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某工程实践出发,在有限元数值模拟过程中利用温度应力场和湿度应力场的相似性,利用ANSYS软件的热分析功能分析膨胀土浸水膨胀的规律研究其变化规律;并根据高填方涵洞上方填土产生的"土拱"效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及涵洞土压力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高填方涵洞土压力计算没有明确方法,对国内外现状高填方涵洞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和评价分析,并指出在现阶段研究结果上的未来高填方涵洞研究方向,对高填方涵洞的研究、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区公路高填方涵洞的特点,对高填土涵洞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及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现行规范对涵洞土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参数选取,提出了高填方涵洞土压力的主要减荷措施,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沿涵洞纵向不同位置的涵顶竖向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基于分布角法推导了土压力计算法,分析了土压力沿涵洞纵向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拱效应,结果表明涵顶拱效应使规范的"土柱法"计算值偏大,结构过于安全而不经济。  相似文献   

5.
加筋减载涵洞的涵顶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俊杰  马强  张军 《岩土工程学报》2011,33(7):1135-1141
在涵洞-填土-地基共同工作机理基础上,分析了加筋减载法的减载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加筋减载涵洞的力学计算模型,推导了格栅所受土压力的计算公式。考虑格栅下部填料的支撑作用,对格栅受力与变形进行分析,推导了格栅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式,进而对涵顶松散填料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了涵顶土压力的计算表达式。 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和文献中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及现场测试结果较为接近,尤其是在填方较高时此方法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最后,依据此理论计算方法,对涵顶填土高度、松散填料模量、格栅刚度等影响涵顶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微 《山西建筑》2014,(21):197-198
从高填方涵洞的设计出发,对当前高填方涵洞的土压力计算理论——马斯顿法与普氏压力理论作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高填方涵洞土压力的减载及调整方法,以期采用合适的计算理论与土压力控制方法,建造安全、经济的涵洞结构。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有的涵土体系相互作用机理,在原涵洞上加减载块,形成一种新的涵洞结构。并在此结构上对土工格栅加筋减载机理进行分析,得到格栅加筋减载作用下涵洞顶部土压力的计算表达式,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涵顶土压力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有减载块的加筋减载模型的理论值与有限元值比较接近,误差在10%以内,表明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2)减载块高度对涵顶土压力有显著影响,且随减载块高度增加其影响效果减弱;(3)受筋材特性影响,减载块宽度对涵顶土压力的影响不明显;(4)柔性材料压缩模量对涵顶土压力和格栅变形有较大影响,且模量取值也宜适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细观颗粒流软件PFC2D对沟埋涵洞上方填土内土拱效应及涵顶垂直土压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涵洞上方填土越高,土拱效应越明显;沟槽越宽,土拱效应越弱。土拱形态为上凸形,拱脚位于两侧沟壁上,可以根据填土内竖向位移等值线是否出现椭圆形来判断填土内是否产生明显土拱效应。沟槽宽度大于7倍涵洞宽度时,涵顶垂直土压力可按上埋式涵洞土压力的方法进行计算。涵顶土压力系数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填土高度达到初始等沉面高度时,土压力系数达到最大值。等沉面高度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考虑土拱效应的涵顶垂直土压力计算判别准则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路高填方涵洞土压力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狭窄沟谷沟心设涵、宽坦地形沟谷沟心设涵和岸坡脚设涵三种边界条件下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变化的规律,以及高填方涵洞的拱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涵顶填土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在涵顶上方将产生拱效应,使涵洞顶上的土压力小于理论土压力。但由于高填方涵洞上方路基填料的特点,这种拱效应具有不稳定性,使涵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成非线性变化增加。根据高填方涵洞的土压力变化规律及拱效应特点,提出了计算高填方涵洞非线性土压力计算理论和方法,得出三种边界条件下的非线性土压力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证明了应用该公式计算高填方涵洞土压力的合理性。成果对高填方涵洞土压力计算、结构设计有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新建怀远—凤台高速公路路堤为分析对象,采用GEO5软件进行了路堤模型建立以及参数选取,对考虑地下水位、交通荷载、降雨强度工况耦合下改性粉土路堤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SPSSAU分析软件设计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得出了改性粉土路堤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交通荷载、地下水位、降雨强度的结论,为路堤工程稳定性分析以及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军 《山西建筑》2011,37(35):137-138
