO2/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SEM、FTIR、XRD和BET等技术手段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SiO2和TiO2颗粒之间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Ti-O-Si键,从而抑制了TiO2粒径的增大,延缓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对甲基橙等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SiO2/TiO2的光催化活性并非随着TiO2的含量增加而提高,当硅与钛物质的量比为1∶1并在160℃的温度下水热合成2.5 h时,SiO2/TiO2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15 min后对甲基橙的脱色率为85.5%,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TiO2相比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更大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刘德峥 《化工进展》2002,21(7):466-470
综述了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并对微乳液的配制及制备中影响纳米微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纪红  杨红健 《河北化工》2004,27(6):16-17,21
微乳液是一种具有热力学稳定性的单分散体系,其分散质点为纳米量级,它能够为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理想微环境:介绍了微乳液的性质以及利用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原理和方法,并讨论了利用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7.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朝晖  戴伟  傅吉全 《化工进展》2008,27(4):499-502
介绍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工艺过程,阐述了微乳液法制备负载型纳米催化剂、无载体型纳米催化剂、分子筛及载体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影响催化剂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评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氨水体系配制反相微乳液,在碱性条件下正硅酸乙酯在反相微乳液中发生受控水解,合成了具有无定形结构的球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FT-IR)、X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尺寸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改变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可以得到不同粒径(50~110nm)、不同粒度分布及不同分散程度的球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随着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中体积分数的增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团聚程度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为20%时,所合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最小(50nm),粒度均匀且呈现出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9.
与粉体催化剂相比,薄膜催化剂具有操作简单、回收便利、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实验分别利用微乳液法和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在锌箔基底上制备了ZnO多级结构微米花以及ZnO微米棒2种结构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溶液为研究体系,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考察了2种薄膜催化剂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性能。实验表明:微乳液法制备的ZnO多级结构微米花薄膜催化剂与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的ZnO微米棒薄膜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在紫外光(300W)照射下,微米花薄膜催化剂3h可使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7%,远高于微米棒薄膜催化剂的87%,微米花薄膜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其降解率只从最初的97%降到90%,具有较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CTAB/正丁醇/正庚烷/NH.3H2O和CTAB/正丁醇/正庚烷/TiCl4反相双微乳液方式制备纳米TiO2,且采用SEM和FI-IR等分析手段对纳米TiO2的粒径、物相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CTAB6.83g,正丁醇8.54mL,正庚烷30mL,2.4mo.lL-1的NH.3H2O6mL,0.6mo.lL-1的TiCl43mL的条件下,可以制备纳米TiO2。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常见紫外纳米屏蔽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紫外屏蔽材料常见的制备方法,并阐述了纳米ZnO、TiO_2、CeO_2及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综述了纳米紫外屏蔽剂在PMMA塑料制品、纺织品、化妆品、颜料及涂料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纳米紫外屏蔽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结合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单体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纳米聚苯胺纤维特有的小尺寸效应,从制备方法综述了近年来纳米聚苯胺纤维的研发。根据不同方法的优势及不足,重点介绍了电化学法、生物化学法、超声波合成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辅助法和综合法。阐述了纳米聚苯胺纤维的市场前景及需求,并指出了纳米聚苯胺纤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乳液的结构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延平  孙新波  赵德智 《辽宁化工》2004,33(2):96-98,116
系统阐述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相态、制备方法,并就微乳液在3次采油、纳米材料制备、有机化学反应、聚合反应、催化、分离过程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微乳液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毛树红  王润平  王艳  刘军  段秀琴 《辽宁化工》2010,39(11):1162-1165
纳米膨润土的加入能显著提高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因而在涂料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综述了纳米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胜利  文九巴  顾永军  陈海云  秦启宗 《化学世界》2005,46(11):693-695,700
无机固体电解质又称快离子导体,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低的电子电导率和较小的活化能,还具有机械强度高,承受温度范围宽,化学稳定性好,作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超长的储存寿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玻璃态硫化物快锂离子导体具有高达10^-3s/cm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而备受青睐。综述了玻璃态硫化物快锂离子导体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芳基硫醚、二芳基硫醚、烯基硫醚、炔基硫醚、炔丙基硫醚为例,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各种硫醚的合成研究进展,报道了化学家们在合成硫醚这一领域里的合成方法。这些合成方法应用了许多过渡金属催化,包括Pd,Cu,Ni,Co,Fe和Rh等等,也包括应用了无机盐,并对硫醚合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聚苯胺,并将其与活性炭混合制备聚苯胺/活性炭电极。用透射电镜对聚苯胺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及恒流充放电法对所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球形聚苯胺的粒径在30~40nm之间,所制得的电极比容为610.3F·g-1(0.5mol/LH2SO4),显著高于纯活性炭电极的比容171.2F·g-1;在5mA·cm-2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000次后比容为首次放电比容的71.3%;这表明纳米聚苯胺的加入能显著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用此组装的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也优于用纯活性炭组装的对称型超级电容器,表明纳米聚苯胺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 l-gel)法制备了掺杂锡离子的纳米T iO 2粉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粒径、物相、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通过粉体对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5%Sn4 -T iO 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乙二亚甲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EbCDAB)/正己醇/水微乳体系制备纳米TiO2,通过TG、XRD、FTIR和TEM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以降解甲基橙为探针反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与P25对比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形成的微乳体系制备的样品相比,EbCDAB体系制备得到的产物平均粒径小,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晶型稳定性,经700℃焙烧后仍能保持良好的锐钛矿相;经500℃焙烧后的样品光催化活性均比P25高,当m(正己醇)∶m(EbCDAB)=6∶3时,样品粒径最小,光催化性能最佳,反应60min后,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82.6%。  相似文献   

20.
秦承宽 《河北化工》2009,32(12):2-4,68
介绍了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模型和形成理论;介绍了W/O型微乳液在制备纳米粒子方面的应用,并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纳米粒子的表征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