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4.
舞钢连铸机是国内设计、制造、安装的第一台一机、一流直结晶器弧型板坯连铸机。于1992年冬开始热调试。从试生产情况看,铸坯表面及内部质量良好,但不够稳定。一些工艺技术参数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间要地介绍了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电炉分厂铸车间的工艺布置及大型板坯连铸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及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6.
7.
对酒钢1350mm大型板坯连铸机的主要性能和结构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该设备的试制成功体现了我国板坯连铸机设计、制造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特殊钢》2017,(2)
采用1:2水模型研究了水口结构(S1-侧孔倾角矩形,总面积6 868 mm~2,倾角-25°;S2-跑道型,总面积8 468 mm~2,倾角-15°;S3-椭圆形,总面积8 011 mm~2,倾角-15°),拉速0.85~1.05 m/min和浸入深度55~75mm对结晶器内液面波动、流场分布及保护渣覆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液面波动量随侧孔面积和倾角减小而增大,当侧孔面积减小5.4%时,波动量增加约为32.4%:波动量随拉速的增加、浸入深度的减小而增加;冲击深度随侧孔面积、侧孔倾角及拉速的增加而增加、现有水口S2下液面波动过小,不利于保护渣的熔化与均匀传热;现有水口S1下的冲击深度过大,小利于夹杂物的去除。优化水口S3下的液面波动及冲击深度均更加合理,保护渣更加活跃,有利于保护渣熔化和去除夹杂物、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Q345钢(/%:0.14 ~0.18C、0.20 ~0.50Si、1.30 ~ 1.50Mn、≤0.025P、≤0.025S、0.015 ~0.060Al)250 mm ×2 000 mm板坯中心偏析质量问题,建立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并经射钉试验验证及修正,研究二冷强度(弱冷、中冷、强冷)、连铸速度(0.80 ~1.10 m/s)对铸坯温度场和坯壳厚度的影响,同时优化轻压下工艺和相应的连铸参数.结果表明,在典型拉速0.95 m/min及弱冷制度下,板坯凝固末端23.43 m,两相区长度7.22 m;减弱冷却强度,凝固末端后移0.56~0.67 m,两相区长度变长0.25~0.29 m;拉速增大0.15 m/min,凝固末端后移3.45~3.90 m,两相区长度变长0.94~1.22 m;优化采用弱冷冷却制度,拉速为0.95 m/min,轻压下位置对应固相率fs=0.4 ~0.9,总压下量达6 mm时,Q345钢板坯中心偏析Ⅰ级内平均合格率由83.1%提高到98.0%.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介绍了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2700 mm宽厚板坯弧形连铸机改造实践,改造后的工艺设备主要特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河钢唐钢新区1 900 mm双流板坯连铸机的设计思路,包括设计方案、装备特点以及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使用情况。连铸机建成使用后,河钢唐钢新区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以及节能环保等多个方面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级别生产线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介绍了炼钢厂超低头板坯连铸机工艺设备改进的主要内容,通过新增一台拉矫机、改造拉矫机减速机等设备及一系列工艺改进,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在稳定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铸机的平均拉速和作业率,达到提高板坯连铸机生产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