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热资源以其清洁环保、可再生、能量大、开发利用设备相对简单的特点,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目前对地热资源的开发缺乏相关开发流程和评价方法。该文总结了1套地热供暖项目热储工程评价方法和流程,利用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等方法对合理稳定涌水量、合理回灌量、采灌井数、井网部署、合理井距等技术参数进行优化,最后以H区为例进行了热储评价,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对于优化热储工程设计,指导合理有效的开发地热资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冀中地区饶阳凹陷地质概况及热储特征,探讨了该区地热开发前景,指出该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热储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基于10年来的测温数据和地热井水质、水位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冀中台陷(河北区域)现今地温梯度、地温梯度平面分布特征以及4000m以浅不同热储层的地热资源类型与赋存规律,统计了冀中台陷现有地热井现状与水位变化情况,计算了冀中台陷四级构造单元的地热流体热量潜力模数,绘制了各热储层地热流体热量潜力分区图。建议雄安新区应积极利用蓟县-长城系热储,控制利用馆陶组热储,严禁开采明化镇热储。  相似文献   

4.
根据在山西平遥地下热水勘探凿井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汾河地堑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中的井位布置,所处地质构造、热储岩体、热储类型及热水富集特征等相关地热地质条件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往往伴生诸多环境地质问题,人工回灌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影响人工回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回灌水源类型,热储层厚度、渗透性能、储水能力,地热水头大小及溶气状况等。本文就东营市城区馆陶组、东营组地热水资源的人工回灌条件进行了论述,并利用综合方法开展了分区评价,划分出回灌条件好区、较好区、一般区和较差区。并对各区地热水资源人工回灌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范围内有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两类地热资源,共划分五个地热区。从五个区采取的205组水样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184组2H、18O和61组14C特征分析显示,四川省各地热区地热流体基本来自于大气降水补给,地热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与其所属的热储类型和热储开放性有关。盆地型热储主要为岩溶层状热储,山地型热储主要是变质岩为主的裂隙带状热储和层状带状复合型热储。盆地型热储开放性较山地型弱,地热流体矿化度和理疗元素含量均比山地型高,易形成深埋藏的卤水,地下水平均径流时间较山地型长。本研究可为四川省地热资源未来的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家玲 《太阳能》1998,(1):28-39
地热热储工程技术的发展朱家玲地热热储简称热储,它能通过载热流体的对流、富集来储存地热能。所以,地热热储十分重要的特征是热储外的冷水渗入热含水层,再经过热储层底部加热带,在强大的和持续的传导热流补给的条件下,将冷水加热。地热热储不同于油储、气储及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刘新伟 《地热能》2010,(2):10-13
基岩热储由中上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及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组成,埋藏深度在1000~3000m之间,为裂隙孔洞型热储层。基岩热储在沧州地区主要分布于冀中台陷、沧县台拱和埕宁台拱区,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献县、黄骅港城,其次为河间城区东北、青县等地。基岩热储因所处构造单元不同、上覆地层岩性不同,其开采技术条件也不尽相同。为降低投资风险,本文认为:在基岩地区施工地热井时应物探先行。  相似文献   

