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聚合物驱不单是三次采油方法,二次采油更为有效。1974~1988年间的研究发展十分兴旺,后因油价问题日见衰落。中国的大庆油田和法国的Courtenay油田在这段时间的成功应用证明聚合物驱潜力巨大。作者指出不能单纯看待油价问题,要注意遵守严格的筛选标准。研究工作要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针对高温高盐,二是针对低渗透率。随着十年来的产品要新和工艺进步,聚合物驱方法将来肯定会兴旺起来。  相似文献   

2.
国外聚合物驱油现场试验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方法中的地位根据美国政府能源部(DOE)、国家石油委员会(NPC)、技术评价局(OTA)和一些石油公司的研究,使用通常的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方法,美国的原油地质储量(约为730亿立方米)将有三分之二,即大约477亿立方米无法采出。埃克森公司认为,  相似文献   

3.
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Ⅱ油组属于普通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薄、非均质严重、地下原油粘度大。经过20多年的水驱、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开发后,油藏采收率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二次聚合物驱采用井网调整技术、注采参数优化技术、全过程调剖技术、动态调整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矿场应用效果。实践表明二次聚合物驱能较好地改善该油藏的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Ⅱ油组普通稠油油藏二次聚合物驱是国内第一个开展二次聚合物驱的单元,其成功经验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庆高新区华龙祥化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不含甲醛、丙烯醛的聚合物驱油(聚驱)杀菌剂,在大庆油田应用,杀菌效果显著。随着今后国内各大油田二次采油、三次采油技术的推广,这种聚合物驱油杀菌剂将成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杀菌效果理想的油田化学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驱替试验能够预测用于流度控制的化学驱的矿场采油动态。3个把矿场结果与室内岩心驱替结果进行比较的例子是(1)在Saskatchewan西南进行的大型聚合物驱先导性试验,该先导性试验包括5口注入井和13口采油井;(2)涉及到25口井(其中有7口注入井)的碱-聚合物驱;(3)在怀俄明油藏用6口采油井和1口注入井进行二次采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驱。室内结果和矿场结果的比较是以含油率和采油动态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即首先进行水驱加密调整挖潜,将二次采油与三次加密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水驱二次采油,然后在适当时机转入三次采油。试验区于2006年进行水驱开采,2012年以后实施三元驱采油。试验区内共部署开发井204口,其中采油井115口,注入井89口,全部新钻开,地面系统需进行相应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7.
确定剩余油分布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准确地估算剩余油的饱和度及其分布对于估算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开采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三次采油工程进行评价是基本的先决条件,对于储层,含油饱和度10%孔隙体积的误差对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影响不大,但对于三次采油是不允许的。一般估计用常规的开采方法只能采出储层中原油的三分之一左右。余下的三分之二则留在储层中,这些原油的最终采收率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8.
特.  ВЮ 《断块油气田》1996,3(5):48-52
阐述了合成生物聚合物--外多聚糖的物理化学特征,在添加少量的外多聚糖,在pH值为8.3 ̄12.4范围内,石棉悬浮液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国外实践证明,外用聚糖聚合物在油气开采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尤其适用于二次采油,作为注入液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三次采油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与二次采油相比,它借助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提高驱油的波及体积和效率。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的化学驱在技术、规模、效果等方面均已走在世界前列。通过近30个矿场的试验和推广表明,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10%,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5%~20%。1997年,中国聚合物驱增油量达303×104t,预计“九五”期间将增油1500×104t。中国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和陆相生油,预测二次采油的平均采收率为34.2%,近百亿吨储量留在地下。这一条件为中国的三次采油提供了巨大潜力。今后,中国的三次采油要在驱油机理、深化对油藏的认识、降低驱油剂成本和用量、先期深度调剖、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加强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石油探明储量的265亿t左右中,大庆油田占23%。随着大庆油田的长期开发,依靠一次采油(自然采油)和二次采油(水驱采油)所采出的石油已远远不能达到我国探明储量的标准。自主开发驱油用“三采”主剂是大庆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一个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田正面临井网的三次加密,开采对象是一次加密和二次加密未动用的所有油层,二次加密后的剩余油决定了三次加密的不均匀性,且在层系上不具有独立性。聚合物驱的井网开发过后,还有相当一部分油层未能进行三次采油,有必要进一步开发。分析了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单独开采的缺陷,介绍二者结合的可能方法,并通过数模对各种可能的结合方法进行模拟,结果证明三次加密与三次采油相结合是可行的,更有利于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依据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理论,结合油田生产实际,探索研究了弱凝胶与微生物调驱联作技术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弱凝胶与微生物茵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具备技术联作的可操作性,该项技术将会成为二次采油向三次采油过渡的技术先导,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也为发展三次采油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简称“2+3”提高采收率技术)是指在充分调剖,充分发挥二次采油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该技术由两项技术组成,即充分调剖技术和有限度三次采油技术。前者有两个技术关键:一个是调剖充分程度的判别,另一个是堵剂系列的建立。后者也有两个技术关键:一个是高效驱油剂配方的筛选,另一个是驱油剂用量的优化。文中重点介绍了上述技术关键的研究结果,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提出了用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充满度判别调剖充分程度的标准和在有限度三次采油中注入0.02Vp的量化指标。此技术已在老河口油田的试验井组和蒙古林油田的试验区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的开发阶段划分,对三次采油方法在中、低含水期相机“插入”而不是等到高含水期才用,提出了新的认识;对制约三次采油经济效益的因素,从战略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新疆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Crude terephthalic acid (CTA) as a chemical compound is used for flooding here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 because of its availability and economical aspects and higher efficiency. Crude oil samples from an Iranian oil field were used during the flooding tests. Sand packed models using two different sizes of sand mainly 50 and 100 meshes were employ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water flooding and CTA flooding as a secondary oil recovery process revealed that the oil recovery factor was improved by 10% OOIP when CTA after water flooding was used in secondary state. The effect of various injection rates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emical solutions on the recovery factor have been checked. Besides, experimental results improved the surfactant behavior of the CTA solution in wate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oil recovery factor increased by 5% OOIP when SDS solution was used in tertiary stat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laboratory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round 10 bars.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通过技术探索、研究试验、工业化推广和新驱油体系技术攻关,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胜利油区老油田持续稳产的主导技术,截至2006年3月,累计增产原油达到1150万t。经过多年攻关研究,发展了化学驱油理论,胜利油田化学驱由单一的聚合物驱发展为多个复合驱油体系,并形成了具有胜利油田特色的化学驱配套技术。目前,胜利油田三次采油面临着聚合物驱优质资源接替不足、三次采油技术接替难度大、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及已实施化学驱单元的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需要增强化学驱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强化储备技术攻关、拓宽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空间,抓好注聚项目管理、提高降水增油效果,强化先导试验研究、加快三次采油技术接替。参15  相似文献   

