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油墨炸药的粒度对其传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江  杨振英  安瑱 《含能材料》2005,13(3):155-157
研究了油墨炸药的粒度大小、粒度分布对爆炸逻辑网络临界传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炸药粒度及分布、组分混合均匀性对爆炸逻辑网络的传爆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达到油墨炸药质量控制的目的,分析了炸药粒度及分布对爆炸逻辑网络传爆性能的影响,对油墨炸药的稳定性进行了试验,并对油墨炸药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小粒度、单峰、窄分布的油墨炸药丝网印刷适应性好,用其印制的炸药线具有较高的逻辑传爆可靠性;油墨炸药贮存1a后性能变化不大;可采用连续重结晶法获得粒度小、分布窄的细化炸药.  相似文献   

3.
炸药粒度对爆轰传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HMX炸药在不同密度下的传爆能力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炸药晶体尺寸对爆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炸药粒度的减小,临界直径减小,爆速增大。  相似文献   

4.
黑索今粒度及粒度级配对高分子粘结炸药冲击波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小隔板试验(SSGT)测定了主体炸药黑索今(RDX)粒度和粒度级配对不同密度的RDX/F2641(95/5)高分子粘结炸药冲击波感度的影响,RDX粒度范围为1~150 μm,试验的炸药密度为80%、90%和95%理论密度。结果表明随RDX平均粒度的增大,混合炸药冲击波感度提高,但不同密度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主要反映了炸药粒度对热点点火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 SSGT小隔板试验测定了主体炸药 HMX粒度和粒度级配对塑料粘结炸药冲击波感度和爆炸输出能量的影响 ,研究的 HMX粒度范围为 1~ 1 50 μm,试验的混合炸药密度为 90 %和95.5%的理论密度。初步揭示了主体炸药粒度及粒度级配对混合炸药的冲击波感度和爆炸输出能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传爆药及混合炸药中主体炸药粒度的选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粒度对硝胺类炸药烤燃热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硝胺类炸药的粒度对其烤燃热感度的影响,采用喷射细化法和滴加法,分别制备了三种粒度(亚微米、微米、数十微米)的黑索今(RDX)、奥克托今(HMX)、太安(PETN)粉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按照GJB772A -1997方法608.1在自制的慢烤装置中对其进行了烤燃(c...  相似文献   

7.
高纯HNS粒度对冲击片起爆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爆炸箔冲击片试验研究了高纯HNS粒度对其冲击片起爆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粒度HNS的冲击片起爆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高纯HNS粒度的减小,药剂窄脉冲起爆能量(电压)随之降低;得到了HNS粒度对冲击片感度影响的半经验公式,为以后高纯HNS的冲击片起爆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8.
陶鹏  何得昌  徐更光 《火工品》2004,(4):23-25,30
本文通过高速撞击流技术制备出了超细RDX颗粒,研究了撞击压力和次数对RDX颗粒粒度及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撞击压力和次数对RDX颗粒粒径及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适当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度窄分布的超细RDX。当撞击压力为120MPa时,RDX颗粒的有效平均直径可达79.6nm。  相似文献   

9.
雾化介质对无铅焊锡粉末形貌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超音速雾化制粉装置,研究不同雾化介质对SnAgCu系无铅焊锡粉末有效雾化率、粒度分布及球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雾化条件下,氦气雾化粉末具有最高的有效雾化率,最佳的球形度、表面光滑度及粒度分布;氮气雾化的粉末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与氦气、氮气相比,氩气雾化粉末综合性能较差;空气雾化粉末雾化率较高,但粉末较粗、表面粗糙。  相似文献   

