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红色素产生菌粘质沙雷氏菌D菌株经LB平皿培养后,采用乙醇时其红色素进行浸提.研究温度、光照、金属离子、pH、氧化剂及还原剂对该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色素对温度、pH 5~10、H2O2和Na2SO3具有稳定性,但对紫外光照比较敏感.此外,Ca2+和Mg2+对该色素有保护作用,K+和CO2+对其消色作用明显.该红色素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对油葵籽壳红色素的提取条件以及温度、pH、光照、常用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对油葵籽壳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1:20(g/mL)、50℃恒温、30%乙醇(pH2.0)、浸提60min,采用三次浸提,提取得率可达96.76%。色素在pH值2~6,温度65℃以内比较稳定;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K+和Ca2+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而Cu2+、Al3+、Fe3+、Sn2+和Ph2+对该色素有较大影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因此,油葵籽壳红色素作为食用色素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内生菌有产生活性物质的潜力,是天然功能色素的潜在来源之一。文章从温度、p H、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与还原剂、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探究铁皮石斛内生菌H1B1所产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红色素对温度、自然光较为稳定,对紫外线敏感;该色素在p H≥7环境条件下色素稳定性高且有增色效应;金属离子中,K~+、Mn~(2+)、Mg~(2+)、Co~(2+)、Al~(3+)、Cu~(2+)、Na~+、Zn~(2+)对该色素有护色或增色作用,但Fe~(3+)和Ca~(2+)对色素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容易产生沉淀;Na Cl和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能较好地保持红色素色价的稳定性,且10%~15%的葡萄糖对其有明显的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4.
从温度、pH值、光照、氧化剂及还原剂、金属离子等方面研究WD02菌株所产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红色素在低于40℃条件下较为稳定;对光照较为稳定;在pHS~7环境下保存率较高,适用于微酸性食品的着色;该红色素对还原剂很稳定性,而对氧化剂非常不稳定;Cu2+、Zn2+、M2+、K+、Na+等金属离子对红色素有增色效应,而Fe3+、Fe2+和Ca2+等金属离子能破坏WD02菌株红色素水溶液稳定性并造成红色素损失.  相似文献   

5.
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的安全的食用色素,在食品行业应用广泛。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Cu2+、Ca2+、Mg2+、K+和Na+)以及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TR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色素TR溶液的光稳定性较差,在室外光照20h其色价保存率仅为49.9%,室内光照和避光对溶液色价影响不明显;溶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20℃下加热1h其色价保存率为82%以上;pH在3~11范围溶液稳定性好,无沉淀产生并且色泽明亮;Fe2+影响能使溶液有少量沉淀产生,其他金属离子影响小;食品添加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对溶液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朝天椒中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朝天椒辣椒红色素特征吸光值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其在不同光照、温度、pH、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防腐剂和蔗糖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朝天椒辣椒红色素对热稳定;糖溶液、氧化剂、防腐剂和低浓度还原剂对其影响较小;对太阳光敏感;在pH<2条件下不稳定;金属离子中Ca2+、Na+、K+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并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Al3+和Ba2+对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Cu2+、Fe3+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或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
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皮白肉火龙果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探讨不同萃取剂、料液比、时间、温度、pH对其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温度、pH、光照、糖浓度、盐浓度、金属离子及氧气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果皮色素最适提取工艺条件:萃取剂为蒸馏水,料液比1∶20(m∶V),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30℃,提取pH 6.火龙果红色素的热稳定性差,温度越高越不利于色素稳定;pH在5~6时色素最稳定;光照和氧气都可降低色素的稳定性;糖和食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显著;Ca2+可降低色素的稳定性,Zn2+有护色作用,K+、Fe2+、Mg2+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红苋菜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了红苋菜玫瑰红色素在不同pH、温度及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及金属离子和氧化剂、还原剂等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3≤pH≤11条件下较稳定,热和日光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抗坏血酸、葡萄糖、蔗糖、淀粉、防腐剂、几种金属离子对该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有些还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色素对Fe3+、Fe2+、A13+、强酸、强碱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以姜黄为原料,研究了温度、光照、pH常用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对姜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姜黄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光、pH、食盐浓度及金属离子Fe3+、Ca2+、Cu2+、Fe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柠檬酸、抗坏血酸、山梨酸钾、蔗糖浓度对其影响不大;且该色素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和抗还原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洋葱醇溶性色素的稳定性,本实验采用75%的乙醇浸提洋葱,研究了pH、温度、光照、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对洋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洋葱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较碱性条件下稳定;洋葱色素可以耐受较高温度;洋葱色素对日光和紫外线均不稳定;洋葱色素对氧化剂有较好的耐受力,还原剂中Na2SO3、抗坏血酸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但FeSO4·7H2O对该色素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洋葱色素对金属离子K+、Ca2+、Mg2+、Al3+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Cu2+、Zn2+、Fe2+、Fe3+对该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洋葱色素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基于无氮源察氏培养基,通过菌落观察、生长测量、分生孢子和闭囊壳计数及色价测定研究红光对安卡红曲霉(Monascus anka)GZU4577的调控及其与无机氮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无氮源添加时,红光对菌株GZU4577的径向生长和各色素的色价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促进了分生孢子和闭囊壳的生成(P<0.05);添加无机氮源后,红光对菌株GZU4577的影响机制发生改变:添加硝酸钠(NaNO3)后,红光显著抑制菌株GZU4577的径向生长和分生孢子、闭囊壳的生成(P<0.05),但对各色素色价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氯化铵(NH4Cl)后,红光只抑制菌株GZU4577的闭囊壳和各色素的生成(P<0.05)。添加硝酸铵(NH4NO3)后,红光显著抑制了菌株GZU4577的闭囊壳和分生孢子、红色素和黄色素的生成(P<0.05)。因此,红光对菌株GZU4577的调控与氮源存在与否及氮源种类相关。  相似文献   

