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力推广电力线上网的中电飞华公司称电力线上网已经得到信息产业部“默许”,但专家依对这项技术的商业性、大范围普及应用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3.
陆富琪 《信息网络》2004,(11):13-15
小灵通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从2002年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截止到2004年9月,中国电信小灵通用户总数超过4000万,超过本地电话用户总数的五分之一。小灵通已成为拉动中国电信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4.
蒋耀平 《信息网络安全》2006,(12):I0002-I0002
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八亿,达到8.0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68亿户,主线普及率达到28线/百人;移动电话用户4.37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2.7部/百人。为加快农村通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部近两年积极推动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全国通电话行政村比重已达98%,全国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的省区市达到16个。[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徐保卫 《信息网络》2004,(11):20-21,38
小灵通英文简称PHS(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即无线市话业务。它以无线的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使用固定电话的交换设备和号码资源,使传统的固定电话可以在网络覆盖区域内携带使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听、拨打本地网电话和国内、国际长途电话,是市话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络》2008,(1):9-9
近日中国电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电话收音机”业务。使用中国电信固定电话或小灵通的用户,可以拨通118970,收听和定制不同电台的节目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前.固定电话业务仍然是中国电信的主导业务之一,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发展增值业务和促进其他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然而,固定电话业务的发展现状却令人十分担忧。“增量上不去.存量保不住”成了当前企业十分头疼的问题。那么,固定电话发展面临着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固定电话业务的效益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利用率越来越高,联系范围越来越广。然而,大家最早依赖的通信工具电话,发展速度却日趋缓慢,业务收入增长事逐年下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从2003年10日超过固定电话(26330.5万户),达到26869.3万户,这个差距可能逐年加入。这种与信息时代发展步伐极不协调现象的出现,在全球范厨内,引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与网络》2006,(12):34-35
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正高速向前发展,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4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量,2005年10月移动用户总数达到了3.83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9.1部/百人,已居世界首位。移动电话用户中,预付费用户的数量占整个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一半以上,而且,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预付费用户的增长。预付费用户越来越受到电信运营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电信增值服务商已经看到预付费业务的巨大前景并将它列入战略重点。随着我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逐渐提高,新出现的预付费用户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用户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和测试,视得安罗格朗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700-1868在2月正式开通。今后,视得安罗格朗广大客户的故障申告、业务咨询、投诉建议乃至传真服务均可通过400-700-1868一网打“进”。 视得安罗格朗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产品和服务,拥有业内最为完善的、覆盖全国各地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服务永无止尽,视得安罗格朗覆盖全国,功能强大的400-700-1868呼叫热线正式开通,全国各地客户无论是通过固定电话、小灵通还是手机均可拨打400-700-1868,选择您所需要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王星明 《信息网络》2005,(10):35-36,41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通信资费的逐步下调,广大消费者在享受固定电话优质、高效和“小灵通”便捷、实惠的基础服务的同时,正越来越被日渐流行的灵通短信、网上游戏、视屏点播、电话交友聊天等电信增值业务所吸引。电信增值业务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并逐渐得到用户认可。据有关部门资料分析,21世纪前20年电信增值业务每年增幅将达到20%以上,将成为电信业务新的增长点。专家们预测,到2020年电信增值业务收入的比重将达到电信业务总收入的35%左右,成为电信业务收入构成中的主力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