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对T1OA工具钢的超塑性工艺作了介绍,探索了预处理工艺、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对超塑性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经780℃的三次循环淬火,在温度为680℃,应变速率为2.0×10~(-4)S~(-1)的变形条件下获得最大延伸率为415%,m值为0.48。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采用新的UHP+LF+CC工艺冶炼T10A钢种,并通过热轧及冷轧将其轧制成0.1mm的薄钢带。制订了冶炼、精炼、连铸、热轧、冷轧各阶段工艺,确定了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工艺合理可行;同时,研究了原始组织对T10A工具钢的球化率及碳化物粒度的影响,并得出随着原始组织珠光体的细化,球化率增高,碳化物粒度细小。 相似文献
4.
Crucible公司的粉末冶金工具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ucible公司的粉末冶金工具钢吴元昌粉末冶金工具钢的应用,在国外已相当普及,特别在齿轮刀具上用得更为广泛。1994年6月美国坩埚公司Crucible-以下简称(C公司)的远东销售代表访问成都,介绍了该公司粉末冶金工具钢产品的特性、用途及与我国有... 相似文献
5.
6.
7.
低钴易磨超硬高速工具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超硬高速工具钢有,W2Mo9CraV1C。8(M12)、W12Mo3Cr4V3Co5Si(Co5Si)、W6Mo5Cr4V2Al(高碳M2、501)、W12Mo3Cr4V3N(V3N),其中M42超硬高速工具钢是美国牌号,综合性能较好。国内各特钢冶金厂瞄准其目标做了大量工作,研制出Co5Si超硬高速工具钢等,但因其含V3%,不易磨削加工,故使用厂家不多。 相似文献
8.
9.
用于生产各种工具的碳素工具钢,在锻造后通常要采用空冷。但对于模截尺寸较大的工具来说,其冷却速度却过于缓慢,而使其室温组织中出现粗大的片状珠光体,有时甚至出现网状的二次渗碳体。这种类型的组织经过常现球化退火处理后,其渗碳体颗粒粗大,而且网状的二次渗碳体也无法消除,这对于后续的切削加工及最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利用锻后余热进行淬火然后再进行高温回火的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消除网状的二次渗碳体和细化渗碳体颗粒,但由于碳素工具钢的淬透性较低,淬火时需选用冷却速度快的淬火冷却介质… 相似文献
10.
11.
工具钢合金化目的是改变碳化物类型、提高淬透性、提高回火稳定性等,热处理工艺设计应尽可能地降低淬火应力、减小变形开裂及倾向和稳定内部组织。大尺寸工件整个热处理过程着重点就是针对降低变形开裂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工艺措施上,对于一般工件可经常采用预热、预冷,淬火常用等温、分级、双液淬火等方法,并需要及时回火。对于工具钢的合金化和热处理工艺设计,宜着眼于耐磨性与韧性的性能指标来优化。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通过对不同金属材料在平面复合载荷形式下,裂端启裂区孔洞成核形状、聚合方式的试验分析,结合常规破坏试验结果与应力场的计算,得出随试件塑性变形从小向大的改变,材料中孔洞的形状由球形逐渐变化为椭球形、长条形、细长形,孔同横向连接逐渐减弱,纵向、斜方向连接不断增强,断裂形式也由正拉断逐渐转为剪切断裂,导致材料断裂发生的根本因素、是危险点上某应力参数达到了材料的断裂临界值. 相似文献
15.
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和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利用高强脉冲电流可显著改善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能改变疲劳损伤金属材料的位错组态,提高其疲劳寿命;能促进一些冷变形合金的再结晶过程;能减少合金凝固组织中的缩孔、缩松。由于利用脉冲电流可改善金属材料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并促进组织结构转变,因此在金属材料加工和组织结构调整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所致力于铌铸铁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发现铌铸铁是一种具有多重优异性能的新型铸铁材料,应用于缸套、活塞环、齿轮等基础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一、试验的内容与方法熔炼设备为30kg中频感应电炉,炉料为14号铸造生铁、废钢、75硅铁、60锰铁和铌中间合金。φ30mm强度试样和磨损试样用湿砂型铸造,加工后使用。试样的基础成份为C3.4~3.54%,Sil.90~2.70%,Mn 相似文献
17.
对经过不同冷却速度淬火并回火的AISI H13, H10, H19等热作工具钢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分析,探讨伴随冷却速度的降低上贝茵体等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上述热作工具钢的韧性与基体中微细碳化物的密度和残余碳化物粒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CBN砂轮摩削高速工具钢的有关试验结果,考察了高速及普通磨速条件下影响高强硬度工具钢磨削机制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磨削参数与磨粒切削状态、磨擦现象、尺寸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对磨削机制的影响,简要探讨了材料的应变率强化与磨削尺寸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