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消息报道     
《新疆石油地质》2002,23(5):371
我国西部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我国煤层气的资源量为30×1012~35×1012m3,是一笔非常可贵的财富。高质量的煤层气以甲烷为主,甲烷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低于石油和煤,因此相对是比较清洁、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能源燃料。最近几年,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活动非常活跃,反映了我们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在狠下功夫。以沁水煤层气的利用为代表,我国在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煤炭、石油、地矿三大系统都在积极地开发煤层气的研究,并且进入钻井勘探以及开发阶段。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2.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2006,26(10):88-88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大规模开发煤层气资源。中联煤层气公司科技管理部主任范志强在第七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上介绍说,中国煤层气最新探明储量是36.7×1012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储量相当。中国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的世界第3大煤层气储藏国。范志强说,200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首次超过供应量,到2010年,中国需进口约300×108m3天然气,2015年进口量将达到约400×108m3,而发展煤层气将弥补这一缺口。俗称“瓦斯”的煤层气主要成分和天然气一样,都是甲烷。煤层气开发不仅能减少煤矿瓦斯事故,而且减少了甲烷空排造成的温室效应,同时可以弥…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工业“十五”发展目标为 :1 油气探明储量。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38× 1 0 8t以上 ,可采储量8 5× 1 0 8t以上 ;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1 2~ 1 4× 1 0 1 2 m3可采储量 70 0 0~ 80 0 0× 1 0 8m3;探明煤层气可开发地质储量约 1 0 0 0× 1 0 8m3。 2 油气产量。 2 0 0 5年 ,原油产量达到 1 7× 1 0 8t以上 ;天然气 (含煤层气 )产量达到 5 0 0× 1 0 8m3以上。海外份额油达到 1 5 0 0~ 2 5 0 0× 1 0 4 t。 3 重点储运设施建设。建设油气管道总长约 1 45× 1 0 4 km ;国家原油储备库 80 0× 1 0 4 m3、地下储气库 1 1 4× 1 0 8m3…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极为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陆上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30×1012~35×1012m3,2000m以深的煤层气资源量达67×1012m3。目前中国煤层气产业面临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机遇,主要表现在①在洁净能源和环保的双重要求下,我国政府重视煤层气开发利用,优惠政策纷纷出台;②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煤层气工业关注的焦点;③国内煤层气自营勘探轰轰烈烈,成效显著;④全国煤层气规范管理正步入正轨。目前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对策是①我国输气管网基本建设相当薄弱,煤层气长输管网应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②我国虽然基本掌握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工程技术,但远不够完善,对其核心技术应在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组织协同攻关;③中国缺乏寻找煤层气高渗富集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增加了勘探风险,应尽快启动系统研究工程;④中国煤层气赋存条件与美国有较大差别,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应尽快启动低、高阶煤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⑤建议国家给予更加优惠的煤层气政策。  相似文献   

5.
��������ú������Դ��̽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50 226×108m3,其中埋深200~1 500 m范围的资源量为25197.4×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1.42×108m3/km2;其中又以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较为优越,表现为煤层厚度大,可采煤层分布稳定;煤种齐全,煤岩含气量5~35 m3/t,对比六盘水地区诸盆地的煤层气地质条件,认为亦资孔盆地、岩脚盆地、格木底盆地最有利,其余盆地次之.亦资孔盆地应作为首选勘探盆地,金竹坪区块应作为贵州西部煤层气钻井试验评价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层气储量、资源量级别分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煤层气储量、资源量级别主要受控于勘探区所处的勘探阶段和勘探程度。依据探区内开发井数目和储量、资源量评价参数的多寡,我国煤层气可划分为2类资源量和4类地质储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为326366×108m3,其中1000~2000m埋深的为215666×108m3,1000m以浅的为110700×108m3.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前景及产业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似,是常规天然气的战略补充资源,它将在我国未来一次能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4.5×1012m^3,可采资源量约10×1012m^3,其中华北煤层气资源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62%,这对于建设煤层气生产基地与规模利用极为有利。我国煤层气抽放利用和勘探开发所取得的成果显示了煤层气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加快发展我国煤层气产业,还需要政府从产业发展高度制定系统的开发规划、长远发展战略以及相关法规,狠抓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碳封存技术开发我国深层煤层气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封存技术是在美国政府大力倡导下,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日本等国家,以捕获碳并安全存储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CO2的一种新技术。我国的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煤层气资源量约为116.8×1012m3,埋深2 000~4 000 m范围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50×1012m3,这部分埋藏较深的资源由于开发成本较高,虽然在短期内很难加以利用,但碳封存技术的出现为开发和利用深部煤层气资源提供了可能的技术条件。CO2的吸附能力是CH4的4倍以上,如果把CO2通过钻井注入到深部煤层中,由于其吸附能力的差异,CH4会被优先置换出来,利用该技术一方面实现封存CO2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开发深部CH4。这种置换技术在我国很多含煤盆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据统计资料中国煤层气资源量为30×1012~35×1012m3,若排除埋藏深度、变质程度、瓦斯风化带及煤田构造的影响,实际可供勘探开发的煤层气资源量只有10×1012m3.根据美国煤层气勘探的历程,预测我国煤层气产量在2000年将达0.43×108~0.65×108m3,2000~2010年将是我国煤层气的大发展阶段,预计全国可达20×108m3,2020年产量将达100×108m3,2050年达到250×108m3.  相似文献   

10.