12.
低产桔霉素红曲霉菌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部分红曲霉菌种的液态发酵液和固态红曲米中桔霉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 ,从中筛选了数株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种 ,重点对红曲霉ZK0A菌种生产的红曲米的色价及桔霉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 .连续培养 3批该菌种 ,所生产的红曲米色价高于 10 0 0U / g ,桔霉素质量分数低于5mg/kg.而另一株红曲霉ZH 12生产的红曲米 (色价 170 0U/ g)中桔霉素质量分数则高达 1g/kg以上 .对这两株红曲霉菌种的菌落形态进行了鉴定 ,初步认定这两株菌种都是紫色红曲霉 .  相似文献   

13.
以高产诱变株紫红曲霉M144为出发菌株,以红色价和色调为指标,对液态发酵生产红曲红色素的培养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首先采用析因实验设计确定液态发酵生产红曲红色素的红色价和色调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粉和豆粕粉是红色价的主要影响因子,玉米粉和MgSO4·7H2O是色调的主要影响因子,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52%,豆粕粉2.32%,MESO4·7H201.55%,K2HPO4·3H2O0.10%。在此条件下,红曲红色素的红色价为280.27U/mL,色调为1.09,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64.86%和10.10%。  相似文献   

14.
紫外诱变选育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红  高玉荣 《酿酒》2008,35(1):75-78
为了提高红曲红色素产量和质量(红色价高、色调好),以红色素高产菌株紫红曲霉C1CC501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得到高产红曲红色素的M144菌株。利用此突变株进行液态摇瓶发酵和固态发酵,红曲色素红色价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61.90%和45.10%;色调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16.47%和13.04%。经十次传代稳定性实验,液态摇瓶发酵和固态发酵红曲红色素色价分别稳定在175U/mL和1500U/g,色调分别稳定在0.99和1.04,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formation of vinylphenolic pyroanthocyanin pigments by three strain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one strain each of Saccharomyces uvarum and Saccharomyces montuliensis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red grape (Vitis vinifera L. cv. Tempranillo) must containing additional hydroxycinnamic acids (caffeic acid, ferulic acid or p-coumaric acid, 50 mg/l). These pigment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by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 their structures confirm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nterface-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formation proposed. Depending on the yeast strain employed, different quantities of these pigments were formed. These pigments affect the colour of the finished wine, sometimes greatly intensifying it.  相似文献   

16.
以一株高产红曲色素的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J01为研究对象,采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 的T-DNA转化技术,敲除紫色红曲菌株J01基因组中的桔霉素合成关键基因pksCT,构建一株不产桔霉素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菌株。 结果表明,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生物量测定得出,菌株J42与菌株J01的菌落形态及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得出,菌株J01的桔霉素含量为5.1mg/kg,pksCT基因敲除菌株J42菌丝体中未检测到 桔霉素;菌株J42的黄色素,橙色素和红色素色价分别为1 877 U/g、773 U/g、1 068 U/g,显著高于菌株J01(P<0.01),并且菌株J42的红 曲色素总色价为415 U/mL,是原始菌株的1.56倍,成功构建了一株不产桔霉素高产红曲色素的生产菌株J42。  相似文献   

17.
该实验旨在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红曲黄色素的产量。该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了1株产黄色素的菌株sjs-6,以此为试验菌株,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Mg 2+添加量、初始pH、培养温度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液质联用、核磁共振检测该红曲黄色素中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当麦芽糖80 g/L,(NH 4)2SO 410 g/L,MgSO 41.0 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30℃下恒温培养时黄色素的色价最高,可达508.61 U/mL,是未优化前的1.52倍。经分析鉴定,该红曲黄色素中的主要成分为红曲素Monascin,纯度为97%。该研究为天然红曲黄色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飞  罗海澜  马玲  周银芳  李囡囡  刘素  李衡  王闯 《食品科学》2012,33(17):234-240
为研究Serratia marcescens y2产生灵菌红素的条件,用固体培养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光照(白光照、黑暗;红、黄、蓝和绿光)、氮源(氯化铵、甘氨酸、硝酸钾、尿素、水解乳蛋白和酵母膏)对细菌生长量和色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培养有利于细菌生长和色素产生;单色光中绿光照射细菌生长量最小,伴有较多色素溢出胞外,色素被氧化程度高,反之红光对生长量影响最小,色素溢出率最低,色素被氧化程度低,说明该菌产红色素吸收绿光最多,光氧化损伤细胞导致色素外溢。氮源中有机氮源均促进细菌生长,除酵母膏外有机氮均增加了细菌色素生产量,其中甘氨酸效果最好,与无机氮源相比,甘氨酸还促使该菌产生不同色素成分,说明甘氨酸能改变色素合成途径,促进色素产量和不同结构色素积累。  相似文献   

19.
植物内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药用植物内生菌产色素具有广阔的药用价值和研究前景。该研究以产红色素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Batsch Fr)]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基因序列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应用气相色谱对卷边桩菇内生真菌红色素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镰刀菌(Fusarium petersiae)序列一致性达到98.69%,色素中的脂肪酸主要包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酯和亚麻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酯的含量最多,分别达到36.86%和27.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