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提取樱桃中原花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利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溶液提取樱桃中的原花青素,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进行定量测定.比较了樱桃叶、樱桃籽和果肉三种材料中原花青素的含量,确定樱桃叶为最佳提取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超声提取过程中甲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频率等因素对樱桃叶中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 (45)正交试验获得了从樱桃叶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条件,即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30,甲醇浓度70%,提取时间20min,超声频率为低频.各因素中,提取温度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影响最大.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樱桃叶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17%.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籽为原料,探究超声波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及酶提取法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 3种方法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有优缺点。将3种方法进行结合,进行优势互补,使提取工艺更加优化。通过对比分析,选取提取效果好、操作简便、节约资源的超声波辅助酶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超声波辅助酶提取法探究的最优提取原花青素工艺为超声功率250 W、超声时间45min、料液比1︰35 g/mL、加酶量1.3%、乙醇体积分数60%、酶解温度50℃。利用超声波辅助酶提取法提取原花青素可行性较高,旨在提高产业的综合加工能力和原料利用率,并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花生红衣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在超声辅助提取的基础上,结合水浴浸提以提高提取效果,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主次顺序为: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5(g/mL)、超声温度35℃、水浴温度...  相似文献   

4.
以冲泡后的岩茶茶渣为原料,采用酶法研究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用α-淀粉酶处理茶粉的粗膳食纤维提取条件是: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0.06 g/g、p H 9、酶解时间1 h、料液比1∶15(g/m L);木瓜蛋白酶精制ID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0.004 g/g、p H值为4、酶解时间2 h、料液比1∶15(g/m L),此条件下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为97.12%。  相似文献   

5.
利用闪式提取法提取落叶松树皮中的原花青素。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对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提取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优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为4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原花青素得率达11.42%。该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得率高,适用于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利用闪式提取法提取落叶松树皮中的原花青素。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对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提取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优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为4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原花青素得率达11.42%。该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得率高,适用于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法优化莲子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优选了莲子壳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10(g/m L),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 h。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松树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破壁法提取原花青素。对固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培养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固液比为5%,接种量7%,发酵温度35℃,培养时间24h。在此条件下,松树皮中原花青素提取率达8.15%。  相似文献   