10.
点火药粒度变化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点火药粒度变化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与激光衍射粒度仪测量了原料粒径,将4种不同粒度的Si粉分别与3.59μm的Pb3O4混合,制得无气体延期点火药Si-Pb3O4,进行了产品发火感度试验和作用时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i粉粒度的减小,产品发火感度升高,发火能量降低;产品作用时间缩短.并从理论上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炸药研究中的各种微波效应进行了综述,包括微波测试炸药性能的技术,应用微波进行炸药合成/制备/干燥/回收等,应用微波引发炸药等。分析了微波对炸药作用的基本原理,并从微波对炸药材料中各种组分的加热作用具有选择性出发,分析认为,微波引发炸药的过程仍遵循微波热点引发理论,可以解释微波有意/无意引发炸药的实验及其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铝粉粒度和铝氧比对含铝炸药在密闭空间内爆炸能量输出的影响,对铝氧比为0.45和0.99,铝粉粒度分别为50 nm、5μm和50μm的RDX基含铝炸药进行了内爆炸实验。采用多点平均降噪法对压力曲线进行降噪处理获得准静态压力,指数衰减近似法获得压力衰减系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用准静态压力(p_(QS))、压力上升时间(t_(QS))和压力衰减系数(ω)三个特征量来表征含铝炸药在密闭空间内爆炸的能量输出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铝氧比为0.45,含50μm铝粉的p_(QS)比含5μm和含50nm的分别高0.3%和0.7%;相应的t_(QS)分别延长8.6 ms和10.0 ms。铝氧比为0.99,含50μm铝粉的p_(QS)比含5μm和含50 nm铝粉的分别高31.2%和31.9%,相应的t_(QS)分别延长9.3 ms和9.4 ms。铝粉粒度相同时,铝氧比为0.99的p_(QS)大于铝氧比0.45的p_(QS),t_(QS)亦是如此。对于任一铝氧比炸药,ω随铝粉粒度的增加而减少,对于同一铝粉粒度,ω随铝氧比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黄勇  潘昊  胡晓棉 《含能材料》2006,14(4):294-296
在数值计算平面爆轰波中,当爆轰波达到稳定状态时,数值计算结果要符合Chapm an-Jouguet理论。本文采用修正的JWL产物状态方程和Hybrid反应率,导出了钝感炸药PBX9502的人为粘性系数与空间步长的匹配关系。符合此条件时,爆轰波速度及声速点的状态———压力、密度及内能等符合C-J条件,几乎不受空间步长的影响,这样便可以使网格宽度加宽,利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陆明 《含能材料》2002,10(3):142-144
介绍了我国硝铵炸药的主要品种及发展趋势,探讨了硝铵炸药的主要性能及其在爆破工程中的作用,可为爆破作业选择合适的硝铵炸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测试常见火工药剂的静电积累量,探讨测试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静电积累量的影响。选取420~840 μm的石英砂为标准试样,在不同环境温湿度、滑槽材质、滑槽长度及倾斜角度、试样粒度和用量等条件下,对其静电积累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试样量越多,积累的电荷量越大; 静电积累量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温度越高静电积累量越大,湿度越大静电积累量越少; 静电积累量随粒度的增大而减小,可拟合成指数变化关系; 滑槽的材质,长度和倾斜角度对于静电积累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斯蒂芬酸铅、叠氮化铅、苦味酸钾以及高氯酸碳酰肼系列火工药剂的电阻率与静电积累量进行了测试。表明,这几种火工药剂均属于高电阻率的物体; 在所测药剂中,斯蒂芬酸铅的静电积累量最高; 添加了晶型控制剂糊精与聚乙烯醇的叠氮化铅静电积累值明显小于纯叠氮化铅,糊精与聚乙烯醇可以作为良好的抗静电剂使用。 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黑索今(RDX)基含铝炸药中铝粉的颗粒尺寸对炸药冲击点火的影响,以及建立该含铝炸药冲击点火的细观反应速率模型,开展了含铝炸药冲击起爆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设计5 μm、 16 μm、40 μm和100 μm不同铝粉粒径,具有相同组分配比和RDX颗粒尺寸的4种炸药配方,对4种RDX基含铝炸药进行了冲击点火起爆实验;通过合理假设,提出RDX基含铝炸药的细观点火模型,并在考虑点火增长的基础上,完善细观反应速率模型,利用细观反应速率模型和含铝炸药的I&G模型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100 μm、 40 μm、 16 μm和 5 μm粒径铝粉含铝炸药,铝粉在CJ面前的反应度分别为0.80%、2.45%、3.20%和4.15%;随着RDX基含铝炸药中的铝粉尺寸减小,铝粉在CJ面前的反应速率增快,炸药中的前导冲击波传播速度变快且压力峰值增高,压力峰值的出现时间与前导冲击波到达时间的间隔减短,炸药的冲击感度提高;与I&G模型相比,细观反应速率模型计算的压力历史与实验结果更为吻合;细观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较大尺寸颗粒铝粉(铝粉尺寸大于炸药颗粒尺寸的1/10)的反应特征,对于100 μm和40 μm铝粉粒径含铝炸药,模拟计算每个拉格朗日位置的前导冲击波到达时间、压力峰值时间和压力峰值等参量与实验结果相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7.
陆明  吕春绪 《含能材料》2001,9(2):94-96
给出了几种主要粉状铵梯油炸药的物化参数,在不改变原材料成本情况下利用粉状铵梯炸药配方设计的数学模型,另行计算出几种粉状铵梯油药的理论配方。将理论计算配方与现有粉状铵梯油炸药配方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改进配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交叉变异的混合遗传算法训练的BP神经网络,根据三维数据建模和炸药的分子量、氧平衡以及装药密度,构建了一个3-4-1型的炸药爆速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炸药的爆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有关文献的实验值接近,绝对误差为±7%;也说明了炸药的分子量,氧平衡和装药密度等相关参数与其爆速具有一定的可类推性。  相似文献   

19.
To understand the aging effects on detonation performances of explosives,an accelerated aging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explosives were analyzed.Based on the thermo-gravimetric(TG) curves of explosives under the heat rate of 5,10 and 20 K·min-1,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activation energy,pre-exponential factor,mechanism function and kinetic equation of the explosives were calculated by Ozawa's equation and decomposition extents.Then,according to the derived kinetic equation,the density,composition and heat 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