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公司生产的34CrNi3Mo钢制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断口分析以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轧辊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失效轧辊的断裂模式为疲劳断裂。在复杂交变应力作用下,尺寸变化较大的变径位置处应力集中严重,同时心部组织不均匀促进了疲劳裂纹的扩展,最终导致轧辊失效断裂。  相似文献   

2.
某电厂调速器步进电机轴在开机调负荷过程中发生断裂,对断裂电机轴进行了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并对步进电机轴材料进行了切应力校核。结果表明:该调速器步进电机轴断裂失效为低应力高周旋转/弯曲疲劳断裂。电机轴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变径部位退刀槽位置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现象,从而促使步进电机轴表面产生疲劳裂纹;另一方面是因为硫化物、碳化物等夹杂物的存在会降低材料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进一步造成应力叠加,材料力学性能降低,加速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3.
某无缝钢管生产用的芯棒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在尾部断裂,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对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芯棒尾部异常受力引起疲劳弯曲是导致芯棒尾部断裂的外在因素;芯棒结构不合理使尾部受力时芯棒过渡锥面与尾杆交接处产生较大弯矩与应力集中,且芯棒断裂处显微组织带状偏析较严重、横向冲击吸收能量较低、韧性较差是导致芯棒断裂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轿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时突发事故,后桥轴头断裂失效.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直读光谱仪等对失效件断口、焊接质量、断裂原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属于应力集中型疲劳扩展加快速撕裂,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焊接不连续性缺陷,减少有效截面面积的同时,极大降低断裂应力,并起到应力提升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某厂生产的发动机曲轴在用户使用过程中,3个月内共发生了4起曲轴断裂失效事故,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以及断口的宏、微观形貌分析等方法对断裂曲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曲轴断裂为高周低应力弯曲疲劳断裂,导致其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曲轴第一曲拐过渡圆角R附近的曲柄表面聚集分布着机加工刀痕,形成了应力集中;在用户行驶过程中因车况、路面等复杂因素形成的过载或冲击载荷等作用下,在第一曲拐轴颈尺附近曲柄表面应力集中的机加工刀痕处萌生疲劳裂纹,并逐步扩展直至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6.
某铁路车轮锻压过程中其下芯棒频繁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下芯棒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下芯棒R角尺寸偏小,在下芯棒工作时,R角处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对倒角部位的尺寸进行优化,可以避免下芯棒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以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某叉车门架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门架焊缝收弧部位存在凹坑缺陷和裂纹,形成缺口效应,产生缺口应力集中,加之门架的不对称工作应力的作用,最终造成门架发生了疲劳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8.
重卡钢板弹簧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以及金相检验等结果分析。确定了重型卡车用钢板弹簧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因超载使钢板弹簧出现过度反弓,造成板簧卡中的螺栓杆与钢板弹簧动态接触.发生磨损腐蚀,形成凹坑.成为应力集中点;在过大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力集中点萌生裂纹并不断扩展.最终造成钢板弹簧疲劳断裂。最后提出了防止其发生断裂失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某空压机曲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于轴颈圆角处发生断裂。通过宏观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分析、圆角表面粗糙度测试以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空压机曲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曲轴断裂为低应力下的高周疲劳断裂;裂纹起源于轴颈与轴肩圆角过渡处的加工刀痕,经疲劳扩展后发生断裂;曲轴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圆角处加工刀痕粗大,表面粗糙度不满足加工标准要求,应力集中严重,以及曲轴基体硬度偏低。最后针对曲轴断裂失效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文斌 《材料工程》2003,(Z1):64-65,71
对某型飞机中央翼下壁板断裂失效的性质和原因进行了断口分析和受力分析,得出该壁板系机械疲劳断裂失效;其原因主要是局部应力较高,孔边应力集中严重以及壁板产生多处损伤.同时说明了壁板修理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发生断裂失效的给水三通阀阀杆进行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冲击试验、金相检验和硬度试验,分析了其断裂原因。结果表明:阀杆断裂为疲劳断裂,阀杆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渗氮处理增加了阀杆与阀芯表面相交处的脆性,加上阀杆与阀芯表面相交的位置结构突变造成应力集中,在流体的长期挤压和剪切力作用下,便会在应力集中部位的渗氮层中形成裂纹源,并在阀杆服役时的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裂纹从渗氮层逐步扩展到阀杆基体,最终导致阀杆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2.