9.
针对武夷岩茶做青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大、劳动强度大、茶叶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分析做青工艺温、湿度环境因子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通过模糊决策,调整做青工艺,研制出由上位机系统,单片机系统、开关控制柜等3部分构成的做青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做青控制系统能根据做青现场温、湿度的变化,调整做青工艺参数,满足做青过程智能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芒果核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芒果核中原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 Design实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四个变量对芒果核中原花青素响应值的影响程度。用响应面法得出四个考察因素最优工艺参数,即:乙醇体积分数68.8877%、料液比1:18.179、提取时间21.75min、超声波功率329.007W。采用最佳工艺参数提取芒果核中原花青素,原花青素平均得率为6.42%,与响应面法优化原花青素得率预测值6.51512%接近。为芒果核中原花青素和食品色素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武夷岩茶废弃下脚料茶梗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茶多酚工艺。以茶汤中茶多酚含量及感官评分为指标,对超声功率、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水茶比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50 W、浸提温度73.7 ℃、浸提时间37.5 min和水茶比22:1 mL/g。预测的茶多酚含量为15.52%,经过实验验证茶多酚含量为15.46%±0.03%。结果表明该工艺切实可行,在使茶汤具有最佳感官品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多酚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武夷岩茶为原料,通过4种不同处理方法加工成岩茯茶,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岩茯茶成品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增加,生物碱的含量增加,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下降。4种岩茯茶组内多重比较表明,高压汽蒸渥堆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ZFG)茶多酚含量与未经处理直接按照茯砖茶工艺压制的岩茯茶(F)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高压汽蒸渥堆处理的岩茯茶(ZF)、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FG)、ZFG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与F之间均未存在显著差异;F与ZF在儿茶素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F与F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上存在显著差异,F与ZFG在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F与其他三种处理茶样的茶氨酸(Theanine)及亮氨酸(Ieu)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岩茯茶成品茶可显著改善武夷岩茶的滋味口感,使之更醇和,鲜爽,为探究武夷岩茶加工成茯砖茶成品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大红袍、水仙、丹桂、黄观音4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武夷岩茶冲泡过程中茶多酚溶出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溶出量受冲泡水温度、冲泡保持时间、冲泡料液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冲泡水温度越高,浸泡时间越长,料液比越大时,茶汤中茶多酚溶出量越大。冲泡次数对茶多酚的溶出量亦有影响,多次冲泡时,茶多酚溶出量会逐次缓慢降低。该研究成果可为确定武夷岩茶最佳冲泡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人们科学饮茶,最大限度地发挥茶汤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夷岩茶抗疲劳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只小鼠和20只大鼠上分别做武夷岩茶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和自来水;试验组添加3%的武夷岩茶,饮0.5%的茶汤;试验期3周。抗疲劳试验结果:对照组死亡时间为1.90±0.66(min);试验组死亡时间为2.52±0.77(min),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抗氧化试验结果:试验组大鼠血清、心肌、骨骼肌、肾脏的SOD比对照组升高13%、37%、39%、20%;GSH-Px比对照组升高7%、64%、32%、48%(均p<0.05);而血清、骨骼肌、肝脏、肾脏的MDA分别比对照组降低47%、32%、29%、35%(p<0.05或0.01);证明武夷岩茶有显著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外源酶对陈年武夷岩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感官评价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方法对酶处理后的武夷岩茶进行分析。GCMS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果胶酶、漆酶和β-葡萄糖苷酶质量比为2∶1∶2∶3时有利于香气物质的释放,尤其对醇类、酯类及酮类香气物质释放贡献较大。感官评价和OAV值的结果表明,酶的添加能明显提高武夷岩茶的花香、甜香和木香,复合酶的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β-葡萄糖苷酶。经复合酶处理后己醛、2-己烯醛和(E,E)-2,4-己二烯醛等物质含量降低,OAV减小。上述研究表明,纤维素酶、果胶酶、漆酶、β-葡萄糖苷酶及其复合酶的添加均可明显改善陈年武夷岩茶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水仙、肉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和茶汤物理特性(粒径、色差、透光率和沉淀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焙火程度对武夷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火可改善武夷岩茶品质,随焙火程度增加,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增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均降低;同时,粒径逐渐减小,透光率、△L、沉淀量逐渐增加,澄清度升高。焙火程度越高,茶汤澄清度越高,但焙火程度过高会导致茶汤产生焦苦味,不利滋味品质。轻、中火处理后武夷岩茶茶汤清澈透亮,滋味醇厚回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7.
刘志彬  张是宁  张雯  倪莉 《食品与机械》2016,32(10):27-29,43
选取10种典型武夷岩茶(5种肉桂和5种水仙)作为研究对象,以绿茶、铁观音和红茶为对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叶片及冲泡茶汤中的可可碱、茶碱和咖啡碱含量,并依据各样品的生物碱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发现,武夷岩茶叶片中的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含量分别约占茶叶干重的2.341%,0.065%,0.011%,低于绿茶、铁观音和红茶;茶叶经过60s沸水冲泡后,约46.56%,46.36%,50.15%的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溶于茶汤中。此外,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武夷岩茶的3种生物碱含量与绿茶、铁观音和红茶的生物碱含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样品。分析结果表明:4种岩茶样品共鉴定出8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轻焙火样品鉴定出53种,中轻焙火的样品鉴定出44种,中焙火样品鉴定出57种,足焙火样品鉴定出70种。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表明:苯甲酸正己酯、香叶基丙酮、乙酸甲酯、2-甲基丁醛、1-戊烯-3-醇、香叶酸甲酯、1H-吡咯-2-甲醛、芳樟醇氧化物Ⅰ、3-(苯甲氧基)-1-丙醇、芳樟醇氧化物Ⅱ、对薄荷-4-烯-3-酮、2-甲氧基-5-甲基-苯胺、1-辛醇、植醇、3-甲基-1H-吲哚、8-雪松烯-13-醇等物质是区分不同焙火程度武夷岩茶的主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