17.
桩西古潜山超低压碳酸盐岩油藏钻井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东部古潜山地层典型地质结构特点 ,从地质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古潜山地层储层油气性和二次(三次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该区二 (三 )次开发 (阶段 )中提高油气采收率 ,进一步开发剩余油区、死油区等可以借鉴的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田的开发方式决定着油气采收率的高低,该文从这个高度出发,阐明了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的本质特征,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油田开发方式。油田开发的历史,也是油田开发方式不断发展、不断革命的历史。从人类社会对于石油的需求以及油田开发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三次采油将成为21世纪普遍工业应用的主导开发方式。这是因为三次采油作为一种开发方式,它可以把油气采收率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是二次采油(注水开发)所不可能达到的。实现开发方式的转变(革命)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也应该成为当务之急,三次采油是对废弃储量的再利用,应减免资源税。在管理层,应对人才、资金、装备等方面加强投入或引进,采取激励科研人员的政策,对有前途的“不成熟技术”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9.
轻质油油藏注空气是行之有效并且正在兴起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适用于注水后期油藏的三次采油,尤其适用于注水困难的低渗透油藏的二次采油.轻质油油藏注入空气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发生自发点燃(或引导至高效的氯化反应)是当前现场操作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根据轻质原油低温氧化动力学原理,推导出轻质油油藏注空气自发点燃延迟时间预测模型及其...  相似文献   

20.
以生产十二烷基苯的副产物重烷基苯为原料,用适当改进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生产装置可以制备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干燥、SO3发生、磺化、老化与水解、尾气处理、中和复配等步骤。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重烷基苯的组成较为复杂,导致影响因素的复杂化;通过对原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及对生产装置各个单元设备的适当改进,生产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可使国内油田的原油与注入液之间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级)。应用实例表明,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优良的性能及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