�����ͽ�úú������Դ��̽�����½�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煤层气是一类赋存于煤层中的洁净能源。商业性的煤层气开发活动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由于第 2 9条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动 ,以及技术创新的带动 ,美国煤层气量由 1985年的 2 38× 10 8m3 ,迅速地增加到 1995年 2 76× 10 8m3 ,十年内煤层气产量增加了 10 0倍 !其中近 96 %的煤层气产自圣胡安和黑勇士盆地 ;煤层气生产井数由 2 13口增加到 6 70 0口。由于理论和技术的进步 ,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展 ,粉河盆地煤层气的开发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粉河盆地独特的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特征 ,以及全新的完井技术使该盆地成为一个蓬勃发…  相似文献   

11.
常规煤层气生产量的获取不仅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CO注入煤层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和CO埋藏量估算的关键。根据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度、甲烷含气量、煤层渗透率、地层压力和勘探程度因素等,分析得到了中国不同煤层气聚气带生产的校正因子;根据甲烷含量大于4 m3/t的1500 m以浅煤层气资源量和资源特点,在煤层气平均采收率为30%的基础上,采用对平均采收率校正的方法,对中国4个聚气区和29个聚气带煤层气采用常规生产技术的采收量进行了计算,并结合中国天然气的产量分析了煤层气的生产期。研究表明,在所评价的29个煤层气聚气带中,采用常规煤层气生产技术可以采收33347×10m3 煤层气,主要的煤层气生产聚气带为华北区的沁水和华南区的滇东-黔西,分别占可采出煤层气的29.05%和21.80%。按2002年天然气实际生产量和2010年天然气预测产量计算,中国煤层气采用常规煤层生产技术可分别生产103 a和40 a。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中国严重依赖煤炭的畸形能源结构和世界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趋势,促使中国坚持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同时并重,共同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雄厚,技术可采资源量达34×1012 m3,其中致密气最为现实,技术可采资源量达11×1012 m3,已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区大规模开发,其他主要盆地也有规模储量发现;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达12×1012 m3,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已在中国部分地区获得工业产能,具备规模开发的基本条件,可以加快发展;页岩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已经开展系统评价工作,稳定区海相页岩具有与美国类似的地质条件,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初步评估中国稳定区海相页岩中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7.5×1012 m3。建议如下:①增强致密气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技术再进步,降低致密气经济下限;②完善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加快开发进程;③全面可靠评价页岩气、加快试验区建设、强化技术攻关,共同推动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发展进程。预计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将占天然气总产量的"半壁江山",随后继续发展,逐步成为中国天然气产量的主体和助推中国能源结构改善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3.
王秀茹  王勇 《天然气工业》2007,27(5):142-144
伴随全球性的能源紧缺及环境问题,煤层气开发利用将作为新能源产业支持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其对于寻找新能源、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煤矿安全生产、实现辽宁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依据辽宁省铁法、阜新等五个地区的煤炭、煤层气地质报告,分析了辽宁煤层气赋存特征、煤储层特征及区内煤层气资源状况,并对辽宁省主要煤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进行了研究评价,同时对辽宁省煤层气市场与煤层气开发效益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重点目标区和开发利用建议。结论指出:辽宁中部煤田煤矿区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应以多种方式进行开发(包括地面钻探、矿山井下抽放、利用报废矿井抽放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抓住机遇,加快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中国能源需求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首先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归纳了其给中国煤层气产业所带来的启示;然后客观剖析了当前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对不利条件和风险也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建议:①实施比常规石油天然气更为优惠的经济政策;②实施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强制性“先采气、后采煤”政策;③制定煤层气资源保护和产业监管法规。希望能抓住大好发展时机,力争在“十一五”末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化能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5.
中国煤层气产业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据最近一轮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埋深2000 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6.81×1012 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位列世界前三甲。中国地面开发煤层气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煤层气商业化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煤层气产业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施工地面煤层气井1573口。我国煤层气井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地区,其钻井数量占全国钻井总数的80%以上。我国已探明煤层气储量1130.29×108 m3,约占煤层气资源总量的0.3%,其中地面开采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861.65×108 m3,矿井抽放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268.64×108 m3。中国煤层气产业不仅煤层气自营勘探开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对外合作开发煤层气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煤层气地质特点的煤层气地质评价和常规勘探开发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6.
