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光学显微镜、DTA分析、X射线衍射,研究了新型Al-1Mg-0.8Si-xCu合金的均匀化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添加0.5%Cu元素合金的理想均匀化处理工艺为450℃×4 h+550℃×12 h,该工艺适用于元素含量不大于1.05%Cu的成分合金。  相似文献   

2.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均匀化制度对Al-Mg-Si-Cu合金铸态微观组织和挤压型材粗晶层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均匀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半连续铸造铸锭的枝晶偏析和弥散相分布。当均匀化制度为530℃×6 h时,合金非平衡共晶相溶解效果以及晶内弥散相的数密度分布较好,综合效果最佳;同时,挤压型材粗晶层厚度最小可达29μm。  相似文献   

3.
2124铝合金的均匀化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差热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2124铝合金铸态与均匀化态的显微组织演化和成分分布.结果表明:2124铝合金的铸态组织枝晶偏析严重,在晶界存在很多低熔点共晶相,合金中元素Cu,Mg和Mn在晶内及晶界分布不均匀;经过均匀化处理后,2124铝合金组织中的非平衡相逐渐溶解,各组元分布趋于均匀;该合金的过烧温度为504 ℃,最佳均匀化制度为(490 ℃,24 h),该制度与均匀化动力学方程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7850高强铝合金的均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7850高强铝合金铸态和均匀化态的显微组织与成分分布,确定了实验合金一级均匀化后的过烧温度及二级均匀化工艺。结果表明:实验合金经465℃,24h均匀化后的过烧温度为480℃,其最佳二级均匀化退火工艺为随炉升温到465℃保温24h,再随炉升温到475℃保温4h;实验合金经二级均匀化处理后,成分均匀,残留共晶很少,基体上析出大小适中及分布均匀的Al3Zr质点。  相似文献   

5.
6.
应用金相显微镜和SEM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后6061铝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铸态组织晶界上有较多的粗大析出相粒子。经过均匀化处理后,晶粒尺寸显著增加。存在的网状非平衡相和枝晶组织也已经基本回溶至铝基体内,晶界上的粗大析出相粒子数量有所减少。SEM分析表明,铸态中存在的析出相粒子是细长针状的Al(MnFe)Si相,经过均匀化处理后,针状Al(MnFe)Si相开始分段断裂,部分回溶至基体内,残留部分表现出球化特征。该类析出相粒子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后续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7.
3004铝合金板带材是汽车制造业、制罐工业的主要材料。目前主要采用热轧生产,因此用铸轧法生产3004铝合金带坯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3004铝合金在熔铸过程中易产生偏析,轧制前必须进行均匀化处理。均匀化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均匀化温度和均匀化时间。本文研究了580℃的均匀化温度下,不同均匀化时间对铸轧板坯组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均匀化对Al-Mg-Si-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金相观察、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均匀化温度和时间及Mn含量对新型AL-Mg-Si-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温度的升高和Mn含量的增加均加快β-A1FeSi相向α-AIFeSi相的转变,α-AIFeSi相的数量随均匀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这一过程取决于合金中的Mn含量,仅依靠均匀化处理而不加入微量Mn,不能获得适宜形态的α-AIFeSi相颗粒.均匀化处理后,在空冷过程中析出粗大棒状Mg2Si(β)相,急冷后没有观察到此相.合金的拉伸强度降低,但急冷降低的程度要小于空冷.  相似文献   

9.
均匀化处理对6063铝合金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均匀化温度和时间对6063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由过饱和α-Al固溶体和非平衡共晶相组成;铸态合金进行均匀化处理,随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非平衡共晶组织逐渐消失,合金枝晶偏析逐渐消除;在495℃保温6h,过饱和基体析出Mg2Si相,温度升高到555℃,Mg2Si相完全回溶,针状β-Al9Fe2Si2完全转变为颗粒状α-Al12Fe3Si,同时基体中析出亚微米级AlFeSi和AlFeCrSi相。555℃保温6h退火处理是6063合金铸锭较适宜的均匀化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金相观察、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研究了均匀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高品质6061铝合金中第二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均匀化过程中Mg2Si在560℃×9 h已经完全回溶,而α(Al8Fe2Si)相和β(Al5FeSi)相在560℃×24 h仍未发生回溶,升高均匀化温度,经600℃×9 h均匀化,铝合金已经发生过烧,而AlFeSi相仍不发生回溶,说明其在均匀化过程中是不发生回溶的。6061铝合金适宜的均匀化工艺为560℃×9 h。  相似文献   