某石化公司氢气压缩机缸盖螺栓发生断裂,采用宏、微观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试验手段分析了该氢气压缩机缸盖螺栓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断裂起源于螺杆与螺栓头部连接螺纹末端的应力集中处,由于应力集中,加之螺栓强度等级偏低,使螺栓在长期工作过程中的往复交变应力和扭转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低应力高周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3.
某镍钛合金医疗器械产品,在疲劳测试过程中发生早期断裂失效。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对产品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发生早期断裂失效是由于其原材料多股丝表面存在机械抛光凹陷,降低了材料的疲劳抗力,致使产品在周期性疲劳应力作用下发生了早期疲劳断裂失效;严格控制产品原材料表面质量,是提高镍钛合金丝材产品疲劳抗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某油田直井气井在正常产气56d(天)后发生油管本体断裂失效。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该油管的失效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油管的断裂性质属于腐蚀疲劳断裂;外表面脱碳降低了油管的耐腐蚀能力,在服役过程中管材外表面接触水及空气的位置发生氧腐蚀,形成腐蚀坑,腐蚀坑底部产生应力集中成为疲劳裂纹源;在外力作用下疲劳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了油管的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如何正确鉴别飞行事故中的疲劳损伤失效问题,做了综合评述。包括:导致发生飞行事故的疲劳损伤断裂失效件的基本特征;飞行事故造成的疲劳损伤断裂件的基本特征;复合疲劳损伤断裂失效条件下材料、损伤缺陷与作用应力三者关系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减速箱齿轮轴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断齿失效,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检验等手段分析了轮齿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机加工不当,在齿面与齿槽交接处留下的加工台阶,加大了齿根部的应力集中程度,使齿轮轴的疲劳强度大大降低,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沿齿根处开裂折断,造成早期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17.
某风电厂铁塔用紧固高强螺栓在使用一个月后于螺纹处出现多根断裂现象。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失效高强螺栓螺纹处表面全脱碳层深度超标,且脱碳层深度极不均匀,在全脱碳层最大深度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并造成螺栓表面部分区域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下降,无法承受设计载荷,从而导致高强螺栓在此处出现应力裂纹并最终发生疲劳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某厂生产的QT700-2球墨铸铁曲轴在路试过程中出现断裂,需寻找失效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通过应用金相组织分析、化学成分分析、表面残余应力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该曲轴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测试后分析结果表明,曲轴是在较大扭转循环载荷下,在第四连杆颈滚压圆角边缘多点萌生裂纹而导致疲劳断裂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结论建议改进热处理工艺,保证组织的均匀性;改进加工工艺,减少应力集中;并强化表面残余应力以提高曲轴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9.
HXD1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转轴和小齿轮轴采用圆锥过盈配合传动结构(下称转轴组件),使用中该组件出现了早期断裂失效.本文通过理化检测、断口和配合面宏/微观形貌观察等失效分析技术对失效组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成分、组织和显微硬度正常,小齿轮轴和电机转轴的失效形式分别为高周疲劳断裂和微动疲劳断裂.造成组件失效的原因和过程是,小齿轮轴近齿端油槽-油孔交界线处有较大的结构应力集中,油槽底部周向加工刀痕造成附加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和旋转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油孔边两个应力集中点萌生了疲劳裂纹并扩展;随小齿轮轴裂纹的不断扩展转轴组件结构刚度减小,继而诱发了与小齿轮轴匹配的电机轴配合面的微动疲劳,电机轴疲劳裂纹萌生于微动区的边缘处;电机转轴先于小齿轮轴完全断裂.基于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组件抗疲劳断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断口宏微观分析、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结合结构因素和服役工况条件分析,对某油井发生的钻柱转换接头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钻柱转换接头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接头弯曲强度比偏低以及内螺纹根部应力集中严重是导致其过早发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与改进钻柱转换接头结构以降低螺纹根部的应力集中、提高螺纹的加工质量以降低螺纹表面粗糙度、改进热处理工艺使转换接头具有理想的组织状态等措施,可有效提高钻柱转换接头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