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乳状液膜提取青霉素G的优点,介绍了间歇式、连续式、协同迁移等提取青霉素G的乳状液膜工艺状况,讨论了该工艺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W/O型乳状液膜提取模拟发酵液中的青霉素,考察膜相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载体、解析剂Na2CO3浓度、搅拌速度对青霉素传质和液膜溶胀的影响。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三辛胺为流动载体、液体石蜡为膜相添加剂、煤油为膜溶剂组成的乳状液膜体系。结果表明:青霉素提取率随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使液膜易产生再乳化,而再乳化和搅拌是夹带溶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水的渗透(渗透溶胀)随载体和内相NaCO3浓度升高而增加。液膜溶胀是影响液膜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宜的液膜配方和操作条件,有利于控制液膜溶胀,增加青霉素的提取率。在本研究中,青霉素的提取率最高可达91.5%,液膜溶胀率为16%。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G亚砜酯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连小春  浦家齐 《化学世界》2000,41(9):499-500
头孢菌素是一类重要的抗生素 ,它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 ,有广谱和抗青霉素酶的双重特性 [1]。它们最初由 7-氨基头孢烷酸 ( 7-ACA)为原料来制备 ,成本很高[2 ] 。因此许多人纷纷试探以来源较广、价格相对便宜的青霉素为原料来制备头孢菌素。青霉素亚砜酯 ( 3)是青霉素向头孢菌素转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中间体。有关它的合成有很多报道 ,例如青霉素经溴化苄 ( Ph CH2 Br)酯化 ,再将酯化产物用Na IO4 氧化[3 ] 或先将青霉素氧化 ,然后酯化[4 ] 。也有报道用 30 %~ 32 %的过氧乙酸[5]或 35%的过氧化氢 [6]作为制备青霉素亚砜酯的氧化…  相似文献   

4.
乳状液膜法提取分离水中苯胺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非流动载体乳状液膜体系对水中苯胺的提取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影响苯胺传质的几种因素:内水相盐酸浓度、外水相pH值、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乳水比等.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当水中苯胺浓度为500 mg·L-1时,经过一级液膜处理,水中苯胺的含量可降到1.5 mg·L-1.另外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对膜相黏度、界面黏度、稳定性和苯胺传质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乳状液膜法提取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间歇法乳状液膜提取钪时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膜相配方和适宜的操作条件。研究了钪在液膜中的传递行为。作者在以前的文章[7]中已经建立了反应扩散模型,本文则利用钪液体系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还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程靖  汪寿建  孙国恩 《广州化工》2009,37(4):20-22,45
乳状液膜也称双重乳液(Double Emulsion),它在工业、农业、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对它的相间传递现象和稳定性仍缺乏足够的了解,因而使得这一系统在运输、储存以及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也制约了与这一系统相关的商业产品的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文章详细的论述了乳状液膜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G亚砜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霉素G钾盐为原料,采用15%左右低浓度过氧乙酸为氧化剂合成青霉素G亚砜,反应时间2~2.5h,n(过氧乙酸):n(青霉素G钾盐)=(1.1~1.2):1.0,反应温度和结晶温度在0~5℃,总收率可达96%以上。所得青霉素G亚砜可直接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解决了产物与反应体系的分离。产品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乳状液膜法提取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浅谈青霉素G钾提取工序中醋酸丁酯的套用汪桂凤(唐山市冀东制药厂唐山市063030)1前言青霉素G钾用途广泛,主要作为生产青霉素类药品的原料。青霉素G钾的生产需经过提取工序,醋酸丁酯在该工序中的套用是降低产品成本的一个有效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2套用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液膜法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钯为目的,对萃取中影响萃取率和萃取速率的多种因素如搅拌速率、内解析剂、水相中钯浓度、膜中TNOA的浓度及水乳比等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乳状液膜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液膜用表面活性剂筛选、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进展,进一步强调了研制性能优良的液膜专用表面活性剂对液膜技术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乳状液膜法提取卤水中的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兰-113B作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作为膜溶剂,以碳酸钠为内相试剂,石蜡作为增稠剂,对乳状液膜体系进行了提取卤液中溴的研究。对迁移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制乳、分离等最佳操作条件为:表面活性剂兰-113B用量为3%-4%(体积分数),液体石蜡加入量为2%(体积分数),c(Na2cO3)=0.04—0.10mol/L,制乳搅拌速度800~1000r/min,制乳时间7—9min,油内比(V油相/V内相)=5:5,浮水比(Ve/Vw)=1:25,分离时间为7~10min。在最佳操作条件下,乳水中溴的提取效率可达到98%,经过破乳,溴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  相似文献   