11.
《铸造技术》2015,(2):342-343
以电缆用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均匀化退火工艺条件下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均匀化退火温度为450℃时,非平衡相逐渐溶于基体,成分趋于均匀,有效地改善了铸锭的组织和性能。电缆用铝合金的最佳均匀化退火工艺为450℃×24 h。  相似文献   

12.
对半连续铸造3003铝合金铸锭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均匀化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及双臂电桥考察了合金中第二相的变化。借助于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均匀化处理前后合金的动电位阳极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曲线以及环形阳极极化曲线,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腐蚀后的形貌,用于研究均匀化处理对3003铝合金铸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连续铸造3003铝合金经不同温度均匀化处理之后,第二相发生明显变化,并且第二相的数量、分布及形貌对合金的耐蚀性有着重要影响。第二相越多,则合金的耐蚀性越差;第二相分布越均匀则合金耐蚀性越好;粗大而尖锐的第二相相对于球化第二相降低了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Al-Mg-Si-Cu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以及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对一种新型A l-Mg-Si-Cu合金(A l-1.2%Mg-0.9%Si-0.6%Cu)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较为理想的热处理制度是550℃×2h固溶处理后水淬,人工时效制度为双级时效185℃×2h+200℃×1h。热处理后,试样抗拉强度可达到340MPa以上,硬度可达到105HB以上,伸长率在12%以上,析出相呈细小弥散状分布,对合金有很高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马成国  桑玉博 《热加工工艺》2012,41(24):205-207,210
对5083铝合金的均匀化退火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465℃×35h均匀化退火的5083合金组织中残留相有(FeMn)Al6和少量的β(Mg2Al3),揭示了均匀化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低频电磁场半连续铸造工艺制备Al-Mg-Si-Cu铝合金铸锭,研究了低频电磁场对Al-Mg-Si-Cu铝合金铸锭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低频电磁场可以细化Al-Mg-Si-Cu铝合金铸锭的晶粒组织,减轻晶内元素的偏析程度。与常规半连续铸造相比,施加频率为20 Hz、电流为120 A的交变电磁场后,铸锭中的等轴晶组织增多,枝晶状组织减少,晶粒尺寸变得更加细小,铸锭边部和中心平均晶粒尺寸由常规半连续铸造的170和259μm分别降至133和187μm,同时有利于提高溶质元素在晶内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溶质元素的偏析。此外,低频电磁场的电磁振荡使得液穴内部温度场和流动场更趋均匀,溶质元素分配系数增大,结晶区间变小,抑制了树枝晶的生长,促进了Al-Mg-Si-Cu合金半连续铸锭中非枝晶组织的形成和溶质元素的强制固溶,并且抑制了溶质元素的偏析。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熔体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介绍了铝合金熔体中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原因,综述了常用铝合金熔体净化技术的原理,阐述了铝合金变质和晶粒细化的机理,分析了常用变质剂和晶粒细化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整体式铝合金轮毂的合金处理及其铸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l-Si系铸造铝合金在铝合金轮毂的铸造中应用广泛,合金的成分控制及其晶粒细化、变质处理等工艺对合金性 能影响甚大。从合金处理、铸造方法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提出较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种Al-Mg-Si-Cu合金的铸态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艳丽  潘琰峰  郭富安 《铸造技术》2007,28(11):1489-1493
采用金相显微镜(O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Al-0.44Mg—1.15Si-0.32Cu-0.11Fe-0.11Cr-0.07Mn合金的铸态、均匀化组织,并对合金在凝固过程及均匀化退火后形成的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中主要存在α—Al、Mg2Si、Si、β-Al5FeSi、α-Al(MnCr)FeSi、CuAl2和Al5Cu2Mg8Si6(Q)等相。均匀化退火后,Mg2Si、CuAl2和Q相消失,Si相聚集分布在晶界处。同时针状的β-Al5FeSi转变为颗粒状α-Al(MnCr)FeSi相,材料的组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郭信镐 《表面技术》2001,30(5):10-10,14
研究了铝及铝合金直接电镀新工艺(非接触体),讨论了影响铝及铝合金镀层的几大因素,并对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硬度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双辊铸轧AZ31B镁合金薄板的成形性能,在不同退火温度(300、350、400℃)和保温时间(1、2、3 h)下对铸轧AZ31B镁合金薄板进行均匀化退火试验.结果表明,均匀化退火后板材的铸轧态组织基本消除.第二相Mg17Al12呈细小的颗粒状均匀分布在α-Mg基体中,合金塑性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均匀化退火后板材的组织与性能,确定了最佳的退火工艺为400℃×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