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了影响高油气比井有杆泵泵效的因素及现有措施的有效性,以井筒气液两相流动规律为基础,分析了油气分离和液力混合增效的原理。液力混合增效的原理是通过控制井筒气液两相流的流体力学参数来调节混合物的流态,最终形成流动性最佳的均匀气泡流。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油气分离和改善井筒流动特性是提高高油气比井抽汲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有杆泵采油井,要实现液力混抽增效,须采用三级优化系统。现场应用表明,液力混抽增效技术能起到很好的防气增油作用,泵效平均提高12%~13%。  相似文献   

2.
针对文留油田中高油气比抽油井存在抽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开展了射流增效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叙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工艺设计,提出通过对有杆泵采油井实行三级优化,可有效减小井筒流体密度和液柱载荷,降低井筒内流体流动阻力,提高抽汲效率的新防气理念。31口井的应用表明,平均泵效提高10·4%。该技术可用于有杆泵抽油井、气举井、气井、电潜泵采油井等各种举升方式的井,可提高抽汲效率、增加油气产量,延长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3.
油井深抽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从深抽工艺优化设计和深抽配套工具研制已方面介绍了油井深抽工艺的研究内容,分析了现场应用效果.采用新研制的深抽泵、锚定器、扶正器、增抽泵、减震器、泄油器、H级杆柱组合等配套工具以及深抽工艺优化设计系统,可使泵挂由平均1500m加深至平均2700m.结果表明,该技术增产效果明显,单井年平均增产300t,泵效平均提高14.3个百分点,为深层油气资源的合理动用以及低渗低产油田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深井油藏有杆泵抽油过程中,影响泵效最主要的因素是管杆伸缩变形和泵的间隙漏失,文中从理论计算研究应用增效装置前后杆柱伸长量及间隙漏失量的变化情况,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从现场试验可以看出使用增效装置后油井液面降低,泵效明显提高,对提高深井油藏开发效果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KS-T携砂助抽器在吐哈低渗透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KS-T携砂助抽器的技术特点、选井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该携砂助抽器在吐哈油田应用后,平均单井增产6.12m3/d。提高泵效15.5%。实践证明,该助抽器对提高有杆泵采油井的单井产量和泵效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二连油田有32%的抽油机井泵效低于30%,为此有针对性地引进了增抽扶正器配套工艺.增抽扶正器具有减少冲程损失、减少漏失、抽油杆扶正以及实现分段举升,减轻抽油杆的疲劳负荷等功能.现场试验9口井,冲程损失均有所减少,6口井增液效果明显,平均增液42.8 t/d,增油4.5 t/d.通过对应用效果分析认为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泵效;应用井供液能力是影响泵效提高效果的关键因素;该工艺对供液能力比较强的油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文留油田高气油比电潜泵井泵效低的难题,开发了射流增效技术。该技术基于垂直多相管流理论,利用射流混合管控制井筒中油气水多相流动的流型来减少能量损失,有效提高电潜泵井的举升能力。射流增效技术在文留油田6口井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工艺成功率100%,工艺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液13.5 m3、日增油2.64 t,平均提高泵效16.8%。该技术为提高高气油比油井举升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川中地区的小泵深抽井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小泵深抽技术在低渗透、低产能油层中应用时油井的生产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造成深抽井低泵效的原因,指明了提高泵效的途径。认为小泵深抽技术将是川中未来最重要的采油工艺之一,在油田稳产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鉴于文留油田油井油气比高的优势,提出了通过先疏后导解决高油气比油井泵效低的方法,称为助流举升技术,分析了助流举升技术提高泵效的机理,提出了助流举升管柱的设计步骤,典型井实例证实了该技术能够提高高油比抽油井泵效,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0.
