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居环境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环境类型,是地方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徽州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的影响,人居环境表现出与其它地域不同的特征。以徽州人居环境为对象,分析其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合理性,旨在实现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徽州地区村落人居环境规划中历史人文传承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对徽州地区村落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和公共空间两大元素分别展开了相应的论述,通过徽派建筑所特有的马头墙、天井、门楼、牌坊等特征元素对历史人文在徽州村落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徽州历史人文在广场空间和街巷空间两大类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安徽建筑》2019,(10):28-31
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和哲学思想。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以休宁县祖源村为例,从水口空间、街巷空间、广场空间和居住空间四个方面,分析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及徽州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提炼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对当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找出切入点至关重要。文章以村落的"功能"与"空间"作为人居环境规划的切入点与先行点,提出传统村落"功能重置"与"空间完形"策略。并结合杨贵庆教授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法"与徽州传统村落特征总结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四步走"战略,应用到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溪村人居环境规划中,以期为徽州其他传统村落的振兴提供相关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5,(7)
徽州古村落与自然生态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得益彰,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从人居环境空间构造角度来看,微州古村落是中国古建筑乃至世界古建筑史上的珍宝,其将自然与建筑二者结合的物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转化为审美意象,突出了建筑文化的特有魅力,当代空间环境设计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针对徽州古村落环境设计的审美意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究徽州民居宏村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使人们能够从多层次欣赏、体味、感知宏村的艺术美学价值,推动城市建筑的中国特色发展。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村落整体风貌的环境观、街巷及公共场所的空间观、民居建筑的审美观3个方面揭示了徽州民居宏村的人居环境和艺术美学价值及感知方法。从可继承性发展的视角诠释了徽州民居宏村内自然与物质环境,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对全面认知和保护传统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将“建构”思维融入“空间”议题,立体构建类型图解方法,剖析徽州乡土建筑空间,发现其基本类型中的复合性建造特征,分辨其多元要素中的联动性组构秩序,进而探寻其环境变化中的适应性生长规律,系统揭示这一典型“围域”形态极富弹性潜能的空间建构逻辑,为当下乡土建筑存量保护和乡村人居空间可持续更新拓展理性设计视野与在地建造策略。  相似文献   

8.
徽州水口园林的营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徽州人民为追求理想人居环境,对山水环境利用与改造的智慧。以徽州较有代表性的20个古村落水口园林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分析等方法,在梳理水口园林基址与山水环境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山峡紧嵌”“山环盆地“平原望山”“临江背山型”4种山水基底类型,提炼出徽州水口园林“真山真水”“真山+人工水系”“真水+人工山林”3种山水人居环境营建模式,以期为保护和恢复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建设宜居乡村环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周庆华 《城市规划》2006,30(2):39-45
基于对陕北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历程的分析,深入认识密集河谷地貌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解析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动力作用,探讨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方式,并提出陕北黄土高原城乡空间统筹模式构想,表明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化途径应该具有不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新建筑》2020,(4)
人居环境营造是人类根据生产生活需求建造居住场所的过程。蒙古牧人迁徙与民人拓疆的环境适应过程,使得内蒙古乡村空间的形态、结构逐渐分化,形成具有明显差异的空间单元。文章聚焦内蒙古乡村人居环境,基于地域空间特征抽象方法,总结农区、林区、牧区(包含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农牧混合地区)的乡村空间人居环境特征,研究不同区域、形态、性质的乡村空间发展规律,以反映内蒙古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本源面貌。  相似文献   

11.
王小斌  石庆旵 《华中建筑》2013,(12):165-167,171
传统聚落民居如徽州民居建筑是经过地域传统文化长久地演变、浸染、沉积而形成的,汉族民众生活的聚落空间文化,受宋明理学的长期影响塑造了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的布局特点,包括传统家庭伦理及文化综合影响,涉及到对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与空间位序的布局安排,以及街道里民居空间的退让、高低的设计布局等关系的调整,都具有多层次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试图建构对传统聚落民居正确的营建观。  相似文献   

12.
传统聚落中的建筑都具有独特的审美思维表达方式,其聚落的空间环境、建筑的空间意向以及装饰所折射出的文化审美情趣,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富有生机的创作源泉。廉村传统聚落完整的村落空间规划、空间意境塑造及其细部装饰特色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组合,其审美意向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陈露 《山西建筑》2008,34(5):82-83
从分析建筑环境心理研究对人居设计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其对人居设计的启示,研究了建筑环境心理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并以宝安花园为例,论述了建筑环境心理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探索与实践,指出建筑设计师应关注与研究建筑环境心理,从而营造出符合居住者心理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徽州古民居,在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室内仍然能够保持较舒适的物理环境,基本上能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根据对徽州古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的调查、实测结果,从古村落规划、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构造等方面对徽州古民居所采用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徽州聚落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聚落之一,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有深厚的底蕴和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借鉴国内外城市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及相关成果,对徽州传统聚落空间演化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当今城市规划研究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清以来文人游历徽州,留下众多诗词,为研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提供重要资料。徽州村落独特田园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感的结合通过诗词而表现,形成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的诗意场景。解构诗词中徽州村落场景,从建筑、场所、聚落、环境、行为五个方面解析诗词中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然后从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文化依托、重要建设者等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为当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场景意境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17.
蔡福锦 《中外建筑》2010,(6):119-123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改扩建项目设计从功能和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入手,将建筑和环境空间组织起来,实现完善高效医疗服务功能和自然宜人的景观环境品质,形成人——机,人——环境之间的协调,体现医院生命与健康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浅谈住宅区的户外空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英 《山西建筑》2007,33(14):19-20
介绍了住宅户外空间类型、构成要素及构图手法,详细地阐述了住宅群体空间形态的变化,探讨了住宅区户外空间的领域性,强调了应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有户外领域感的空间,从而使环境设计更加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洪珊娜  汪洋 《山西建筑》2009,35(36):53-54,72
基于对人居环境科学的认识,从城市化发展研究了人居环境科学对城市化的影响,分别从生态城市的理论及节能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居环境科学对于当代建筑学的指导意义,结合当前实际,分析了中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措施以及一点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