9.
西藏羊易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能,单井开发潜力接近10 MW,对其深部热储进行EGS开采,可缓解西部能源紧缺问题。本文建立二维理想EGS开发模型,探讨深层地热开采过程中开采流量、注采方式、注入温度等参数对热储温度场分布及开采寿命的影响。基于羊易温度信息设计了12个数值模型,对比研究发现,开采流量对EGS开采的影响较大,为保证开采50年内的商业利用价值,最大开采流量应控制在0.028 kg/s以下;考虑到钻井成本,注采方式的选择以高注高采和中注高采为最佳;注入温度对热储开采影响较小,可选择40℃ ~ 80℃之间任意温度的地热尾水进行回灌,实现地热资源梯级利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热资源调查、热流试验、地热地质勘探等方法。对济南市北部古生界奥陶系热储地热田进行了地热开采技术条件分区、地热资源区划、地热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地热田内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是热源和水源的通道,且影响带内岩溶裂隙发育。该地段储水空间较大.施工地热井的成功率高,单井出水量大。本文提出地热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遵循科学的开采方案,设计合理的开采井深和布井间距,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热资源并延长地热田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1.
资源评价与数值模拟在对井回灌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针对低焓热水型地热热储,分析了对井系统种类参数依赖的因素,关系以及相关程度,回灌率的选取,渗透率在含水层中三维分布情况对开采区域的影响,回灌对维持热储压力的水平范围和回灌冷水的影响程度,对井的合理井间距等,并针对兰庄地热田地热地质的非均质,各向异性特点,研究了该区的地热地质构造特性,地下资源储量,水资源补给可能性,评价了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浅议孔隙型热储的回灌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平原的地热资源多数储存在第三系孔隙型热储层中,是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的主要热储层之一。由于河北省对该热储层的开采规模扩大、开发利用水平偏低、资源浪费较严重,致使多个地热田的地热水位下降速率惊人。目前,有的地热田已面临资源枯竭的危险。因此,对孔隙型热储层实施地热尾水的回灌已势在必行。本文以第三系孔隙型热储层的回灌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孔隙型热储层的回灌能力及回灌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海华  崔彬  赵磊 《太阳能》2007,(3):48-50
一前言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条件下,人类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埋藏于地表以下岩石或流体中的热能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地热能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只有转化为水、汽、干热气体或岩浆等形式才能为人类利用,通常把地热流体相对富集、具有一定渗透性并含载热流体的岩层或岩体破碎带称为热储,热储是地质勘探寻找和开发地热资源的重要目标。地热资源按其在地下的赋存状态可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2017,(9):1404-1410
为了合理地建立热电厂的热储系统,需要探究该热储系统的储能效果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文章以吉林省桦甸市热电厂为例,构建该研究区的地下水-热耦合模型,并设计了最佳储热模型,对该热电厂热储系统的储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还分析了该热储系统对研究区环境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口热水井的总提热量为2.2×10~(11)J/d;热储系统对环境的影响需要15 a以上才能够达到稳定状态;人工热储系统可以节约标煤4 400 t,可以减少CO_2排放量10 967 t。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固东水1井的地热地质条件,对华北地区下第三系热储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下第三系热储开发利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孔隙型地热采灌开发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海燕  朱家玲 《太阳能学报》2010,31(12):1633-1638
建立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区馆陶组孔隙性地热热储为研究区域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TOUGH2软件对533km~2区域内的20眼地热井的开采历史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单井开采模式下馆陶组热储层未来5年内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针对下降趋势制定了回灌方案,分析不同回灌量对热储层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单井开采模式下,未来5年内研究区水位年平均下降3.4m;当回灌率分别为60%和100%时,研究区年均水位相应下降1.3m和0.2m,有效缓解了单采模式下研究区内的水位下降速率。  相似文献   

17.
匈牙利和中国都属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匈牙利以开发中深层地热资源为主,主要发育两套热储,一套为晚中新统到上新统潘诺尼亚砂岩热储,另一套为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而中国主要开发浅层地热资源和中深层地热资源。两国对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均主要用于直接利用,但方向各异:匈牙利地热利用方式的鲜明特点是以温室种植为主,而中国地热利用方式以供暖、制冷为主。通过对比匈牙利和中国地热资源情况、开发利用情况,明确了两国在地热开发利用方面的"长处"与"短板"。匈牙利与中国华北地区中深层地热异常在成因机制、热储条件、水温、水量条件等方面非常相似,两国应充分借鉴彼此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砂岩回灌、地热发电、干热岩开发利用等领域内合作和交流,积极促进两国地热产业的发展。中国和匈牙利在地热清洁能源利用层面开展合作,可作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德国北部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集中调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德国第一次在砂岩层进行地热生产、回灌实验并建成第1个地热供暖系统,从1984年起向瓦伦镇的居民供暖后,在新勃兰登堡、新格莱维、柏林、诺伊鲁平及越来越多地区建成或筹建地热供暖和地热发电项目。用砂岩层作为热储层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法。准确掌握地质知识和地球化学条件是地热利用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地热回灌水过滤、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的数学模拟实验以及综合实验应用均为达到可持续利用之目的。本文重点介绍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以及地热回灌技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热发电进展我国处在最著名的环太平洋地热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之间,地热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地热分布特点,我国已初步划分为藏滇、台湾、东南沿海、郯城——庐江、川滇南北向和祁吕弧形六个地热分带.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开始较早,但总的来说,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还处在探查期,目前已经勘测发现的地热田均属热水型热储,还没有发现干蒸汽资源.我国勘测到的最高热水温度点是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研究地热系统热储温度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二氧化硅地热温标法和阳离子地热温标法,这2种方法对于高温热田的热储温评价应用较为成功,但对于低温热田会出现明显数据偏差。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国际上相关地热井水化学资料的收集分析,利用上述2种方法对其热储温度进行计算与对比,探讨各种估算结果的可靠性和不同地热温标的适用条件,可为今后更好地进行热储温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