大斜度抽稠泵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针对常规泵开采水平井泵效低的问题,通过对固定凡尔的改造,开发研制了适合于水平井开采特点的大斜度抽稠泵。目的:加深抽稠泵在水平井中的下入深度,以增加沉没度,提高泵效,结果:该泵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与常规泵相比,加深泵挂100m以上,泵效可提高30%,结论:大斜度泵技术提高了水平井的泵效,延长了生产周期,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水平井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功有杆抽油泵由进出阀总成、"液压控制器"、密体和柱塞等组成,在泵上安装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技术构件,把抽油泵分成泵内和泵腔两套独立的压力系统,且互不干扰。实现了在一个往复冲程中,同时有规律的吸入和排出液体出井口各2次的过程,即作有效功2次。克服了常规抽油泵在一个往复冲程中作有效功1次,耗电多的弱点。CYBS57双功有杆抽油泵工作原理和生产实际表明,在不改变现行的采油系统设备和输入功率基本相同情况下,在抽油井供液充足情况下,同泵径,同工作参数,双功有杆抽油泵采油实现了产量、泵效、单井系统效率翻番,吨液单耗下降一半的好效果;双功有杆抽油泵具有防砂、防气、高效之功能。双功有杆抽油泵完全满足了油田开发需要,广泛推广使用,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效,节能降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升一体化连续管作业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促进连续管装备配套技术发展,推进连续管装备和配套装置的集成化设计与应用,研制了新型一体化连续管作业机辅车,实现了配套泵注装置与连续管装备的集成.该辅车由II类底盘车、泵注装置、液压与控制系统、随车吊、防喷系统、发电机、长短支腿和附件等组成,配合一体化连续管作业机...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大力提升深层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背景下,电驱压裂成为储层改造业务板块实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目前电驱压裂技术在长庆油气产区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现场供电基础薄弱、电网负荷率低、设备单机负载率低等问题,亟需加强装备配套技术方面的研究。结合陇东页岩油、致密气压裂现场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电驱和柴驱设备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提出一套适合长庆区域的电驱压裂装备配套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需提前统筹规划页岩油气平台电网布局,建立“电网供电为主,燃气发电为补充”的供电模式,同时优化压裂机组配置,充分发挥电驱压裂装备单机功率密度大、作业效率高、购置维保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泵注最多的液量,以确保电驱压裂经济效益最大化。该研究对于推动国内电驱压裂装备规模化应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机抽排水采气配套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水采气是气藏生产中后期维持气井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工艺较多,对于产水量小于100 m3/d、产层深度小于3 000 m的低压气藏,机抽排水采气具有不增加对地层回压、理论上可将气采至枯竭等独特优点,但由于常规有杆泵排水采气工艺存在泵挂深度浅、泵效低、检泵周期短等问题,限制了机抽排水采气的应用。通过对机抽排水采气配套的防腐防气整筒式金属柱塞陶瓷泵阀泵、组合式井下高效多相分离器、抽油泵承载阀等配套装备的研发和对整个机抽排水采气系统的优化设计,使泵效与检泵周期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宋8井机抽排水采气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的配套技术方案与措施。结果表明,应用新的配套技术后泵效在70%以上、检泵周期超过4个月,明显高于常规机抽排水采气技术水平,较好地满足了机抽排水采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莫西庄油田庄1井区具有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气油比高等特点。针对该区块生产中泵效低、抽油机和杆柱负荷偏大等问题,分析了影响深抽井悬点载荷和泵效的主要因素。从系统设计、油井设备和配套工具等方面进行优化和设计,正确选择抽油设备,确定最佳生产参数组合。通过现场措施调整和优化,井区平均悬点载荷由131 kN降低到102 kN,平均泵效由26%提高到44.6%,取得了显著效果。该研究为深层油气资源的合理动用和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榆树林油田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矿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主要与地面和井下两大系统能量损失有关。其中井下能耗损失主要与抽油杆运动能耗和深井泵的容积效率有关。由于杆柱运动能耗及深井泵容积效率均与杆柱和抽汲参数设计有关,因此,井筒中杆柱和抽汲参数的优化设计成为影响抽油机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以系统效率为优化目标,在低渗透油田,对于生产状况不合理的油井,及时优化抽汲参数、抽油杆柱等设备。在榆树林油田现场试验3口井,降低冲次、减轻杆柱重量后,系统效率平均提高2,13个百分点,降低了油田能耗、降低了设备投资、降低原油成本。  相似文献   

17.
提高机采井抽油泵效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低泵效对抽油机、三抽设备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同时因气体影响较大对油井产能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机采井抽汲理论分析,结合现场运行,找到了影响采油三厂机采井抽油泵效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提高抽油泵效的最优途径。结合油田现状,有的放矢的从技术装备、油井参数及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对机采井抽油泵效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提高抽油泵效措施的有效实施,全厂机采抽油井在产液量和含水均保持平稳的同时,抽油泵效从2009年1月的36.2%上升到12月的40.5%,累计全年产生经济效益291.85万元,也为本厂抽油泵效提供了一套成熟的工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草舍油田注CO2驱油过程中,由于CO2通过大通道窜至生产井,造成气油比上升,导致常规管式泵泵效低,为此进行了CO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技术研究。研制了防气射流泵和强制拉杆防气泵等关键工具,组合了具有二级防气功能的CO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管柱,并采取了防止CO2腐蚀的技术措施,形成了CO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新技术。该技术在草舍油田3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3口试验井平均泵效提高了10.5百分点,平均单井日增油2.0 t。这表明,CO2驱高气油比井举升新技术能够解决草舍油田CO2驱高气油比井泵效低的问题,达到提到泵效和产油量的目的,为提高草舍油田CO2驱整体开发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