13.
以过氧乙酸为氧化剂,研究了青霉素发酵液直接氧化制备青霉素G亚砜的过程,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青霉素G亚砜转化率的影响,分析了氧化后菌丝中青霉素残留,建立并优化了青霉素发酵液直接氧化工艺。结果表明,搅拌转速、反应温度、过氧乙酸投料量、过氧乙酸浓度等因素是青霉素G亚砜转化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对青霉素发酵液直接氧化过程影响较小。过氧乙酸直接氧化青霉素发酵液可释放出残留在菌丝体内的青霉素,相比氧化青霉素G钾盐的转化率更高。最佳氧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10℃,搅拌转速100 r/min,30 min匀速加入青霉素摩尔量1.3倍的高浓度过氧乙酸,继续搅拌反应10 min。青霉素G亚砜的转化率可达98.6%,比青霉素G钾盐为原料的转化率提高1.2%。  相似文献   

14.
乳状液膜处理含锌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靖  王士柱 《水处理技术》1995,21(4):189-192
本文综述了乳状液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锌废水中流动载体,表面活性剂,破乳以及工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用该技术处理工业含锌废水在我国及奥地利工业规模应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据健康网的最新消息,基于近期全球青霉素G的缺货以及价格大涨,印度制药公司Alembic、Aurobindo、Hindustan Antibiotics已恢复青霉素工业盐的生产,并增加他们目前的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以青霉素G钾为原料制备青霉素G亚砜对-硝基苄酯.氧化反应的条件为:青霉素G钾与过氧乙酸的投料比(mol)为1:1.15,氧化温度<5℃,反应时间2h,青霉素G亚砜收率为93.5%;酯化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DMF的用量为4.28ml/1g青霉素亚砜,青霉素亚砜与对一硝基溴苄的投料比(mol)为1:1.15,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24小时,酯化收率为83.36%,反应总收率为77.92%.此方法可控制产品质量,确保操作安全简便,对工业化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史艳丰  董红星 《化工时刊》2005,19(10):66-69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乳状液膜技术在医药与生物工程、废水处理、湿法冶金以及痕量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综述其数学模型的研究状况,分析了一些影响乳状液膜稳定性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与乳状液膜有关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目的对合成GCLE中间体青霉素G亚砜对甲氧基苄酯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了反应收率和产物纯度。通过以青霉素G钾盐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与对甲氧基苄基氯酯化,再与低浓度过氧乙酸氧化,采用丙酮与正己烷(体积比2:1)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总收率为85.5%,结果目标产物青霉素G亚砜对甲氧基苄酯通过熔点测定、1H-NMR、IR、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特征,发现酯化时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  相似文献   

19.
Production of 6-aminopenicillanic acid (6-APA) by hydrolysis using penicillin acylase (PA) was studied as a model of an enzymatic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ELM) process. The loss of PA activity was examined for various membrane compositions (organic solvent, surfactant, carrier). The effects of some experimental variables on the stability of emulsion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oice of organic solvent greatly affected tile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arrier in the membrane phase increases the transfer rate of substrate and products but also has a destabilizing effect on the emulsion. The recovery of 6-APA obtained by a di-carrier system (N263-N1923)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when either of the di-carriers was used separately.The whole process was controlled both by the enzymatic reaction rate and by the transfer rate of the substrate and the products, however, the ratio of them could be changed by vary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For an optimum condition, it was obtained that the recovery ratio of 6-APA was over 80% and the conversion of benzyl penicillin (PG) was up to 90% in the external phase after 30 minutes. Meanwhile, the breakage percentage of the emulsion was less than 2%.  相似文献   

20.
液膜法提取发酵液中的柠檬酸--分离原理及膜配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提出了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新方法-乳状液膜分离法,讨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传递过程,其机理为Ⅱ型促进迁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载体和内相试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膜配方,在该体系和一定的操作条件下,柠檬酸的提取率可达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