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通过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某汽车变速箱上的换档摇臂断裂原因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摇臂断裂是由于铆接时过大的冲压力导致摇臂铆接内孔四周产生微裂纹;当变速箱换档时摇臂受到外力作用,微裂纹扩展并引发最终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10.9级高强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螺栓镦头成型工序中,头部R角部位产生折叠微裂纹,形成了早期裂纹源;在服役过程中,螺栓长期受交变工作应力作用,使得微裂纹进一步扩展,最终导致高周疲劳断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某电动泵传动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早期断裂,采用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表面质量检查等方法对传动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传动轴的断裂模式为疲劳断裂;由于电火花加工工艺设置不当,使传动轴的销孔表面产生了微裂纹,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微裂纹不断扩展直至传动轴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4.
某炼油厂焦化装置富气压缩机连杆发生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断裂连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交变栽荷的作用下,连杆的小头孔内应力集中处产生微裂纹并成为裂纹源,然后发生裂纹扩展,最终导致连杆小头处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5.
某公司码头门机使用的DG20钢吊钩使用不到1a(年)即于螺杆处发生径向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宏观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吊钩螺杆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吊钩螺杆断裂属于单向弯曲疲劳断裂,断裂起源于螺纹根部的微裂纹;现场操作不当使吊钩螺杆在螺纹根部产生严重的单向应力集中,促使该处萌生微裂纹并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6.
运七飞机起落架连接摇臂断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戈阿丽 《材料工程》1998,(5):10-11,23
对运七飞机起落架外筒收放动筒连接摇臂的断裂损伤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摇臂表面局部的防护漆层不致密,致使潮湿的大气得以渗入并使金属表面腐蚀,形成蚀坑及及沿晶型微裂绞,在交变应力上疲劳裂纹由此萌生并扩展,导致连接摇臂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7.
某汽车发动机连杆螺栓在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中发生断裂。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螺栓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连杆螺栓断裂模式为多源疲劳断裂;裂纹内部存在大量的磷和锌元素,说明在搓丝工序时螺栓已经产生了微小裂纹;在后期的磷化处理中,磷化液渗入微小裂纹中;台架耐久试验过程中裂纹逐步疲劳扩展并导致螺栓断裂。  相似文献   

8.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以及金相检验,对客车直拉杆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直拉杆的146°弯处在使用前存在微裂纹,在客车行驶过程中该直拉杆受交变应力的作用,微裂纹以疲劳的方式扩展,当扩展到一定程度,剩余截面不能承受外力作用时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9.
利用宏观检验、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以及硬度检测等方法,对42CrMo钢挖掘机销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销轴断裂为双向弯曲疲劳断裂。由于销轴表面存在较脆的白亮层ε相,且白亮层分布有较严重的疏松,增加了销轴表面的脆性,使销轴表面形成了较多的微裂纹,导致了疲劳裂纹的萌生;销轴的渗氮层深度和硬度偏低也降低了销轴的疲劳强度,加速了疲劳裂纹的扩展,最终使销轴发生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0.
某铁路轴箱弹簧在服役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非金属夹杂物检验、硬度测试、显微组织及表面脱碳层检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弹簧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服役过程中,弹簧表面存在的不连续凹痕处产生应力集中并形成裂纹源,疲劳裂纹不断扩展,导致弹簧最终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1.
某地铁受电弓拉杆球铰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失效断裂。采用宏观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球铰轴承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受电弓拉杆球铰轴承的断裂模式属于高周低应力疲劳断裂。球铰轴承在服役过程中承受频繁的振动和交变载荷作用,折角处的微裂纹成为疲劳裂纹源区,裂纹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不断扩展,最终导致球铰轴承失效断裂。  相似文献   

12.
某10.9级螺栓经淬火、回火处理后装配到汽车座椅上,经历颠簸疲劳试验2万次后发生断裂。从化学成分、断口形貌、硬度、显微组织方面,对螺栓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纹牙底过渡部位粗糙不平且有缺口,易造成应力集中产生裂纹;螺纹表层产生脱碳,增加了开裂倾向;在疲劳试验中,由于交变应力的作用形成微裂纹,造成螺栓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断口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痕迹分析及金相检验等试验方法对断裂的发动机加力点火喷嘴管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应力大导致喷嘴管产生疲劳裂纹,疲劳裂纹起始于喷嘴管与加力内圈总管管座连接处的焊接根部,喷嘴管断裂性质为起始应力较大的高周疲劳断裂;在发动机大修重新装配喷嘴管时存在漏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某油田直井气井在正常产气56d(天)后发生油管本体断裂失效。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该油管的失效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油管的断裂性质属于腐蚀疲劳断裂;外表面脱碳降低了油管的耐腐蚀能力,在服役过程中管材外表面接触水及空气的位置发生氧腐蚀,形成腐蚀坑,腐蚀坑底部产生应力集中成为疲劳裂纹源;在外力作用下疲劳裂纹不断扩展,最终导致了油管的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测试,对某齿轮箱轴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断裂模式为疲劳断裂,起源于退刀槽尖角位置,直角退刀槽造成应力集中产生疲劳裂纹;而原材料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不合理,加速了轴的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6.
汽车板簧在路试中出现早期疲劳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断口分析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断裂的汽车板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时,飞溅的熔滴在板簧表面形成烧伤坑并形成淬火马氏体及淬火裂纹,在路试中产生应力集中而成为疲劳源,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使裂纹扩展而最终断裂。  相似文献   

17.
某公司生产的气门弹簧在用户安装使用几小时后即发生早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微观分析、金相检验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气门弹簧的早期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门弹簧表面存在折叠裂纹缺陷,该缺陷是在原材料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折叠裂纹尖端的延伸部分成为疲劳裂纹源并不断扩展,从而造成气门弹簧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8.
某压缩机转轴在正常工作中突然发生断裂,通过对失效转轴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裂纹及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和检验,查明了其断裂原因。结果表明:该转轴断裂为旋转弯曲疲劳断裂;断裂起源于转轴补焊热影响区的沿晶微裂纹,转轴加工过程中表面进行补焊并且补焊工艺控制不当是导致其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注水阀弹簧在使用约6个月发生断裂。采用宏、微观检验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失效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弹簧断裂为腐蚀疲劳断裂。疲劳裂纹的形成是由于消毒氯水在弹簧应力最大的第一与第二圈并圈处产生许多蚀坑,材料中非金属夹杂物加速了腐蚀向基体内延伸,为弹簧的疲劳断裂提供了裂纹源,在工作应力的作用下导致弹簧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20.
轮胎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汽车轮胎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微观检验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失效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断裂形式为弯曲疲劳断裂。疲劳裂纹的形成是由于螺纹牙底存在脱碳和折叠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使该材料产生了较大的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螺栓开裂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