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克洛诺菌属(原阪崎肠杆菌)溯源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克洛诺菌属溯源分析数据库。方法应用BioNumerics软件,建立包括克洛诺菌属生物分型、抗生素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核糖体分型、16SrDNA全序列分析等方法的溯源分析数据库。结果应用BioNumerics软件可以建立比较完整的克洛诺菌属溯源数据库,并可对所研究菌株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对各种分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论利用该数据库的技术基础和不断完善的数据信息,可以及时有效地比较不同地域克洛诺菌属分离株的相似性,并估计种群内部变异程度等,为克洛诺菌属食源性疾病的散发、暴发事件及常规监测中的追踪和溯源等提供有效的科学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牛津杯法、菌饼法筛选10株对产毒黄曲霉活性有较高抑制效果的细菌菌株,结合形态观察、16SrRNA序列分析,4株菌(1,3,5,6号)为葡萄球菌属;4株菌(2,7,8,9号)为库特氏菌属;另外2株菌(4,10号)为克雷伯菌属,相似度分别为100%,100%和99%。菌饼法筛选得到5株对产毒黄曲霉活性有较高抑制效果的米曲霉菌株,通过18SrRNA序列分析,均为米曲霉F6,相似度为99%。实验结果表明:筛选的高效拮抗菌可用于抑制黄曲霉菌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103株28种血清型沙门氏菌16SrRNA的进化树,了解沙门氏菌进化关系,为基于16SrRNA序列分析对沙门氏菌鉴定分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16SrRNA基因片段后进行测序,将序列提交到Genebank和RDP核糖体数据库进行比对,下载相关参考序列,使用MegAlign软件Clustal-V法构建进化树。结果根据16SrRNA同源性能够把103株沙门氏菌聚类成不同群,部分菌株可以鉴定到血清型,部分菌株可以在血清型内进一步区分,虽然与传统血清学分型不能一一对应,但是能形成独立的分型系统。结论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是对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分型及溯源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较我国分离的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不同致病型菌株的16S~23SrRNA基因间区序列,分析不同菌株基因水平的差别,并阐述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设计2对伯克霍尔德菌属特异引物,扩增16S~23SrRNA基因间区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3株分别代表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3种不同致病型的国际参考菌株(ATCC10248、NCPPB947、NCPPB3580)、1株伯克霍尔德菌属B.phenazinium种代表株(LMG2247)及8株从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食物样品中分离的椰酵假单胞菌(HN2y、Co14、Co8、Co36、Sx8801、90—3、56(2)、56(2))的16S~23S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与核酸数据库(GenBank)中相关菌株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不同菌株16S~23SrRNA间区序列的分析比较,发现分离的椰酵假单胞菌米酵菌酸产毒株存在2个序列高可变区及特异基因序列,阐述了我国椰酵假单胞菌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将DNA测序结果在核酸数据库中注册,并绘制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鉴定椰酵假单胞菌米酵菌酸产毒株,从分子水平探讨其产毒机制及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新的、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一株产胞外多糖植物内生菌EJS-3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药植物-百部的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植物内生菌EJS-3菌株,该菌株在产糖培养基中可以得到23.6g/L的胞外多糖,转化率为47.2%(gEPS/g蔗糖)。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PCR扩增,得到1450bp的16SrRNA序列。PCR产物序列通过BLAST软件在NCBI网站中进行同源性比较。通过Bioedit7.0和Treedrawing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EJS-3的16SrRNA序列和数据库中的类多粘芽孢杆菌KCTC1663菌株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9.31%。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EJS-3菌株归属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5~2017 年烟台市熟肉制品各生产环节致病菌污染状况及病原分布特征。方法 监测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属、沙门氏菌, 检测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各项标准进行, 空气参照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结果 427份样品中, 检出致病菌75 株, 致病菌总体污染率为17.5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5 株, 其中25 株来源于环境样品, 占总检出率的71.42%; 金黄色葡萄球菌26 株, 16 株来源于原辅料, 占总检出率为23.19%; 沙门 菌19 株, 全部来源于原辅料。