通过在涵顶铺设EPS板对高填方涵洞进行减荷的方法,进行了涵顶土体中土拱效应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土拱效应的产生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当涵顶EPS板压缩变形大于两侧土体的压缩变形时,即涵顶平面内外土柱产生沉降差-δ,填土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土体拱脚的存在;同时,通过土体抗剪强度的发挥,涵顶土体内部应力向两侧重分布,此时的土拱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刘晓义 《安徽建筑》2024,(2):148-149
文章以波纹钢管涵横断面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出波纹钢管涵的最合理受力状态,即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其横断面弯矩为零的状态。对波纹钢管涵的受力进行假设分析,得出波纹钢管涵横截面受土压力的模型及土压力计算公式。结合波纹钢管涵的实际受力状态,提出了3点工程应用建议。该成果可为波纹钢管涵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护坡桩土压力因素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北京地区的土质情况,在大量工程实测和笔者近几年在支护结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对抗坡桩土压力计算值同实测值差异较大的原因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作到对理论计算值的修正有的放矢,既避免在设计中盲目折减酿成工程事故,又避免设计过于保守,造成材料的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14.
山区公路高填方涵洞的成拱效应及土压力计算理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变化的规律,以及高填方涵洞的成拱效应,测试结果表明,当涵顶填土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在涵洞上方将产生拱效应,但由于高填方涵洞上方路基填料是不同于岩石的散粒体,高填方涵洞上方的拱效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使上部填土压力在填土高度增加过程中仍能部分地传递到涵顶上,使涵顶上的土压力小于理论土压力并随填土高度成非线性规律变化。根据高填方涵洞的土压力变化规律及拱效应特点,提出了高填方涵洞的非线性土压力计算理论和方法,通过算例证明了非线性土压力理论是高填方涵洞较合理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碎散体高填方涵洞压力计算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勤学 《地下空间》1996,16(3):143-148
本文在碎散体高填方涵洞受力分析与压力传递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压力拱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并建立了碎散体高填方涵洞拱顶压力计算理论。以李子亚煤矿内广场碎散体高填方涵洞为例,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压力监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碎散体高填方涵洞受力分析与压力传递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压力拱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并建立了碎散体高填方涵洞拱顶压力计算理论。以李子垭煤矿内广场碎散体高填方涵洞为例,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压力监测值基本一致。碎散体涵洞压力理论“先刚后柔”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黄俊  章光 《土工基础》2008,22(2):29-32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挡土墙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它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对其工作性能和承载机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完善其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原理对复合土钉墙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为复合土钉支护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填涵洞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但涵顶垂直土压力作为其结构设计主要荷载,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计算理论或方法,在设计时存在着安全和经济两方面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对其主要土压力理论适用性做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分析这些土压力计算理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一高填涵洞现场实测涵顶垂直土压力,对监测数据与主要土压力理论计算数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高填涵顶垂直土压力的特点及各种土压力理论对其计算时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成果可供其它相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白鲲 《山西建筑》2001,27(3):11-12
后背是桥涵 顶进施工中重要的临时结构,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出既安全又经济合理的方案,我局施工的株六复线K312+700处1-6m*5m顶进框架涵的后背就是以此原则为基础,进行后背受力计算设计的,并具体分析了其安全,可靠性及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王斌 《山西建筑》2003,29(18):78-79
介绍了某框架涵顶进工程概况 ,阐述了其工程施工难点 ,从线路加固和顶进施工两方面 ,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安排 ,并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