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广西大学食用菌废弃物土样中分离出7株絮凝剂产生菌,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效果为指标,衡量其絮凝活性及产絮凝剂能力,经过初筛与复筛,得到1株絮凝剂高产菌F00,初步确定属曲霉属(Aspergillus),对其产生絮凝剂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富营养化湖水进行絮凝实验。确定F00产生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蔗糖100g,尿素1 g,MgSO4·7H2O 0.5 g,KCl 0.15 g,KH2PO40.08 g,ZnSO4·7H2O 0.01 g,MnSO4·H2O 0.02 g,蒸馏水1000 mL,初始pH值6.5;最佳培养温度为30℃、通气量为80 r·min^-1,F00发酵培养72 h絮凝率最大达到72%。用体积分数2%的F00发酵上清液处理富营养化湖水,10 min后,湖水的澄清度提高70%(OD653去除率达70%),固形物去除率达62%。  相似文献   

2.
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离到了一株絮凝剂产生菌AY11,初步鉴定为德克斯氏菌属.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絮凝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以尿素为氮源,培养基初始pH为7.0,接种量1%,摇床转速为120 r·min-1,30℃下发酵24 h.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时AY11产絮凝剂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温度>pH>接种量>摇床转速.AY11菌株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3.
沈晓莉  裴建云  张玉 《广州化工》2012,40(21):38-40
将从活性污泥中筛出的高效微生物絮凝菌复合培养产絮凝剂。通过单因子实验获得复合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淀粉10 g/L,尿素0.5 g/L,KH2PO4 2 g/L,K2HPO40.5 g/L,Fe2(SO4)30.2 g/L,pH 7.0~7.2,T=28℃、160 r/min培养24 h;形成的发酵液应用于高岭土废水絮凝实验中,絮凝剂添加1%,CaCl2(5%)添加1%,慢搅15 min,静置15 min后测得的絮凝效果最佳。复合菌经发酵及絮凝条件优化后,絮凝率可达97.07%,絮凝效果与常用的PAM效果相当,且更经济。  相似文献   

4.
孔静  单爱琴  裴宗平  李达 《广州化工》2012,40(23):50-51,54
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出6株絮凝菌,研究了其中絮凝性较好的三株菌种及其构建的复合菌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情况,筛选出高效的絮凝剂产生菌,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絮凝菌1#+14#所产絮凝剂絮凝效率最高为95.75%,在72 h发酵培养时间内,装液量为50 mL,培养基初始pH值为8.0,发酵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60 r/min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絮凝剂产生菌菌种,经过驯化培养后,以发酵液对高岭土混悬液的絮凝效果为指标,选取培养较好的一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30℃,pH为7.0,葡萄糖为碳源,摇床转速140r/min,培养72h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刘刚磊  邱业先 《广州化工》2011,39(12):84-87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一株名为J-3的奥默柯达菌进行产絮凝剂最佳培养条件的优化。通过试验得出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为8%,装液量为60 mL,摇床速度为200 r/min,初始pH为6,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66 h,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硫酸铵。最佳培养条件下奥默柯达菌絮凝剂的产量为2.15 g/L,成本为0.188元/L。  相似文献   

7.
从白酒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其絮凝活性为54.9%。利用均匀试验设计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最佳絮凝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初始pH(X3)=9.1,葡萄糖质量浓度(X1)为30 g/L,尿素质量浓度(X2)为2.14 g/L;各因素与絮凝活性关系的数学模型为Y=-99.653+1.495X1+32.103X2+25.602X3-0.023X12-7.497X22-1.392X32。在最佳絮凝培养条件下,该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实际絮凝活性可达73.8%。  相似文献   

8.
刘立凡  郭晶  阮彩群 《精细化工》2007,24(11):1115-1118
HHE-P7为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的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实验确定了HHE-P7最优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作氮源,培养基初始pH=5.0,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40mL,种子接入量为培养液容积的2%,摇床温度30℃、转速150r/min。在此操作条件下培养2d后,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凝絮率为97%,絮凝剂粗品产量达4.0g/L。  相似文献   

9.
从某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二级沉淀池污泥中筛选得到菌株C-6,其发酵产生的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高且稳定,对高岭土、蒙脱土、活性炭和泥浆4种悬液的絮凝率分别达95.31%、93.49%、89.89%、93.49%。经形态学鉴定,该菌种可初步确定为黑曲霉。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优化试验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酵母粉+尿素为氮源,初始p H值为7.0,接种量为2%,培养温度为35℃,以15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52 h,菌株质量浓度可达4.803 g/L,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絮凝率增至98.61%。扫描电镜显示分散的高岭土颗粒经絮凝产生的絮体大而密实,可快速沉降。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命名为BacillusBC-11。试验表明,菌BacillusBC-11在葡萄糖2%,NaNO30.1%,KH2PO40.2%,MgSO·47H2O0.05%,CaCl20.05%,pH7.0的培养基培养,30℃下180r/min摇床培养72h的条件下,能得到对高岭土的絮凝率达98.73%的高效微生物絮凝剂。  相似文献   