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主要检出来源于原辅料样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主要检出来源于环境样品,因此提高原辅料采购管理要求,并加强原辅料质量管理,同时加强对生产环境消毒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l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MALDI-TOF MS),对芽孢杆菌进行快速鉴定和聚类分析,用于研究MALDI-TOF MS对芽孢杆菌溯源的可行性。方法 对实验菌株纯化培养后,使用甲酸提取法提取实验菌株蛋白,并使用MALDI-TOF MS,对22株环境分离菌株和1株标准菌株(CGMCC(B)1.1086)进行鉴定。进一步采集22株实验菌株的蛋白质指纹图谱,使用SARAMIS软件,对实验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经鉴定,标准菌株(CGMCC(B)1.1086)的鉴定结果可信度为99.9%。22株环境菌均为芽孢杆菌,其中,6株菌鉴定到属水平,16株菌鉴定到种水平。在相似水平为80%的条件下,22株芽孢杆菌分为22个分支。结论 可以使用MALDI-TOF MS对芽孢杆菌进行快速鉴定与分型,对于微生物溯源有重要意义,能够满足食品检测及溯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富集培养和平板初筛,从浓香型白酒糟醅中分离筛选可降解农药的微生物菌株,并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52株分离菌株中,可降解丙环唑、莠去津和2,4D丁酯的菌株分别为25,10,17株,其中51株菌分属于Bacillus、Lysinibacillus、Pseudomonas、Acinetobacter、Brevibacillus和Stenotrophomonas 6个属的22个模式菌株,1株菌与B.thuringiensis的序列相似度为97.3%,可能是该菌株的变种;Bacillus是可以降解3种农药的共有属和优势属(37株,占总菌数的71.2%),Stenotrophomonas和Brevibacillus分别为降解莠去津和2,4D丁酯的特有属。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传统自然发酵豆瓣不同时期微生物的多样性的差异对豆瓣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纯培养的分离方法,对发酵中期(5个月)时期和成熟期(10个月)豆瓣进行了细菌16SrRNA和真菌18SrRNA的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时期豆瓣中的微生物种类丰富,且差异很大。从发酵五个月的豆瓣中分离得到7个属(Bacillus、Oceanobacillus、Virgibacillus、Lactobacillus、Pichia、Candida、Wickerhamomyces),优势菌为Bacillus、Candida、Wickerhamomyces属,分别占54%、11%、14%。成熟期中分离得到8个属(Bacillus、Halomonas、Oceanobacillus、Virgibacillus、Lactobacillus、Gracilibacillus、Pichia、Aspergillus属),优势菌为Bacillus、Oceanobacillus、Halo-mona属,分别占55%、16%、10%。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然沉降法和涂抹采样法对自贡冷吃兔生产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采用传统培养法结合16Sr DNA测序技术鉴定,确定生产环境中细菌的主要种属,建立潜在污染细菌库,最后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溯源分析。本次研究从生产环境中共分离出61株菌,分别属于21个属;生产车间空气、生产人员、设备与器具均检出不动杆菌属细菌,其次为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冷吃兔辅料处理间、辅料储存间、炒制间、冷却间、内包装间的菌落总数在生产过程中变化较小,原料处理间受人员操作影响变化较大。通过研究发现不动杆菌属在自贡冷吃兔生产环境中分布广泛;冷吃兔加工设备器具表面和人员手部是冷吃兔产品潜在的污染来源;真空包装冷吃兔腐败样品中芽孢杆菌属细菌主要来源于各生产车间空气微生物,葡萄球菌属细菌主要来源于炒制人员以及炒制间空气微生物。本研究深入了解了自贡冷吃兔生产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为其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食药洁净环境沉降菌中的芽孢杆菌种类及其耐药性,通过国标(GB/T 16294-2010)对不同洁净环境中沉降菌进行纯化,纯化后的沉降菌用Schaeffer-Fulton氏芽孢染色法染色,筛选出产芽孢菌株;采用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通过对不同受控洁净环境(药厂、超净台、细胞房)的检测,共收集细菌74株,检出产芽孢杆菌14株,检出率为18.92%。洁净环境沉降菌中的产芽孢杆菌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为92.86%。研究表明洁净环境中产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的耐药性,本文为洁净环境中产芽孢杆菌的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分别对胶囊剂型保健食品不同时期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手部、设备表面进行微生物污染调查,监测车间清洁卫生的质量变化,对典型的污染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掌握各环节微生物菌群构成,评价企业生产过程微生物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显示,34份人员手部涂抹样本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值均<10 CFU/手,菌落总数介于10~107 CFU/手;132份设备表面涂抹样本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值均<0.4 CFU/cm2(设备表面),菌落总数介于10~104 CFU/cm2。