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主动悬置系统由一个电磁作动器和惯性通道一解耦盘式被动液压悬置组合而成,利用电磁作动器产生的动态力随驱动电流变化的特性控制解耦盘的位移,使上液室的压力随之变化,进而控制发动机经悬置传递给车身的力。为主动悬置系统设计一种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稳定性,提高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
国内     
《认证技术》2014,(1):16-17
票据票证将实施绿色印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票据票证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安排部署票据票证实施绿色印刷的有关工作。《通知》要求,从2013年起,各地要开始在票据票证领域宣传推广绿色印刷;  相似文献   

3.
不知火舞     
周强 《照相机》2014,(3):16-23
  相似文献   

4.
政策     
《新材料产业》2014,(1):72-75
欧盟将启动对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征税标准的诉讼程序 据德国《明镜周刊》2013年12月15日报道,关于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案征税标准的争议即将被解决,欧盟委员会计划在2013年12月18日周三启动诉讼程序。欧盟委员会将对德国一些企业免交生态电能税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做出判断,如果这项规定不合乎法律,那么这些企业必须偿还这部分费用。数百家德国企业是否可以继续免于缴纳生态电能税款?当地时间2013年12月18日,欧盟委员会将开始针对该问题的诉讼程序,这一诉讼程序主要针对德国工业企业在能源方面的特权。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     
《新材料产业》2014,(1):84-87
美工程师研制出新形式的“零维”碳纳米管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圜匹兹堡大学斯万森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形式的“零维”碳纳米管,科学家们未来或可用此制造出超薄的电子设备和人造细胞,研究发表在著名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该研究的主要领导者斯蒂芬·利特尔副教授表示:“自从问世以来,碳纳米管就承载了科学家们变革电子学、材料科学甚至医学的梦想。‘零维’碳纳米管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制造出超薄且超快电子设备的可能。科学家们甚至还能用这种‘零维’碳纳米管制造出超坚固且超轻的汽车、桥梁和飞机。”  相似文献   