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能源价格低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年度抽采量及其增量的增长速度均放缓。为了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步伐、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从全球视野和大能源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资源、技术、市场条件及发展环境,剖析了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障碍,探讨了加快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产能建设投资锐减;②煤层气产业发展受到政策激励效应弱化、产业缺乏投融资政策、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以及土地征用难、赔青不透明等外部因素的制约;③煤层气产业受到工程质量低下、开发项目经济效益不佳以及资源欠佳且技术移植难等来自产业内部的磕绊。结论认为: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模式、理顺资源监管体制机制、搭建优质的政府服务平台、适时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以及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清除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障碍,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优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阶段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几个煤层气产业基地,急需寻找一批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为此,基于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生储、保存、开发基础等条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8个普遍因素(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含气量、原始渗透率、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煤系沉积环境和地形地貌)和4个关键因素(成因类型、稳定性、后期储层改造和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低煤阶区、东北中低煤阶老工业区和西南中高煤阶构造复杂区,是我国继华北地区之后煤层气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区;上述3个重点区的煤层气赋存主控因素分别是成因类型+煤层稳定性、成因类型+岩浆侵入对煤储层改造、煤层稳定性+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并以此建立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的优选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上述3个重点区的15个区块进行了评价,共优选出了8个有利接替区和7个较有利接替区,预测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达1.8×10~(13)m~3;8个有利区分别为西北的准东煤田五彩湾—大井地区、吐哈煤田哈密—大南湖地区和陇东煤田,东北的依兰煤田、鹤岗煤田和珲春煤田,西南的川南煤田和水城煤田,它们是近期可以进行煤层气勘探和试验开发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18.
煤层气仿树形水平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分支水平井是目前煤层气开发的主要井型之一,传统的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支、分支追求最大限度穿越煤层,其结果可能是煤层垮塌,进尺达不到设计要求,主支不可监测、不可重入、不可冲洗。为此,提出了"主支疏通、分支控面、脉支增产"的仿树形水平井设计理念,将多分支水平井的主支建在稳定的煤层顶板或底板上,分支由主支侧钻进入煤层,再从分支侧钻若干脉支。一个主支与若干分支以及每个分支上的若干脉支,构成了主支长期稳定并可监测和重入维护的仿树形多分支水平井。已在山西沁水盆地成功钻成了该类井型,试验井ZS1平-5H井主支全部在煤层顶板泥岩内,该井顺利完成1个主支、13个分支、26个脉支的钻进工作,总进尺12 288m,见煤后总进尺9 512m,纯煤进尺9 408m,实现了单井万米进尺无事故,并成功实现了主支洗井,为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井型。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阜康白杨河地区建立了"新疆阜康市白杨河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是我国西部地区中低阶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首个成功范例。由于煤层气产业具有上下游一体化以及地质、工程、效益一体化等特点,因而对其经济效益的评价工作在整个产业链研究中便显得尤为重要,是地质选区与评价、钻井和地面工程、经营管理模式等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核心。为此,对白杨河地区的煤层气探井和煤层气开发先导示范区分别进行了项目经济评价和单井商业气流标准研究,建立了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商业气流标准,并绘制了该盆地煤层气商业气流标准图版。结果表明:当煤层气井埋深小于1 000 m、气价为1.814元/m~3时,煤层气井商业气流标准为1 838 m~3/d;当煤层气的埋深介于1 000~2 000 m时,煤层气商业气流标准为2 602 m~3/d;当煤层气的埋深介于2 000~3 000 m时,煤层气商业气流标准为3 795 m~3/d;当煤层气的埋深介于3 000~4 000 m时,煤层气商业气流标准为5 628 m~3/d。结论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乌鲁木齐—白杨河地区埋深浅于1 000 m的中下侏罗统煤层气在目前的气价下,具有开采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高阶煤储层固-流耦合控产机理与产量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煤阶煤层气资源占中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21.2%,是中国目前产量规模最大的煤层气资源。开展高煤阶煤储层控产机理和控产模式研究,有利于提高煤层气有利建产区优选成功率。研究认为,构造和水动力条件是高煤阶煤层气富集的两大主控因素,煤储层微裂隙发育程度、地应力、储层流体可疏导性是控产的3个关键要素。基于这些认识,定义了微裂隙发育指数、地应力控产指数和储层流体可疏导指数,建立了控产效应量化评价方法及三大类12种产量模式,讨论了各种模式的主要控产因素。采用储层流体可疏导指数,量化表征了固态储层、地层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提出了三向主应力综合控产的认识,突破了传统上以单一方向应力大小(深度效应)评价控产效应的局限。对比分析开发资料,应用该套评价体系建立的产量模式与实际生产情况高度吻合,验证了控产机理、效应评价方法和控产模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