11.
一株产聚乙烯醇降解酶的紫色杆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聚乙烯醇(PVA)污染环境中筛选出一株产聚乙烯醇降解酶活力较高的菌株WSH04-01,该菌株能够利用聚乙烯醇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该菌株属于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 sp.),实验室编号WSH04-01.这是目前国内外有关紫色杆菌产生PVA降解酶的首例报道.首先对菌株合成PVA降解酶的营养条件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菌株最优培养条件为PVA10 g·L-1,葡萄糖3 g·L-1,酵母膏6 g·L-1,K2HPO4 2 g·L-1,KH2PO4 0 25 g·L-1,MgSO4 0.05 g·L-1,CaCl2 0.05 g·L-1,FeSO4·7H2O0.02 g·L-1,NaCl 0.02 g·L-1.最适发酵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为7.2,装液量为30 mL培养基(250mL摇瓶)-1,接种量为8%.在最优条件下,PVA降解酶酶活可以达到4.94 U·mL-1,略高于正交试验中的最高酶活(4.83 U·mL-1).同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得到分子量分布图,对最优发酵条件下发酵过程中聚乙烯醇的降解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法对链霉菌Fu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时间进行了优化,并用3 L发酵罐对菌种产抗生素的发酵动力学规律做了初步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菌种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7、酵母粉0.2、黄豆粉0.5、NaCl 0.15、MgSO40.03、 K2HPO4 0.04,发酵时间3 d.在罐培养至40 h左右菌体浓度达到最大,产抗生素水平在48 h左右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蛋白聚糖类生物絮凝剂REA-11的发酵和絮凝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考察絮凝剂产生菌诺卡氏菌Nocardia sp. CCTCC M201005基本生长代谢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营养条件对生物絮凝剂REA-11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蔗糖是该菌生长及REA-11合成的最佳碳源;玉米浆既能刺激菌体生长,又能显著提高絮凝剂的水平;培养基碳氮摩尔比在20~30时,絮凝活性最大. 提出了促进REA-11合成的控制策略:发酵前期适当提高玉米浆的浓度,发酵后期按碳氮比为20~30,补加一定量的蔗糖和尿素. 絮凝条件研究结果表明,REA-11在偏酸性范围内(pH=3.0~6.5)絮凝活性耐热性较强; CaCl2能显著提高REA-11的絮凝活性;本实验体系中,CaCl2的最佳助凝浓度为8 mmol/L, CaCl2浓度增大使REA-11的最适投加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壳聚糖为诱导物,诱导卷枝毛霉产生壳聚1糖酶,并对产酶备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产酶条件为:壳聚糖浓度0.8g·L-1、培养温度40℃、培养基pH值5.5、培养时间84h、摇床转速180r·min-1。  相似文献   

15.
从神农架林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了可以在细胞内积累聚-β-羟丁酸( 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的菌株,分析其产生PHB的能力,并对其中3个菌株的生长曲线和PHB产量进行了比较,其中SNJD-3-I和SNJD-3-Ⅱ的PHB积累量均在第6d达到最大,第7d明显下降,而SNJD-3-Ⅲ的PHB产量...  相似文献   

16.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1株絮凝活性较高且稳定的菌株,命名为C4-3,对其絮凝活性及絮凝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4-3的絮凝活性物质主要为菌体分泌物;在絮凝剂投加量为1 mL·(100mL)、1%CaCl2助凝剂投加量为1~6 mL、pH值为8.0~11.0的絮凝条件下,C4-3对1~7 g·L-1高岭土悬浊液模拟废水...  相似文献   

17.
精氨酸脱亚胺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种新型肿瘤增殖抑制酶类一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发酵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运用单因子扫描方法,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等影响因子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NJ402产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影响。优选出其较佳培养基组分为(g/L);蔗糖15,蛋白胨5,酵母膏5,牛肉膏2.5,NaCl3,KH2PO42,MgSO40.01,MnSO40.0025,L-精氨酸15;接种量以4%~5%为宜,最佳培养温度是37℃,最适起始pH为7.5。100L发酵罐实验表明,发酵到10h时,菌量与比酶活量均为最大,分别为40mg/mL和2.57U/mL。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环境压力筛选获得了一株耐受30 g/L丙酸的产酸丙酸杆菌菌株(Propionibacterium acidipropionici WY320),降低了发酵过程中丙酸的反馈抑制作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培养基. 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适的玉米浆、酵母膏和(NH4)2SO4浓度分别为60, 10和7.5 g/L. 该条件下,摇瓶培养耐酸菌株的发酵周期为240 h,丙酸产量为49.35 g/L,较优化前提高72.98%,产率为0.21 g/(L×h); 5 L发酵罐培养的发酵周期为168 h,丙酸产量达51.96 g/L,产率为0.31 g/(L×h),较摇瓶培养提高47.62%,优于文献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株稀有放线菌发酵产抗生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土壤中分离并经初步鉴定属于小四单胞菌属的一株稀有放线菌摇瓶发酵产抗生素的工艺条件及其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放线菌产抗生素的适宜培养基为:淀粉2.0%,蔗糖1.3%,花生饼粉3.5%,NaCl 0.10%,K2HPO4 0.01%,Na2SO4 0.01%,FeSO4·7H2O 0.001%,CaCO3 0.3%;产抗生素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温度28℃、初始pH值7.7、装液量20 mL/250 mL三角摇瓶、接种量6%.在上述条件下,该稀有放线菌经200 r·min-1振荡培养108 h,抗生素的产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