6.
《新材料产业》2014,(1):80-83
嵌入氧化锌光学间隔后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增效50% 美国加州人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证明,仪仪通过在一种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和电极之间,调谐活性层的厚度并嵌入一个光学间隔,便可使其效率获得50%的增长,从6.02%提高至8.94%。目前世界上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基于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是业内排在前列的研究方向,但其他有机材料,如小分子,也被证明很有前景。虽然现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比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要低,但它们一般易于制造也容易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综述了防静电包装材料现状、抗静电方法与研究进展。抗静电方法分为添加抗静电剂、添加导电填料、与结构型高聚物共混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研究井下移动式破碎机在破碎头受随机载荷作用下垂直方向的振动特性、探究其工作可靠性低的原因,通过假设与简化,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方程,运用虚拟激励法推导了破碎机垂直向振动响应的数学模型.以国产某型井下移动式破碎机为研究对象,分析确定了破碎头冲击岩石时的随机载荷,运用MATLAB语言程序,得到该破碎机在高位时受随机载荷作用下破碎头、支臂与机身在垂直方向的随机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在载荷峰值为375 kN、均值为186 kN、频率为10 Hz的随机激励作用下,该机各部振幅峰值与均值分别为:破碎头:0.0125 m,0.007 25 m;支臂:0.010 m,0.006 57 m;机身:0.006 1 m,0.003 62 m,可见各部振动比较剧烈.破碎头振动和波动最大,支臂次之,机身最小,与实际情况相符.当各部件振幅达最大时,破碎头、支臂与机身的低频与固有频率接近,容易发生共振,这是导致机器振动剧烈,引起零部件、元器件失效,使用寿命下降的主要原因.所得结论为改进移动式破碎机设计、采取合理的减振措施、延长破碎机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材料产业》2014,(1):92-95
欧盟研制超导铜材料 近日,欧洲铜研究所(European Copper Institute)宣布,来自17个公司和大学的代表签署了330万欧元的资金合同,将通过欧盟的第7科技框架计划(FP7)开发超导铜材料。上述联盟成员将为该项目研究另外提供170万欧元的锈助。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路面 -汽车系统的特点 ,提出一种在线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算法 ,其模糊控制规则表可以用解析的方法进行计算。该方法不仅体现了模糊控制算法对非线性系统具有的明显优势 ,而且利用 L MS自适应模块调整模糊控制器的修正因子 ,改善单一模糊控制算法对专家先期经验的依赖缺陷。针对简化的汽车模型 ,以汽车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控制目标 ,进行了仿真计算及分析。又进一步在两自由度系统上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 ,结果证明该算法对系统的振动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of a vehicle model that has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with a passenger seat using a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s studied. Three cas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s different control applications. In the first case, the vehicle model having passive suspensions with an active passenger seat is controlled. In the second case, active suspensions with passive passenger seat combination are controlled. In the third case, both the passenger seat and suspensions have active controllers. Vibrations of the passenger seat in the three cases due to road bump input are simulated.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in order to select the combination that supplies the best ride comfort.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设计汽车主动悬架次优控制策略、探讨不同次优控制策略对重型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四自由度汽车-路面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性能指标赋权,设计了主动悬架的次优控制器,以车身质心加速度和道路破坏系数的线性加权和为指标,对不同次优控制策略进行评价优选,在时频域范围内对比分析了被动、最优和次优控制悬架的行驶性能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次优控制策略对汽车行驶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的影响差异明显,综合考虑状态变量可测性及测试成本,对车身和车轴加速度测量、并进行一次积分处理的次优控制策略性能最优;合理设计的次优控制悬架性能与最优控制相当或接近,且优于被动悬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的车辆主动悬架LQG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了一种能够降低车身加速度(BA)、悬架动行程(SWS)和轮胎动位移(DTD)的车辆主动悬架线性最优(LQG)控制器。首先建立了2自由度1/4车辆主被动悬架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AHP确定了悬架各性能评价指标的加权系数并利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主动悬架控制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后表明:在特定工况下通过对加权系数的合理选取,BA、SWS和DTD比被动悬架分别减小了18.73%、22.22%和4.76%,且主动控制力的均方根值为535.3994N。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多模式切换减振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及其控制方法。相较于传统阻尼可调减振器,该新型减振器通过控制两个高速开关电磁阀的通断状态即可实现四种不同的阻尼工作模式,从而使得车辆半主动悬架的阻尼控制更加高效和节能。分析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减振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减振器阻尼特性数学模型。结合车辆悬架系统的阻尼比范围,确定了减振器关键部件参数,并通过仿真获取了四种阻尼工作模式下的减振器复原阻尼系数和压缩阻尼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车辆半主动悬架数学模型,采用模糊控制逻辑设计了悬架阻尼多模式切换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被动悬架和基于天棚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基于阻尼多模式切换减振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可以进一步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6.
双层隔振系统量化因子模糊自调整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模糊控制器量化因子自调整困难、难以做到在线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柴油机双层隔振系统主动控制的量化因子模糊自调整控制策略。它利用系统误差和“标准加速度”的信息作为输入,通过模糊推理实现模糊控制器输入输出量化因子的在线自调整。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能明显地提高系统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整车电磁混合悬架某一作动器发生故障,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法.建立了整车7自由度模型和故障悬架模型,采用LQG控制器作为电磁混合主动悬架的常规控制器,采用未知输入观测器获取悬架的状态观测值.基于获取的悬架动挠度残差,设计了逻辑模块和稳定模块对悬架进行故障诊断.仿真分析了容错控制策略下悬架在时域和频域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研究了基于CAN总线的汽车检测线控制系统结构和检测流程,设计了基于PCI的CAN适配卡和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化、自动化的检测设备,分析并设计了控制系统软件。该系统将控制功能延伸到检测设备,实现了系统的全分散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自治性。检测设备通过总线进行双向、多节点的全数字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整车悬架的最优模糊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配置四个磁流变阻尼器的整车悬架为控制对象,提出顶层最优控制与底层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最优模糊控制思想。首先由整车悬架随机最优控制获得4对期望的控制力,再通过模糊控制器使各磁流变阻尼器的反力逼近这4对控制力,从而实现对整车悬架的振动半主动控制。仿真研究表明,最优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开关最优控制,特别是对簧载质量的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以及悬架动挠度抑制效果明显,可不同程度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将汽车行驶时车身振动信号分解成若干频率成分,分解结果经模糊化处理后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根据振动能量的频域分布和车辆悬架阻尼匹配原理制订模糊控制规则,实时调节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实车道路试验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模糊控制算法无论对车身振动还是车轴振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抑制效果(共振峰值下降了5dB),并且比天棚阻尼控制更具优势.由于该算法只需要一个传感器测量车身加速度,不需要预测路面,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