从样本中分离出46株微生物(其中细菌44株,真菌2株)进行菌种鉴定,优势种群为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占比为60.87%,其次是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占比均为4.35%。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和MALDI-TOF蛋白指纹图谱对分离的类芽胞杆菌进行溯源分析发现在人员手部和设备之间存在交叉污染,且该菌长期定殖用于周转物料的容器表面,对产品质量控制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2018~2020年间分离自广东地区桶装水中的61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探讨其对11种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27F/1492R通用引物对目标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后,采用Clustal X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药敏实验应用微生物全自动鉴定及药敏系统检测。结果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61株共可分为3个分支,分别包含15株一支、1株一支、45株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 27853一支;药敏结果显示61株铜绿假单胞菌处于较低耐药水平,对所有测试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2%,但仍发现一株6重耐药菌株。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广东地区水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资源库及药敏数据库,为之后的污染溯源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从而保障广大消费群众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京、河北、内蒙古、天津四地区不同季节原料乳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功能预测。收集四地区不同季节原料乳样品23份,提取基因组DNA后使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对细菌16S rRNA的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结合数据库对原料乳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相对丰度和细菌功能基因代谢途径进行分析。原料乳中的细菌可分为33门732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要菌门,平均相对丰度占微生物总数的99.37%。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平均相对丰度之和为60.55%。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原料乳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且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季节原料乳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膜运输为原料乳细菌主要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在微生物检测与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MALDI-TOF MS分析技术微生物检测原理、前处理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鉴定、分型、溯源分析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检测鉴定方法相比,MALDI-TOF MS分析技术表现出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易于操作等显著的技术优势。随着微生物质谱数据库以及分析方法的逐渐完善,该技术将成为微生物实验室致病菌快速检测鉴定的重要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高产酸且条件耐受性较好的产酸微生物,采用纯培养方式对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过程中的产酸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共获得54株产酸菌。对分离得到的22株醋酸菌和32株乳酸菌进行了产酸能力测试及环境耐受性分析,筛选出的醋酸菌经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后为巴氏醋杆菌,产酸能力为(35.5±0.48)g/L,能耐受42℃高温、体积分数10%的乙醇和5.0 g/100mL的乙酸,且遗传性能较稳定;筛选出来的优势乳酸菌经鉴定后为戊糖片球菌,其产酸能力为(9.56±0.23)g/L,能耐受50℃高温和体积分数12%的乙醇。参与发酵的酿造微生物经过长期的高温、高酒精度和高酸驯化,分离得到功能菌种,具有耐受性好、致病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检验结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作者从食品安全检验量值溯源体系的建立入手,按不同溯源的因素对检验结果有效性的贡献进行评估,建立适当的控制级别,提出了食品理化、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量值溯源体系模型,根据该体系模型,对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常见检验参数(项目)和方法标准中的重要溯源的因素,如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